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要:“安吉游戲”以幼兒的真游戲為核心,以其特有的生態式教育,顛覆了中國傳統幼兒的教育形式。我園秉承“安吉游戲”理念,從創設自由的游戲環境、幼兒游戲的自主賦權、優化教師的支持策略三個維度出發,讓“安吉游戲”精神落到實處,通過充分挖掘戶外活動資源,優化幼兒戶外游戲模式,運用多種策略支持幼兒個性化學習,讓幼兒在野趣、多形態的游戲環境中發揮最大潛能。
關鍵詞:“安吉游戲”;戶外活動;幼兒
前言
愛玩游戲是兒童的天性,但在教育實踐中,兒童游戲的權利有時會被限制,甚至被沒收。“安吉游戲”以幼兒的真游戲為核心,孩子們在活動中勇于挑戰、深切投入,教師們敢于放手……這一切都促使幼兒在沒有成人干預的、充滿愛和安全感的環境中不斷挑戰自己能力的邊界,獲得各方面的發展。
我園作為“安吉游戲”實踐園,秉承“安吉游戲”理念,讓安吉游戲精神真正落到實處。
1優化活動環境,嘗試環境變革,引發“真意圖”
1.1努力創設軟環境,取得家長支持
上幼兒園是來學本領的,玩能玩出什么“名堂”?這是老師經常碰到的來自家長的質疑。在和家長的不斷交流中我們發現,家長之所以反對游戲,主要是認為游戲會導致幼兒不安全、會弄臟衣褲,懷疑幼兒游戲其實是在浪費學習時間。對于家長的這些疑惑,我們一次次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如讓家長回憶兒時游戲,引起共鳴;借助網絡平臺,給家長展示孩子們在園的“安吉游戲”活動照片及影像并進行專業解讀;在“家長開放日”活動中安排“安吉游戲”時間,讓家長來觀摩孩子們是如何在游戲中快樂學習的;“親子同樂”中讓家長親身體驗游戲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使家長從內心真正體會到游戲的魅力和教育作用,感受到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能力并開始認同教師的觀點。
1.2積極創設硬環境,改善游戲場地
針對幼兒園現有場地,我們想方設法創設開闊自然的空間,設置涂鴉區、沙水區、搭建區、綜合區等場地,高效利用擴大后的戶外活動場地,在時間上保證提供每個幼兒一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充分發揮環境的教育價值。教師提供給幼兒符合其興趣和不同發展水平的游戲材料,這些材料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多是一些適宜移動和組合的、目標隱蔽的低結構材料,如簡易的木制梯子、大小材質不一的石頭、各式各樣的鉆桶、樹墩等充滿鄉土氣息的資源和廢舊材料都是非常好的游戲活動材料;各種廢舊輪胎、高大寬敞的攀爬架、圍繞樹木搭建的小木屋,各式磚頭等。利用這些材料,創設富有挑戰性的戶外活動環境,滿足幼兒的探險愿望與發展需要。兒童可以在游戲過程中任意組合搭建,有效地促進了幼兒與材料的相互作用,讓幼兒有更多探究和發展的可能。
2優化活動內容,創新游戲模式,實現“真參與”
教師大膽突破傳統游戲方式,依據“安吉游戲”精神,改變戶外活動的形式。在游戲中,教師堅持孩子是“游戲內容的創造者”,讓孩子們完全自由參與游戲,根據自己的興趣點,去自我發現,自我探索,游戲活動和情節完全來源于孩子的生活經驗,讓他們在自我游戲中獲得真實的體驗,做“真游戲”以獲得思維提升和自律,同時教師也在享受著這種真實的快樂。孩子們或兩兩作伴,或三五成群,他們自由組合,自由選擇,自己設定規則,教師則在一旁“管住嘴、睜大眼、豎起耳”,觀察、拍照、錄像,無必要不干預孩子們的游戲。在游戲結束的回顧時間,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分享照片和錄像,引導幼兒就玩了什么、怎樣玩、心情怎樣、遇到了什么困難、發現了什么問題等方面想一想、說一說,再請幼兒思考應該怎樣做、為什么,促使幼兒學習獨立地對事物作出合理的判斷,并引發幼兒在以后的活動中主動模仿、創新。
3優化教師策略,注重指導游戲,落實“真支持”
3.1專家引領
利用我園是“安吉游戲”實踐園的契機,在實踐過程中做到經常“走出去,請進來”。如派教師到安吉進行學習觀摩,拓寬教師的視野,近距離接觸先進教育理念和游戲活動,與專家們面對面交流;經常邀請專家指導我園的戶外活動并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合理調整和改進。
3.2實踐研討
我們將教科研活動量化到人,分期分批地進行戶外游戲活動現場觀摩研討,通過學習—觀摩—實踐—反思—再實踐等環節,有效加強教師的支持策略。在研討活動中,通過不同的表達方式進行呈現,有時通過視圖呈現研究思路,有時則通過教師自己現場的體驗論述觀點、引發討論。如教師在實踐活動中進行一對一的跟蹤觀察,拍下孩子們的游戲情節視頻,并在沙龍研討活動中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交流、討論:如何通過有效的觀察發現幼兒在游戲中成長的點,又如何通過有效的策略來支持幼兒的發展。通過這些生動鮮活的“觀察記錄”,教師逐漸形成了勤于思考、注重積累的良好觀察能力和習慣。在一次次不斷深入的案例分析中,教師逐漸擁有了自身對兒童學習和發展所獨有的認識和觀點,并進入一種能從兒童的學習活動中不斷發現和捕捉教育問題的探究境界。
結語
綜上所述,安吉游戲對于幼兒成長發展有著很大的作用,對于孩子的健康和習慣等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蔣正云.安吉游戲中的兒童是綻放的[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7(9).
[3]李會敏.真游戲、真冒險、真幸福:回歸兒童生活的游戲[J].課程教育研究,2015(10)
[4]萬菊.低結構材料在幼兒園戶外游戲中的有效運用分析[J].山西教育(幼教),2021(08):42-43.
[5]黃海琴.探索幼兒園開展戶外活動的多種途徑[J].天津教育,2021(2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