申琳
【摘 要】目的:分析基于母乳的口腔護理在新生兒院感中的預防作用。方法:選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兒94例,隨機單雙數法分為對照組47例,為常規護理,觀察組47例為基于母乳的口腔護理,對比患兒院感概率。結果:觀察組新生兒口腔和氣管致病菌檢出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觀察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等病菌檢出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結論:為新生兒接受母乳基礎上的口腔護理時可有效降低院感概率,以及口腔和氣管致病菌檢出率。
【關鍵詞】母乳護理;口腔護理;新生兒;院內感染
新生兒由于口腔黏膜并未發育成熟,常會由于護理操作、氣管插管等引發院內感染,影響小兒健康成長。有學者提出母乳不僅為新生兒最佳食物,同時也可促進新生兒口腔和胃腸道功能發育,有效提升新生兒免疫力,增強抵抗功能[1]。為降低院內感染概率,現選取我院新生兒,對比各種護理方式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新生兒,對照組47例,男23例,女24例,出生時間0h~48h,平均出生時間(12.24±0.45)h,出生時體質量2kg~3.4kg,平均體質量(2.41±0.16)kg;觀察組47例,男22例,女25例,出生時間0h~46h,平均出生時間(12.19±0.37)h,出生時體質量2kg~3.6kg,平均體質量(2.32±0.18)kg,基礎信息差異小(P>0.05)。納入標準:①新生兒均接受胃管插管,②新生兒并無傳染性感染,③新生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需長時間禁食或者禁飲新生兒,②合并口腔疾病新生兒,③患兒家屬無法正常溝通者。
1.2 方法
所有新生兒均需接受基礎性護理,并密切觀察新生兒生命體征。對照組為氯化鈉溶液口腔護理。在口腔護理之前準備好氯化鈉溶液(濃度為0.9%)和無菌棉簽,護理人員口腔操作前進行手部消毒,之后進行新生兒口腔檢查,清理淤積分泌物。觀察組則為母乳口腔護理。護理人員收集母乳之后使用無菌棉簽進行母乳蘸取,之后為新生兒進行口腔、嘴唇清潔,每隔4h進行一次護理。
1.3 觀察指標
(1)對比新生兒口腔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狀況。其中主要對比:口腔致病菌、氣管致病菌檢出率。(2)對比新生兒各種病菌檢出率。其中主要對比:肺炎克雷伯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鮑曼氏不動桿菌檢出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新生兒氣管和口腔感染狀況
觀察組新生兒口腔和氣管致病菌檢出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
2.2 對比各種病菌檢出率
觀察組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等病菌檢出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
人體唾液內含有大量溶菌酶、淀粉酶,可有效起到殺菌效果,使得口腔維持平衡狀態,但新生兒由于口腔黏膜薄、唾液分泌量低,便會引發各種問題。當致病菌進入新生兒口腔之后即可引發感染,直接威脅其身體健康[2]。為保證新生兒口腔衛生便需為其進行口腔護理,使用氯化鈉溶液進行干預時雖然可有效清除口腔內致病菌但對于新生兒口腔發育,自身免疫力提升卻并無效果。使用母乳護理時,由于母乳內含有大量益細菌株、多種免疫成分,因此可有效保護新生兒身體健康[3-5]。當母乳內含有雙歧桿菌時可通過口腔護理便會在口腔黏膜內定植,有效阻斷致病菌定植,幫助新生兒進食功能提升。母乳也內含有的大量益生菌,因此可有效阻斷致病菌于胃腸道黏膜、呼吸道黏膜上黏附,對于微生物也可有效起到殺傷作用。對比各種干預方式下效果時發現,觀察組新生兒口腔和氣管致病菌檢出率更低(P<0.05)。此種情況和母乳護理時使得口腔致病菌極大減少、免疫力極大提升有關,因此口腔和氣管致病菌更少。
綜上所述,基于母乳的口腔護理為新生兒進行干預時可有效降低病菌感染率,有效預防院內感染。
參考文獻
[1] 潘關鳳,王平藍,譚建平,等.母乳在管飼喂養早產兒口腔護理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8(12):181-182.
[2] 溫景蓮,張春麗,陳彩云,等.母乳護理口腔防治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研究[J].哈爾濱醫藥,2018,38(3):292-293.
[3] 張學穎,張曉翠,何彩云,周坤鵬.母乳聯合碳酸氫鈉口腔護理預防新生兒呼吸機相關肺炎的效果觀察[J].天津護理,2020,28(5):605-608.
[4] 張瑞芳,陳靜,冀萍.母乳口腔護理預防早產兒感染的臨床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3):305.
[5] 周靜.2%碳酸氫鈉口腔護理對呼吸窘迫綜合征機械通氣新生兒VAP發生率的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志,2020,52(2):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