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
【摘 要】目的:探討在產科護理中采用人性化護理服務對護理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產科產婦中抽取符合研究要求的80例產婦,為了明確研究主題中護理方法效果,以對比分析的形式進行研究,故將產婦列入研究組(人性化護理)和參照組(常規護理)兩個分析小組,小組人數依據隨機方法從研究對象中平分各組40例,小組的護理方法不同,所以護理效果也存在差異,將其統計后進行分析,記錄護理后產婦的情緒狀態(焦慮狀態、抑郁狀態)的變化,記錄產婦是否對護理滿意。整理數據進行比較。結果:研究結果記錄后全面探討,得出如下結果:護理后將情緒狀態統計后進行比較,兩組變化明顯,而且兩組相比差異十分突出(P<0.05)。參照組中有31例患者對護理滿意,研究組中有39例,后者滿意人數高于后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產科護理中應用人性化護理服務,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情緒狀態,對滿意度的提高有著積極作用,可在今后護理中擴寬推廣和應用范圍。
【關鍵詞】產科護理;人性化護理;護理質量;滿意度
為了使患者感受到優質的護理服務,并提高臨床護理效果。本研究提出采用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方法,選取部分產婦接受該方法護理,另外一部分接受常規護理方法,以此完成對比分析,作出如下匯報。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產科產婦中抽取符合研究要求的80例產婦,進行平均分組,研究組及參照組各40例,年齡22歲~40歲,平均年齡(26.1±6.39)歲,上述數據可用于比較。
1.2 方法
參照組采用分娩護理、相關監測、喂養指導等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研究組則采用人性化護理服務。(1)環境護理。護理人員對產科環境進行改善,使其具有和諧溫馨的概念,從而提高患者的舒適度。護理人員定期進行病房的清理和消毒,并將病房布置為暖色調,合理地控制房間內的溫度和濕度,同時保證設施齊全,給予產婦家庭般的溫暖。另外護理人員定期進行房間內的通風,保證空氣新鮮,為了保護產婦的飲食,在病床4周加布簾遮擋[1]。(2)心理護理。產婦入院后護理人員抱以積極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進行接待,并對產婦的心理狀態進行詳細的評估,以此為基礎對產婦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在疏導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注意表達的語氣,給予產婦一定的舒適感和滿足感,同時鼓勵產婦,提高其信心和配合度。(3)產前產后護理。分娩前護理人員應全程陪同,并加強對產婦的關注。分娩時助產士應該根據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對產婦進行指導,以此保證分娩的順利進行,并做好并發癥的預防。分娩后,護理人員給予產婦相應的還指導,合理的規劃飲食,并囑咐產婦保持衛生。尤其剖宮產產婦,要注意切口的護理,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4)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分娩的相關知識和新生兒護理及喂養知識進行講解,提高產婦的認知程度,從而促進護理配合度的提高。
1.3 觀察指標
(1)對護理后患者的情緒狀態進行記錄,其中焦慮狀態采用焦慮自評量表進行評價;抑郁狀態采用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價,均以分數衡量,焦慮和抑郁狀態與分數負相關關系。(2)向研究對象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指導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選項,采用(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人數=滿意度的方法獲取結果后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方法護理后比較兩組患者的情緒狀態
使用人性化護理服務進行研究組的護理后,產婦的情緒狀態與參照組相比,后者有明顯的不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同方法護理后比較兩組產婦滿意度
研究組僅有1例產婦不滿意,剩余全滿意,總滿意度為(97.5%);參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后,不滿意的產婦有9例,非常滿意和基本滿意的家屬共計31例,總滿意度為(77.5%);以上數據比較,前者有明顯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產科是臨床中重要的科室之一,與其他科室相比,產科對護理服務的要求較高,需要對產婦的心理狀態加強關注,并給予相應的滿足[2]。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逐漸提升,對產科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本研究提出對研究組采用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方法,結果顯示本組護理質量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
綜上所述,常規護理應用到產科護理中雖然具有一定效果,但達不到理想目標,采用人性化護理服務后,護理效果顯著,護理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建議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魏佳.分析人性化護理服務對產科護理質量和滿意度的影響[J].人人健康,2019(12):168.
[2] 馬愛玲.人性化護理服務對產科護理質量和產婦滿意度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3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