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潔
【摘 要】目的:進行妊娠高血壓臨床護理中實施心理健康護理的效果觀察,通過對比患者們的護理效果,不斷地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最終為管理計劃的高效實施,護理模式的重新構建,科室形象的整體提升等起到促進的作用。方法:將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間我院婦產科收治的100例妊娠高血壓患者隨機抽選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并且隨機分成實驗A組和實驗B組,通過基礎護理干預及心理健康護理的實施,做好妊娠高血壓患者護理服務滿意程度的調查。結果:實驗B組加強了心理健康護理后,患者們的臨床護理效果普遍優于實驗A組;實驗B組患者的心理狀態、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等均高于基礎護理干預的實驗A組。結論:加強心理健康護理,實施有效干預措施,可促進妊娠高血壓患者們生活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心理健康護理;妊娠高血壓;實施效果;研究
妊娠高血壓屬于一類常見的妊娠期女性特有疾病,會對產婦、胎兒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因此臨床方面的有效治療意義重大。妊娠高血壓發病率很高,而且病因十分復雜,患者的常見癥狀包括:血壓偏高、水腫、頭痛、視力模糊、小便減少等,治療不當以及護理不到位,容易引起各種并發癥,直接威脅患者和胎兒的生命安全。通過實施心理護理、專業指導,多多關注健康飲食,體現出護理工作的存在價值是非常必要且關鍵的,因此,在本次實驗活動中,特意分析了心理健康護理在妊娠高血壓護理中的實施效果,總結一系列的護理體會,希望能為其他護理人員積累豐富經驗,有序推進實踐工作等提供有效參考。
1.1 一般資料
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高血壓”的診斷標準[1],提前說明試驗目的、研究要點、護理關鍵點等,贏得患者以及家屬的充分認可。科學劃分研究對象,實驗A組50例,年齡24歲~35歲,平均年齡(28.55±3.36)歲;實驗B組50例,年齡26歲~39歲之間,平均年齡(29.70±3.89)歲。排除心肺、肝臟損傷嚴重,有用藥過敏史的患者,確保兩組患者除年齡、病情不同外,其他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實驗A組實行基礎護理干預。實驗B組實施心理健康護理,具體為:
1.2.1 關注患者心理狀態、情緒狀態的變化情況,采用有效的心理疏導措施,去除她們的焦慮、抵觸、抑郁等不良情緒。護患關系變得融洽,可以加強護患溝通,盡量滿足她們的合理訴求,并使患者充分信任自己,積極配合護理管理。通過列舉成功案例,患者樹立康復信心,與家屬進行護理內容的介紹,護理知識的分享,建議家屬給予患者情感的支持和語言的鼓勵,多方協作共同促進護理效果的優化。
1.2.2 定期組織科室活動,活動中提高患者、家屬對“妊娠高血壓”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并且介紹其他的常見并發癥,使患者、家屬做好心理準備,配合醫生進行診療計劃的高效實施。改善病房環境,注意衛生消毒,可以播放輕音樂、視頻等,使患者在舒適的、積極的、美化過的病房環境里安心休養。
1.2.3 飲食方面多加注意,飲食管理至關重要。最好尊重患者們的飲食習慣,為她們提供營養搭配均衡的食譜。密切監測患者血壓的變化情況,如有異常情況,第一時間聯系醫生做好治療方案的調整,急救措施的應用。關愛患者、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在護患溝通過程中滲透“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扮演好“親人”“朋友”等角色,進一步提升護理服務水平,也使家屬更加滿意,從而避免醫患糾紛的發生。
1.3 效果觀察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進行實驗A組患者及實驗B組患者心理狀態、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的綜合評分,實驗B組各項評分均高于實驗A組患者,組間數據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妊娠高血壓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需要聯合心理健康護理,做好心理護理、健康指導、飲食管理等工作,并且涉及負性情緒的疏導,病房環境的改善,盡最大努力提升患者、家屬的護理服務滿意度,構建全新的優質護理模式,使科室建立起更加完整的診療體系,精準開展實踐工作,為更多患者身體健康、生活質量、生命安全等提供保障[2,3]。基礎護理干預始終有不足之處,應該加強心理健康護理,實施有效干預措施,促進妊娠高血壓患者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構建完成以心理健康護理為核心的優質護理模式,之后開展護理管理工作,形成了和諧的護患關系,也方便醫生更好地執行診療計劃,最終取得事半功倍的護理成效。
參考文獻
[1] 衛陽燕.心理健康護理在妊娠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7):127.
[2] 馮春梅,任春艷,趙瓊芬.分析討論心理健康護理在妊娠高血壓護理中的效果[J].心理醫生,2018,24(2):255-256.
[3] 顏美杰.心理健康護理在妊娠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20,20(22):28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