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堅持黨的核心領導,把牢“定盤心”。要把黨的領導寫進農信社《章程》,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把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滲透到各項業務工作之中,推動黨的領導與法人治理一體化;要積極修訂“三重一大”決策程序,明確將黨委會研究討論作為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確保黨委有效參與重大決策,充分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堅持以黨建促改革發展轉型、促干部作風轉變、促戰略目標實現。
——加強黨的組織建設,鍛造“主心骨”。要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紀律建設和作風建設,通過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等方式,促進全社黨員干部樹牢“四個意識”;要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切實履行好黨委主體責任,“一崗雙責”;要持續深化作風建設,通過開展家庭助廉、黨風廉政建設形勢分析會、作風整頓等,確保作風建設貫穿全社業務經營發展全過程。
——筑牢支部戰斗堡壘,凝聚“向心力”。要不斷優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大支部建設力度,積極創建過硬黨支部,培育重點品牌支部;要加大黨建共建力度,著力提升黨建、業務融合度,通過銀政“雙基共建”,搭建黨建共建平臺,將支部建在基層行社,促進黨建與業務全面推進、循序深入、落地生根;要切實發揮黨支部日常監督和黨員民主監督職能。加大對員工關心關愛力度。
——專注主業,做“三農”金融服務的“領跑者”。深入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具體工作要求,把更多的信貸資源配置到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持續加大涉農貸款投放,重點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對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農產品產供銷和農業綠色生產、農村宜居工程及鄉村旅游開發的信貸投放。
——回歸本源,做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排頭兵”。以“增量、降價、提質、擴面”為目標,切實擴大對小微實體企業的信貸投放和覆蓋面,針對小微實體經濟發展中的痛點、難點提供綜合金融解決方案,將深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下沉重心,做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踐行者”。圍繞金融服務“村村通”目標,大力推進“最后一公里”服務圈建設;大力發展科技金融,持續完善“惠生活”電商平臺應用,推動“互聯網+農業+金融”深度融合,創新數字化金融服務模式;持續推進擴面強基工程,拓展和增加首貸戶,讓普惠金融服務全民百姓衣食住行購、醫教康娛游等生活場景和生產環節。
——做強短板弱項,在發展中加快轉型。一方面,針對貸款投放不足、負債結構不合理問題,要統籌推進農村市場、城區消費市場、中小企業市場“三位一體”總體市場布局,推進組織架構調整和信貸管理模式轉型。要對縣域發展重點項目形成網格管理、提前介入、專人跟進、團隊保障的營銷服務模式,建立起貼近居民生存、生活的金融服務模式。另一方面,針對存款結構不合理導致負債成本高和貸款投放中農戶授信、用信貸款比例低兩大突出問題,通過代發業務,綁定微信、水電氣卡等,做實應用場景,提高活期占比,降低資金成本;要重點抓好對公存款營銷,做好涉農資金、財政資金、事業單位資金、政府項目資金等的營銷;科學開展整村授信,通過對農戶關鍵人、關鍵信息采集授信,打造信用鎮、信用村、信用戶。
——做快運營效率,在發展中增收創利。用資產帶動負債成為“活下去”的關鍵,科學合理控制負債規模,優化收入成本比;要抓好增收,采取“錯位競爭,舍同求異,差異化經營”戰術優化資產配置結構,抓實表內外不良清收,提高利息收回率,拓寬中間業務收入渠道;要抓好節流,有效控制和壓降付息成本、營銷成本,做到事前有預算,事后嚴清算。
——做好風險防控,在發展中行穩致遠。在業務發展中,要根據當地實際,設定最低不良容忍率,建立容錯免責機制;同時要提升企業治理能力,建立和完善權責匹配的問責機制;要強化合規風控管理,建立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和業務流程,健全風險預警系統、風險報告機制及責任追究機制;要強化不良化解,用好集中清收、專業清收、依法清收措施,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落實班子成員和部門幫包聯系、主要業務條線指導服務;要建立健全監督機制,進一步筑牢“業務、風險合規和審計”三道防線,加大非現場監測、現場檢查、整改追責等“人控”管理力度,完善風險識別、預警、攔截和處置等“機控”管理手段。
(作者單位:四川天全農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