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為主流組成,其中儒家思想以仁義教化為核心;而道學以順應自然為核心;佛學則以慈悲、大愛、解脫為核心,強調“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不斷形成、創新、傳承的博大精神、源遠流長的偉大文化。正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鑄就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為國人提供了立身處世的行為規范,以及最終的精神歸宿。
旅游管理專業是一個非常年輕而具有活力的專業。旅游管理專業培養的是能夠適應現代旅游業發展,具備較高現代管理理論素養,具有系統的旅游管理專業知識的高技能、高素質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強調職業院校應當根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需要,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展開合作。
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旅游管理專業知識教學中的應用
旅游管理專業的知識教育主要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的教育教學。其中公共基礎課主要包括思政、數學、語文、體育類課程,這里只對思政、語文這兩課程作舉例說明。
思政課中承載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是最多的,因為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主要包括的就是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風尚、禮儀制度等。其次是語文課中涉及的中國古詩詞、四大名著等也都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性內容。
旅游管理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主要包括:英語、普通話、中國旅游地理、旅游概論、導游基礎知識、旅游法規、旅游心理學等,這里只對英語、導游基礎知識、旅游心理學這些課程作舉例說明。
在英語教育教學中,也涉及到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例如:旅游業的從業人員必然要與外國游客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把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向外國游客展現出來,需要做很多的知識儲備,如:“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可以翻譯為:This is a small gift,but it conveys deep feeling.1但是如果譯為這樣:The gift itself may be light as a goose feather,but sent from afar,it conveys deep feeling.2就更加能表達我們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了。
導游被稱為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雜家”,所以導游的知識儲備必須要廣泛,例如:在講解中國古代建筑的時候,可以結合儒家思想中中國古代封建等級制度來講建筑的等級,如等級最高的和璽彩畫只能用于宮殿、廟壇的裝飾,而旋子彩畫一般用于官衙和寺廟中,而蘇式彩畫才能用于一般的住宅和園林。
旅游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而且心理學發展的較晚,在旅游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聯系實際,將一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融入到專業課課程的教學中去,例如:在講旅游者氣質類型時,我們可以將帶有鮮明氣質類型的四大名著里的人物融入到講授中,如張飛屬于膽汁質氣質類型,林黛玉屬于抑郁質氣質類型,而沙僧屬于粘液質氣質類型等。
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旅游管理專業技能中的教育作用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強調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而目前工學結合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一體化課程采取六步教學法:資訊,計劃與決策,實施,檢查與評價。
(一)資訊布置團隊工作任務,老師引導學生去了解任務目標:熟悉研究接待計劃。這一階段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紀律意識融入到教學中,因為現在許多的工作崗位,對于學生的紀律意識要求非常高,對導游也是如此。在《孟子》的《離婁章句上》有“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的說法,這正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應用。
(二)計劃與決策以小組方式收集解決方案的資料,對整個工作過程進行設計,并且找出學生設計方案的缺陷并補充優化獲得最優方案:設計旅游服務流程,選擇最優流程。計劃與決策就如同“田忌賽馬”故事中講的策略一樣,恰當利用所擁有的資源,選擇最優的方案,在中國古代就有了這樣的論述。
(三)實施學生根據計劃具體實施,完成工作任務:模擬地陪導游服務程序。團隊精神,中國古語說“眾人拾柴火焰高”,《論語·述而》里講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都是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都可以在這個階段展現出來。
(四)檢查與評估學生依據先前擬定的評價標準,先自行檢查工作成果是否合格,再由師生共同討論評價結果,達到知識的內化和技能的養成。在這一階段,可以將《論語·學而》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樣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融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敢于直面自己的錯誤,并且進行經驗總結,完善自己的方案。
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旅游職業道德教育中的影響
旅行社、酒店和旅游交通是現代旅游產業的三大支柱產業,其中旅行社處于核心地位,而旅行社提供的旅游服務質量和從業人員的素質是衡量旅行社整體服務的重要標志。旅游從業人員所需的素質包括生理素質、心理素質、知識素質、職業道德、美學素質、語言素質、組織協調能力等。其中職業道德尤為重要,中國傳統文化以道德文化為基礎,這對職業道德的養成和豐富具有重要意義。例如: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敬業、樂業、勤業和精業、誠實守信、義利兼顧、禮貌待人等內容都對現在職業道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職業道德不僅僅是道德認識、道德感情的培養,更重要的是要有職業道德行為、習慣。勤勞勇敢、艱苦創業是中國人民優良的傳統和高尚品德,作為文化大使的旅游從業人員更是應該將其發揚光大。唐·韓愈《進學解》:“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時代在不斷發展變遷,旅游管理專業的教育教學也在不斷豐富更新,時代會賦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新的內涵,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旅游管理專業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也會有特殊的教育作用,從而深入到旅游從業人員的心靈,穩定、持久地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從而使從業人員不斷調整和改進自己,繼續發揚和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新一代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英語翻譯文字出自于吳冰主編的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現代漢譯英口譯教程》第380頁
[2]英語翻譯文字出自于吳冰主編的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現代漢譯英口譯教程》第380頁
作者:陳紅艷(1986-6),女,漢,甘肅酒泉,碩士學位,中級職稱,研究方向:旅游規劃和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