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趙聰(1982-),女,漢族,內蒙古赤峰人,經濟師。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學。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不斷變化,企業面臨的風險種類也不斷增多,潛在損失也逐漸增大,因此對于保險產品的需求也逐步增長。另外,我國企業逐步發展壯大,隨著企業規模的增長其支付保費能力的也得到提升,可以通過購買更多的保險保障來提高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要促進我國企業財產保險持續、健康地發展就要針對存在的問題,開展綜合治理,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強公眾的投保意識,進行保險產品創新,拓寬保險產品銷售渠道,加強服務配套建設。
關鍵詞:財產保險;制約;發展
一、引言
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其保險行業發展的基礎,只有在足夠的經濟水平的支持下,保險行業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不斷變化,企業面臨的風險種類也不斷增多,潛在損失也逐漸增大,因此對于保險產品的需求也逐步增長。另外,我國企業逐步發展壯大,隨著企業規模的增長其支付保費能力的也得到提升,可以通過購買更多的保險保障來提高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現實情況卻與理論有著強烈的對比。我國企財險市場發展的相對滯緩以及企財險保費收入的緩慢增長與我國的經濟環境呈現出極不匹配的現象。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維持在較高的增長率水平上。而固定資產作為企財險的載體,其高速增長卻并沒有帶來企財險保費收入的同步增長。企財險則正是作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穩定器”與“助推器”來參與到企業日常的管理當中。
二、企業財產保險概述
(一)我國企業財產保險的內涵
企業是經濟活動的微觀基礎企業發展壯大可以促進國家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和人民安居樂業。然而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時刻受到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法律責任以及信用行為等風險的威脅。財產保險是企業管理和轉移上述風險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企業通常投保的財產保險包括企業財產保險、運輸工具保險、貨物運輸保險、責任險以及信用保險等。
從整體上看,保險標的通常被劃分為兩種:一為經濟活動的主體,即人;一為經濟活動的客體,即財產。因此,保險業務的劃分也根據保險標的不同,分為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根據定義,財產保險是指“以財產及其相關利益為保險標的、因保險事故的發生導致財產的損失,以金錢或實物進行補償的一種保險”(魏華林和林寶清,1999)。財產保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財產保險包含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以及信用保證保險等;狹義財產保險則是專指以有形財產及其相關利益為保險標的的保險。根據中國保險年鑒關于財產保險種類的劃分,財產保險包括機動車輛保險、企業財產保險、貨運保險、責任保險、農業保險和信用保證保險七大類。
其中,企財險在財產保險業務中的占比為4.83%,是所有財產保險中占比第二大的險種。
企業財產保險簡稱企財險,是以坐落于固定地址的財產為保險標的的一種財產保險,其承保對象以企事業單位和社團等法人組織為主,如各類所有制企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等。一般來說,根據保險責任的不同,企財險可分為三個險別:財產基本險、財產綜合險和財險一切險。企財險的保險標的僅包括在固定地點存放且處于相對靜止中的財產,在運動狀態中的財產不屬于企財險的保險標的。
企財險的可保標的包括三類財產。第一為被保險人所有或與他人共有但由被保險人負責的財產;第二為被保險人負責經營管理或者代他人保管的財產,如存貨;第三為法律所承認的被保險人具有經濟利害關系的財產,如被保險人承租的財產等。具體而言,可根據財產項目分為四類,即建筑物、機器設備、原材料與存貨以及辦公用具。
企財險的特保標的也稱特約保險財產,是經保險雙方特別約定后保險人承保的財產。特保標的包括兩類。第一類是由保險合同雙方特別約定,并在合同中載明價值的財產,如珠寶、古玩、稀有金屬等貴重物品以及計算機、攝影機等移動設備;第二類是為了滿足部分行業特有的財產如礦井內設備、堤堰、水閘等。企財險不保標的即不屬于保險標的的財產。這類財產不屬于保險標的的主要原因有四個:(1)其價值不能用貨幣衡量,如土地、礦藏等;(2)不是實際的物資,如貨幣、有價證券等;(3)與政府規定不相符,如違章建筑;(4)不在企財險保險范圍內,如運輸過程中的貨品、機動車等。
(二)我國企業財產保險的發展現狀
經中國人民銀行分行長會議提議和國務院批準,我國于1980年起恢復國內財險業務,我國財產保險事業才有了很大發展,企財險也因此重獲新生。企財險的保費收入就達到10億人民幣,其保費收入占財產保險總保費收入的比例達到了50%。好景不長,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后,全國經濟開始進入高速發展的通道,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保持在年均9%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也保持了兩位數的高速增長率。但與此同時,企財險的保費收入卻并沒有隨著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增長而增長,而隨著90年代后期我國汽車市場的逐步開放,私家車保有量的上升帶動汽車保險的快速發展,企財險的保費收入已無法占據財產險保費收入的第一大部分,并且保費收入也被車險遠遠拋在身后。截至2020年,企財險保費收入僅占財險保險收入的23.23%,我國企財險市場發展的相對滯緩以及企財險保費收入的緩慢增長卻與我國的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財產保險市場的擴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維持在較高的增長率水平,根據我國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最近十年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增長率為20%,不僅高于我國GDP平均增長率,更是遠高于企財險保費收入增長率。而作為企財險載體的固定資產的高速增長卻并沒有帶來企財險保費收入的同步增長,甚至現實生活中企財險保費收入出現了負增長的現象。
(三)企業財產保險的意義
企業財產保險是以城鄉居民的有形財產為標的物的一種保險險種,它對于企業風險的防范和在企業風險中財產損失的降低都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所以,針對我國企業財產保險業發展陷入困境這一問題,對企業財產保險進行研究,提出有助于其發展的對策建議很重要。我國目前對企業財產保險進行研究的文獻不少,這些文獻對企業財產保險在我國的發展歷程,企業財產保險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企業財產保險的發展建議都進行過分析研究,但是,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定性分析而鮮有實證分析。特別是在針對企業財產保險投保率過低這一問題的研究中,缺乏對影響企業財產保險需求因素的實證研究。因此本文將在對企業財產保險問題的研究,根據分析的結果,制定相應的解決問題的對策辦法,對解決我國企業財產保險目前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財險公司出于何種動機需要購買再保險,是值得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