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梅 王建偉
【摘 要】目的:研究產后康復治療延伸服務對產褥期產婦產后康復的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我院進行生產的孕產婦100例,根據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的原則,按照人數1:1的方法對孕產婦進行分組。對所有孕產婦均實施產褥期康復護理,其中,接受常規產后康復護理的孕產婦為對照組,共50例,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產后康復治療延伸服務的孕產婦為研究組,共50例。以孕產婦純母乳喂養率、惡露消失時間、泌乳量、滿意度作為觀察指標,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價。結果:研究組孕產婦的純母乳喂養率、泌乳量、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惡露消失時間低于對照組,且組間有顯著差異性(P<0.05)。結論:對于產褥期孕產婦的產后康復護理來說,產后康復治療延伸護理的實施有著理想的效果,因此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高。
【關鍵詞】產后康復治療延伸服務;產褥期產婦;產后康復
隨著我國孕產婦數量的增加,臨床對于產褥期康復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善康復護理質量不僅可更高的改善孕產婦心理健康,對于母嬰安全也能提供更可靠的保障,還可以降低孕產婦的惡露時間,因此必須對孕產婦實施護理,為探討何種護理手段效果更佳[1],本文選取100例孕產婦,圍繞著產后康復治療延伸服務對產褥期產婦產后康復的效果展開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我院進行生產的孕產婦100例,根據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的原則,按照人數1:1的方法對孕產婦進行分組。對所有孕產婦均實施產褥期康復護理,其中,接受常規產后康復護理的孕產婦為對照組,共50例,年齡22歲~27歲,平均年齡(25.73±2.91)歲。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產后康復治療延伸服務的孕產婦為研究組,共50例,年齡22歲~27歲,平均年齡(25.91±2.99)歲。研究開展前已將研究詳細情況告知孕產婦本人及其家屬,獲得同意并簽署研究知情且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接受常規產褥期產后康復護理。包括產后母乳喂養指導、產后盆底功能康復等。
1.2.2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產后康復治療延伸服務。(1)服務方式。產婦出院后無法接收到及時的護理,因此需在孕產婦出院前登記好孕產婦及其家屬的聯系方式,每天通過微信、電話等形式了解孕產婦的狀況,并指導其進行康復自護;(2)心理指導。由于生產后家人的注意力由產婦轉移到新生兒,再加上產后身體的虛弱、身材的變化,極易造成產婦心理上的不良情緒的出現,對此,首先告知產婦產褥期的身體變化,幫助其做好心理準備,并告知其可通過之后的鍛煉進行身體恢復,緩解其焦慮;(3)乳房護理。指導孕產婦進行熱敷,并在熱敷后涂抹凡士林進行按摩;(4)子宮護理。指導家屬每日對孕產婦三陰、關元穴位進行8min的按摩,告知孕產婦配合方法,同時指導孕產婦進行肛門及尿道的收縮訓練。
1.3 觀察指標
以孕產婦純母乳喂養率、惡露消失時間、泌乳量、滿意度作為觀察指標,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孕產婦的純母乳喂養率、泌乳量、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惡露消失時間低于對照組,且組間有顯著差異性(P<0.05),見表1。
妊娠本就會對女性身心造成影響,生產后,孕產婦要完成由懷孕到成為母親的身份轉變,再加上身體激素水平的變化、外形的變化,以及產褥期諸多注意事項的限制,其外,孕產婦及其家屬缺乏產褥期康復知識,上述原因均會對孕產婦產褥期的康復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會對嬰兒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必須對孕產婦實施產后康復護理[2],但是在孕產婦出院后,康復護理的實施收到了限制,因此應選擇有效的康復措施進行。本文以產褥期產后康復治療延伸服務對研究組孕產婦實施護理,通過微信、電話等形式與孕產婦及家屬保持聯系,通過語音、圖片與視頻發送、文字指導等形式向孕產婦及家屬傳輸相關知識,實現了產褥期院外康復護理,促進了孕產婦的康復[3]。
本文以對比形式展開研究,分析結果顯示,對于產褥期孕產婦的產后康復護理來說,產后康復治療延伸護理的實施有著理想的效果,因此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韓蕾.產后康復治療延伸服務對產褥期產婦產后康復護理要點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1):77-86.
[2] 張金霞.產后康復治療延伸服務對產褥期產婦產后康復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3):177-179.
[3] 李雪芬.產后康復治療延伸服務對產褥期 產婦產后康復護理對策探討[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