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鵬 (黑龍江科技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8)
建筑工人在建筑工地砌高墻作業時,由于起支撐作用的三腳架突然斷裂,并且施工人員未佩戴任何安全防護措施,包括安全繩、安全帽等,在掉落的瞬間下意識扒住剛砌的磚塊,由于磚塊還處于松散狀態,在墜地瞬間砸到頸部導致腰部、腿部、頭部等多處重傷。
根據此次事故發生的經過,分析各種引發事故的原因,由于三腳架斷裂,且沒有佩戴任何的安全措施,像安全繩和安全帽等,導致工人從架子摔落,因為新砌的磚處于松散的階段,所以屬于不可避免因素。根據以上事故結果原因,繪制出相應的事故樹,如圖1所示。

圖1 墜架事故樹
1.3.1 最小徑集
根據對偶定理,得到事故樹的結構函數為:


由此得到此事故樹的五個最小徑集:

1.3.2 結構重要度

1.3.3 事故分析
如果三腳架未破損以及無任何質量問題,那就可以避免事故的發生;如果相應的安全責任人員每天進行必要的管理監督工作,并將相關情況上報領導,也可以避免事故發生;如果建筑工人本身自我安全意識足夠高,日常檢查到位以及安全工作者對建筑工人進行安全培訓,也不會導致事故發生。由于新磚不牢固屬于不可避免的事件,所以不做過多分析。從結構重要度分析出的結果來看,新磚不牢固結構重要度最大,但屬于不可避免的事件。在其余基本事件中,日常檢查不足結構重要度大于三腳架破損和質量合格的結構重要度,安全管理人員未定期檢查的結構重要度大于建筑工人本身的自我安全意識結構重要度,自我安全意識不足的結構重要度與安全培訓結構重要度相當。
對于此次事故的發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安全責任人的日常檢查最為重要,日常檢查需要聘請相關專業人員進行檢查,企業應加強對安全責任人員的監管尺度,加大處罰力度,保證日常安全檢查工作的嚴格規范,落實到位。企業應加強對設備設施的更換及維修,三腳架出現嚴重破損以及質量不合格問題時必須立即解決,定期對這些設施進行維修與更換,在購買、更換時嚴格挑選,選擇質量檢驗合格的產品,再有安全檢查人員應定期進行檢查,排除因設備設施而造成人員受傷。建筑工人本身應提高自我安全意識,企業加強對工人的安全培訓,增強工人的安全意識,使工人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養成時刻配帶安全設備設施的習慣,安全帽和安全繩等工具一樣也不能少。
從分析中可以看出,雖然各種基本事件的結構重要度不同,但安全監管人員的檢查、管理不到位,在所有導致事故的原因中占比最大,這也看出了安全監管人員在企業生產安全方面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企業生產中安全監管人員要負起自己的責任。
對以上建筑施工中發生的事故進行了簡單事故樹定性分析,總結可以避免事故發生的幾種條件。對于目前建筑施工企業,建筑施工中高處墜落、機械傷害、物體打擊等在所有事故中占比很大。而這幾類事故發生的原因往往都類似,如果能夠找出事故發生的原因并分析相應解決措施,就可以使建筑事故發生率大幅降低。
對于目前建筑施工企業來講,大多數建筑工人為當地招收的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并且建筑工人工作時長不穩定,自身對于安全的意識并不重視。有些工人盲目追求經濟利益,急于完成績效,經常存在違章作業,例如支架超載、因追趕工期連續作業等,且受周圍不遵守安全規章制度的同事影響下,較容易在思想觀念上出現盲目從眾的心理和僥幸心理,認為事故發生概率較低或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再加上個別施工單位安全人員定期培訓不到位,致使工人安全意識不夠,對自身安全不重視,導致事故發生。在這種情況下,應加強對工人施工作業期間違章作業的懲處力度,制定相應的懲罰機制,定期對相關工人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
在建筑工地最常見到的就是各類機械設備,機械設備的可靠性不足,設備設施質量存在問題是建筑施工中導致事故的重要因素。在實際建筑施工中,一些企業以節約成本、增加經濟效益為由,對于機械設備的維修與更換并不及時,尤其是對于成本較高的起重設備、電氣設備,常因更換費用較大,而“帶病運行”。再就是由于相關責任人不明確,對于機械設施的檢查、檢修不及時,導致設備質量不合格不能及時發現,出現各種傷人事件。
企業安全管理在預防事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在相當一部分建筑施工企業中,對于安全管理人員的重視程度不高,安全管理體系不完善。在施工過程中常由各項目部負責人直接擔任安全責任人,這就會帶來由于負責人專業技能不足而導致安全檢查、安全管理不到位的問題,平時對工人安全培訓不足,安全意識淡薄,且由于追求施工進度與利益,輕視工人安全問題。施工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也是常見問題,因此,加強企業施工安全管理體系健全工作,提高安全管理人員整體專業素質,是建筑施工降低事故發生率的關鍵。
工人在事故中處于主體地位,減少和避免事故發生就要先從工人角度尋找改進措施,從以上總結不難看出,提高工人安全意識觀念是避免事故發生的關鍵一環。定期由專業技術人員對建筑工人進行安全培訓,在培訓過程中有相應的監督機制,對培訓的建筑工人進行考核測評,形成完整的獎罰機制。
由建筑設備設施質量不合格造成的事故,在所有建筑事故中占據相當大的比重,這就要求在日常建筑施工中要有相應的安全責任人每天對設備隱患進行排查,嚴格按照標準規定進行,一旦在檢查中發現設備設施存在質量不合格、質量損害等影響工人施工安全的危險狀態時,必須立即停工,并將所發現的情況立即上報給相關領導責任人,及時對其整改和維修,將事故扼殺在搖籃中。企業相關領導應嚴格重視,避免因資金、經濟利益等出現延遲維修更換的情況。
對安全不能僅僅依賴于安全管理人員,要形成從上到下的安全管理體系機制。首先,建立本企業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在平時的安全管理中做到有據可依、依規管理,安全管理人員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針對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可能存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企業安全管理人員要有相應的上級責任人員管理,能夠在平時的檢查中發現問題并及時上報,直接對接領導責任人,避免安全管理人員存在僥幸心理。落實好安全監管相關的條例制度,從總體上把控項目的安全,盡量避免不安全的問題出現。
建立相應應急機制的目的在于降低事故發生概率,預防事故發生。當施工中事故不可避免發生時,企業還要有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在事故發生時,相應的急救工作、協調工作要準備充分,使事故造成的危險后果降到最低。應急機制的建立需要工人、安全責任人、相關部門一起配合,并日常定期組織工人進行應急演練,當真正遇到事故危險時,明確做什么和怎樣做。
近年來,安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以人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建筑施工中,工人安全問題尤為重要,通過對墜架事故的定性分析,對目前影響施工安全的各種因素進行分析,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