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明 黃彩霞 潘斌 張建文
(1.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湖南株洲 412012;2.湖南工業大學 湖南株洲 412007)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及老齡化趨勢加快,我國用于投入養老機構建設的資金明顯不足,很多養老院出現“一床難求”的問題,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而日本作為亞洲地區最早發展養老事業的國家,不斷改革和創新養老模式,成功實現了家庭養老模式向居家養老模式的過渡和轉變,為我國養老事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啟示。因此,在全球老齡化背景下,如何合理學習和借鑒日本康養公共服務體系是相關機構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1961年,日本政府開始逐漸普及和實施保險制度,實現了養老金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此時日本的老齡化率達到了5.7%。1966年,日本根據自身國情,不斷地優化和完善老年人保障法,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基本保障。1970年,日本為年齡在7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解決老年人看病難問題[1]。但是,隨著日本老齡化率的不斷增長,日本醫院在經營和管理方面出現了很大的資金壓力。1983年,日本將老齡人免費看病制度徹底廢除,并制定和完善了一種新型老齡人保障法。2000年,日本的老齡化率不斷遞增,并增長到了17.4%,為了保障更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日本在2008年出臺和頒布了新型醫療法規,這一法規主要是針對75歲以上的老年人,但由于該法規在落實的過中,需要日本政府投入大量的財力和物力,便出現了一系列的漏洞和問題,2011年,初步制定和完善了介護保險法[2]。日本社會保障制度的立法計事表,如表1 所示。
表1 日本社會保障制度的立法計事表
據相關醫療機構對日本老齡化現狀研究,發現2005—2050年之間,日本青年人口數量不斷下降,而老年人口數量不斷遞增,這無疑增加了年輕人贍養老人的壓力。在未來社會中,日本老年人口數量將會出現繼續增長的趨勢[3],同時出生人口數量將會不斷減小。據不完全統計,預計在2030年日本的老齡化率將會上升到29.60%,到2055年日本的老齡化率將會上升到40.5%,而在這一時期,日本的新生兒出生率將下降到1.26%,同時位于15~64歲的勞動力人口比例將會逐漸下降,由此可見,在未來社會的發展中,日本將進入超高老齡化社會。日本1965—2030年老年人人口比例變化表如表2所示。
表2 日本1965—2030年老人人口比例變化圖
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確保他們能夠擁有一個衣食無憂、幸福快樂的晚年,日本重點制定和完善了資金保障機制,該機制充分體現了養老保險的多層次化特征[4]。該資金保障機制在具體運用中,主要與老年人以往在職場中的工作性質掛鉤,為老年人提供了非常豐厚的養老保險金,從而實現對共濟養老保險體系的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同時,日本根據老齡化率增長情況,還不斷修改、優化和完善企業養老保險體系,為成功構建龐大、系統、全面的養老保險制度打下堅實的基礎。
目前,在日本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和老齡化率不斷增長背景下,日本加強對養老服務設施的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同時提供了相應的運營保障機制,為更好地提高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健全性和完善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日本所建設的養老服務設施主要包含以下3種類型:居家型、社會嵌入型、入住型。同時,日本所建設的護理服務體系在具體運用中,主要針對服務內容的差異性,對護理服務費進行科學設置,如護理保險所承擔的費用比例為90%,個人所承擔的費用比例為10%。此外,日本政府還明確要求和規定了以下內容:以10萬人口為單位,設置多個大型家庭養老支援中心,同時當居民人數達到2萬左右時,需要專門成立一個龐大的居家養老介護支援中心。另外,為了實現對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日本還從法律維護和權益保障兩個層面,針對老年人的生活現狀,成功設立和完善了居家養老服務質量評價體系[5]。同時,還頒布和實施了《介護保險法》,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完善、系統的養老服務體制,并對該體制的具體內容進行了詳細地評價和指導,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評價制度的權威性、科學性和合理性。
目前,日本在完善和實施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過程中,逐步設立和完善了多個人才培訓體系,如專業人才考核體系、專業人才教育體系及專業人才資格認定體系,從而實現了養老介護服務水平的全面提高。此外,介護服務相關人才培訓體系主要由兩個不同的等級構成,分別是一級介護員和二級介護員。此外,各個養老機構專門設立專業人才資格考試[6]。如看護師資格認證考試、保健師資格認證考試和理學療法師資格認證考試等,為進一步提高專業服務人才的培養質量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為了更好地提高居家養老服務水平,日本政府還從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入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不斷提高專業服務人員工資、福利等各種待遇,并不斷優化和完善工作環境,確保員工工作環境的舒適性;加強對員工福利體系和相關培訓體系的修改、優化和完善,從而吸引更多的專業服務人才進入到養老服務行業中。
為了提高日本養老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實現養老主體的多樣化和多元化發展,日本逐步設立了相對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該體系很好地體現了養老公助性、養老互助性與養老自助性[7]。目前,日本各個醫療機構逐漸加入到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中,這些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取得了良好的發展,其規模越來越大。此外,日本政府還出臺和頒布了一系列居家養老相關的優惠政策,為促進更多民營企業和非盈利性組織積極參與居家養老服務行業提供有力的保障。例如,出臺和頒布“一站式”創業相關優惠政策,并聘用知名專家向創業人員提供企業相關管理和經營經驗,同時為創業企業提供大老齡化的資金支撐和設備支持,為促進創業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對于日本康養公共服務體系而言,其內容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1)養老理念先進,老年人自立互助。鼓勵和引導身體健康的老年人積極配合體檢工作,做好對身體疾病的預防,同時還要鼓勵比較富裕的老年人拿出足夠多的保險金,為老年人提供自力互助的生活狀態。(2)科學改革醫院床位,實行分期管理。在這一環節中,日本醫院采用分期管理的方式,將床位劃分為3種類型,分別是急性期、中性期和慢性期,同時還要重視對康復治療相關體系的制定和完善,確保老年患者能夠在慢性期中盡快康復。(3)創新醫養結合模式,形成區域綜合護理體系。在這一環節中,日本政府將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進行有效融合,從而實現對綜合護理體系的完善和應用,使得老年人能夠獲得更多來自社區的人文關懷。
為了更好地學習和借鑒日本先進的養老經驗,我國重視對老年人相關合法權益的維護和保障,以達到提高老年人養老服務水平的目的。首先,我國要對老年人的基本合法權利進行明確和規定,從而實現對家庭、社會等相關義務和責任的有效劃分。其次,還要根據養老服務行業的發展需求,不斷修改、優化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同時還要進一步建設和優化養老服務相關基礎設施,確保每個老年人都能夠享受到國家所提供的社會服務權和優待權。另外,為了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減輕老年人的孤獨感和無聊感,我國還要針對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提供相應的幫助和服務,通過讓老年人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能,為社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從而體現他們的自身價值,使他們獲得更多的認同感和存在感[8]。其次,在全球老齡化背景下,患有疾病的老年人數量不斷增加,我國政府要針對老年人的身體情況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可以學習和借鑒日本的全天居家護理經驗,不斷修改、優化和完善我國護理保險體制,同時還要對護理范圍進行科學合理地劃分,以及對保險支付方式進行規定和明確,確保我國護理保險體制能夠向科學化、規范化和標準化方向不斷發展。
為了實現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我國在學習和借鑒日本相關養老經驗的基礎上,應有針對地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發展需求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從而實現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創新和完善,為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的居家服務水平提供相關制度支撐[9]。為了實現以上目標,我國政府要從完善相關制度、加大資金投入和出臺優惠政策3個層面出發,加強對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創新工作的支持力度,同時通過提供資金補貼相關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中小型企業積極參與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創新和實施,為促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水平的全面提高發揮出重要作用。其次,我國要加大對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監督力度,確保該模式管理工作向標準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方向不斷發展,同時還要充分利用網絡,實現社區服務平臺的搭建和應用,確保老年人能夠利用網絡獲取自己需要的服務和幫助,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居家養老服務水平,為老年人帶來更加優質的居家養老服務體驗。
專業服務人員作為養老服務工作的主要執行者[10],在促進我國養老服務行業快速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了老年人的養老體驗。因此,我國要重視對專業化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的建設,提高專業服務人才的工作技能。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我國政府要重視對專業服務人員的培訓力度,確保他們學習和掌握更多與養老服務相關的新知識和新技術,從而實現自身工作能力的全面提高。其次,還要強制要求養老服務從業者在工作期間必須持證上崗,確保從業者的專業性。同時,還要不斷修改、優化和完善養老服務職業資格認證考核制度,不斷提高相關從業者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為促進我國養老服務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相應的人才支持。最后,我國政府還要鼓勵各個高校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并強化對相關專業教育體系的制定和完善,同時采用資金補貼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優質生源報考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為進一步提高高校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全球老齡化背景下,為了進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確保老年人能夠安享晚年,其樂融融。我國在制定和完善養老體系的過程中,要在結合我國國情的基礎上,不斷學習和借鑒日本先進的養老經驗,以達到不斷完善我國康養公共服務體系的目的,為促進我國向文明化、和諧化、穩定化方向不斷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