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鴿(1992— ),女,漢族,江蘇常州人。主要研究方向:績效管理。
摘 要:醫療市場的不斷發展,需要醫院具有健全的醫療體制,以支撐醫院運行與改革工作的開展,這大大增加了醫院成本核算及績效考核的難度。新會計制度的提出,為醫院進行成本核算及績效考核的完善,提供了新的參考建議。本文主要結合新會計制度的要求,對醫院成本核算及績效考核的開展,提供相應的建議,希望為促進醫院成本核算及績效考核的強化,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醫院;成本核算;績效考核
新會計制度的提出,為各單位進行財務管理的規范,提供了科學的依據,有助于各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醫院可以以新會計制度為依據,進行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工作的改進,做好二者的融合,從而降低醫院運營的成本,有助于醫院利益的提高。
一、醫院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改進的意義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與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發展,導致醫院經營過程中遇到諸多問題。因此,醫院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的改進,可以促進醫院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工作的完善,改變以往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促進醫院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1]。
醫院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改進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助于“看病難”問題的解決。醫院成本核算的改進,可以幫助醫院結合“看病難”的現狀,進行醫療成本的降低,幫助患者減輕的醫療負擔。二是有助于醫院的可持續發展。醫院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的改進,可以對醫院以往的成本投入進行分析,結合新會計制度要求,進行成本管控工作的完善,爭取以最少的成本獲得更高的利潤,從而為醫院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三是有助于醫院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醫院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的改進,可以對醫療設備采購及人員管理進行科學的核算,降低醫院的成本與人力投入,可以在原有物力和人力資源的基礎上,提供資源的利用效率,為醫院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二、醫院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科學的管理體系
由于醫院運營內容眾多,醫院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的難度較大,需要根據各科室工作性質與內容,進行各科室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的獨立工作,導致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大。部分醫院并沒有健全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管理體系,導致相關工作人員無法根據具體的標準,進行各科室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工作的開展,不僅應當了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的工作效果,也容易因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指標不明確,出現分配不均的現象,影響各科室工作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利于醫院的可持續發展[2]。
(二)相關工作人員認知不足
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對于醫院醫護人員積極性調動及醫院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部分醫院管理者并沒有認識到成本核算與績效管理的重要性,沒有結合醫院運營與發展的需求,以新會計制度為標準,進行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的改進,導致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工作的開展,存在諸多不合理的現象,降低了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的實際效果。
(三)管理方式單一
目前,大部分醫院還采取獎金分配的方式,進行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工作的開展,這種管理方式雖然可以對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進行調動,但并不利于會計信息的全面收集,導致醫院各科室成本核算呈現片面化的特點,不能真正反映各科室的盈利與醫療效果,不僅降低了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的效果,也不利于醫院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三、新會計制度下醫院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改進的措施
(一)認知水平的提升
醫院管理者認知水平的提升,不僅可以正確對新會計制度進行正確認知,結合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改進的需求,進行相應改進措施的提出,提高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的水平;還可以不斷總結醫院以往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結合新會計制度內容,進行問題的科學解決,促進醫院管理水平的提升[3]。
首先,醫院管理者應當不斷結合國家發展與醫療衛生制度改革要求,對新會計制度進行正確認知,明確新會計制度對于醫院醫療工作開展的重要性,結合醫院各科室成本管控與醫護人員積極性調動需求,提出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改進的理念和措施,為醫院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改革,提供科學的指導方向,有助于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其次,醫院管理者在進行自我認知水平提升的過程中,應當不斷對醫院以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認識到醫院在財務核算、醫療資源配置、醫護人員配置、人員培訓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基于醫院可持續發展目的,進行問題產生原因的分析與解決,對醫院經營風險進行管控,既可以保證醫院經營的可持續性,還可以促進醫院管理者認知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醫院管理者可以在對醫院運營問題充分分析的基礎上,正確對成本核算與績效管理進行認知,結合新會計制度內容,進行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的改進與完善,為后續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的理論和方案支持。
(二)財務監管方案的優化
由于成本核算的內容較多,再加上醫院各科室內容不同,導致醫院成本核算的工作難度增加,新會計制度的提出,進行了財務管理內容的詳細劃分,為醫院成本核算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詳細的內容支持。因此,醫院可以結合新會計制度的要求,進行財務監管方案的優化,做好醫院全部經濟活動的監管,確保資金的流向,為醫療服務工作的開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4]。
首先,醫院可以結合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的要求,進行內控建設的強化,結合醫院各科室醫療工作內容的不同,進行授權審批機制的健全,不僅可以保障醫院成本核算與績效管理的規范性,還可以通過內控機制,對醫院成本、費用進行嚴格的審核,強化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的內控管理,從而做好醫院各科室的監管。其次,醫院可以結合財務監管的要求,進行新會計制度內容的深度研究,并通過財務公式的方式,提高社會對醫院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的監督,促進了醫院財務監管方式的健全,降低醫院出現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不公平問題的機率,有助于醫院監管水平的提升。最后,醫院可以結合財務監管方案完善的要求,建立成本評價體系,進行醫療成本的科學管控,不僅可以促進醫院醫療成本的降低,幫助病患進行醫療費用的節約;還可以通過監管工作的落實,調動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促進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醫院的穩定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