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思琦
摘要:學風建設質量是衡量一個高校辦學水平、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推進優良的學風建設是近年來高校廣泛關注的重要問題。如何提升高校大學生學風建設水平,是新時代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課題。基于數據調查,高校應加強學風專項教育,落實師德師風建設,嚴格管理,深化教學改革,發揮好典型模范引領作用,給予學生較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學風建設。
關鍵詞:新時代;高等院校;大學生;學風建設;人才培養
學風是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精神狀態,是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紀律的綜合反映。大學生學風建設直接影響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在優良學風的影響下,可以使全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端正學習態度。雖然目前高校學風總體上是很好的,但仍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如何加強大學生學風建設已成為高校的一個重要課題。輔導員是學生進入學校后接觸的第一位教師,在班級學風建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輔導員必須明確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意義,加強對大學生的管理和思想品德教育,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道路。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基于高校輔導員視角,針對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措施,促進大學生學風建設。
一、高校學生學風建設的現狀
(一)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缺乏系統性
本科院校學生的教育為了適應新時代的變化,基層黨建工作已經做出相應的改變,大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也有了相對的提高,但是從全局上看,效果仍然不理想。教育管理工作體系松散、大學生學習精神不強、教育管理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集體的問題表現為:一是教育內容零散和碎片化、信息管理不科學嚴謹、宣傳內容時效性較差。二是宣傳的內容較枯燥,沒有感染力,使大學生沒有閱讀興趣。三是各高校黨建網絡平臺的搭建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高校無法開展線上考核,使各高校學生與組織不能有效溝通和互動,大學生的教育管理缺乏線上與線下的互通[2]。
(二)忽略質量培養,教育管理隊伍力量不足
近些年來我國大學生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如果只注重選拔數量而不控制質量,就會在大學生學風建設上出現偏差和疏漏,導致無法有效地掌握大學生的思想狀態和行為,影響大學生學風建設引導作用的發揮。目前,大學生學風建設工作一般由黨組織書記和輔導員組成管理隊伍,但是由于高校學生數量持續上漲,大學生學風教育的管理人員卻沒有隨之增加,給管理隊伍增加了難題。
(三)讀書無用論蔓延,過多受父母溺愛保護
當代大學生成長在國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階段,生活條件優越,物質條件豐富,他們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能力強,但是過多受父母的庇護,習慣于家長安排自己的一切生活,吃苦精神不夠,很少主動思考我應做什么、我要做什么才能成長成才。市場經濟的發展給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與此同時,受社會上一些追求經濟利益和物質條件的影響,部份大學生的學習觀和價值觀出現偏差,認同“讀書無用論”,把大學定義為“混文憑”而不思進取。
二、新時代高等院校加強大學生學風建設的途徑
(一)實施精準幫扶救助大學生,全面開展大學生的學風建設
全面掌握大學生成長成才畢業需要完成的學業環節,找準大學生在校全學程各環節需要幫扶解決的實際問題,尊重大學生個性差異,全面實施兩幫扶與兩救助,一同進步。
(二)加強輔導員和教師之間的聯系
學生在校期間接觸最多的是教師,在大學生學風建設和管理過程中,課堂活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也就是說,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及觀念都對學生有影響。假如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有幫助作用,就證明此教學方法適用于大學生學風建設。進一步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順應學生的發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豐富教學手段。就當前教學來看,一些教師還在沿用以前的教學方式和觀念,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興趣不濃。有研究表明,輔導員與任課教師互相溝通,在大學生學風建設中起著良好的作用,不僅能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教師在改變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學風建設,對學生有深刻的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大膽創新教學內容,不斷進步和發展,要求輔導員和教師多交流,并對大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教育,最終保證學風建設順利實施。
(三)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嚴格管理,深化教學改革
1. 加強高校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
根據之前的調查問卷分析,高校教師對自己在學風建設中所承擔的責任和使命不夠明確。作為高校教師,應該對自身進行清晰定位,明確自身在學風建設中的重要職責。高校應該設立激勵機制,以此來調動教師在學風建設中的積極性。此外,要特別注意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形成過程中的巨大影響作用。
2. 學校要嚴格管理
高校應該把學風建設管理真正落到實處,避免流于形式。由于高校生源質量不高,學生普遍存在學習自覺性、主動性不高的特點,因此高校管理要更加嚴格,尤其要狠抓考風考紀與到課率管理。高校應該設立學風建設管理的部門,為學生打造一個學風優良的校園,為學生提供一個努力學習的環境。
3. 深化教學改革
教學改革是民辦高校亟須解決的問題。高校要科學合理設置課程,改變以往期末考試成績占比過重的情況,均衡學生的課堂表現占比,嘗試培養學生從注重學習結果向注重學習過程轉換。高校應該有針對教師和學生的獎勵措施。這樣可以讓教師踴躍參加各種教學比賽,在比賽中打磨自己的教學水平。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學術競賽活動,以評獎評優促進學生參加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學術競賽中提高學習能力,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促進學風建設。
學風建設是一個歷久彌新的問題。高校加強大學生的學習風氣建設對“培養什么人”和“怎樣培養人”至關重要,對社會的發展也有巨大的影響作用。民辦高校主動加強大學生學風建設是促進自身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張英,杜杰.論高等學校大學生學風建設的意義和途徑[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3):302-304.
2021年沈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一般課題
課題立項編號:SDSZ-20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