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20世紀四五十年代一位城市底層青年的心路歷程

2021-10-11 18:41:38張維達
北方論叢 2021年6期

[摘 要] 從事五金業的上海青年顏濱的日記是從微觀層面考察城市底層民眾日常生活的重要史料。在抗戰時期,鄙夷侵略者的顏濱曾因經濟凋敝感到生活困苦,萌生前往國統區之意,但抗戰勝利后國民黨政權的腐化和通貨膨脹逐漸磨滅了他對政府的信任。上海解放后,隨著經濟的恢復與發展,顏濱一改建國初疑慮態度,發自內心贊譽人民政府。

[關鍵詞]顏濱 日記 城市底層青年 心路歷程

[作者簡介]張維達,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研究生(天津 300350)

[中圖分類號]K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3541(2021)06-0150-09

日記作為一種重要的歷史載體,一般為作者寫給自己閱讀,在展示作者生活時代政治變遷、社會生活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直接史料的價值。目前,學界的民國日記研究主要二是圍繞蔣介石、胡適、魯迅等著名人物的日記展開的,對非著名人士特別是社會底層普通人的日記關注較少。2015年6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以《1942-1945:我的上海淪陷生活》為題,由歷史愛好者采金整理的上海青年顏濱的日記。顏濱,寧波洪塘人,1923年出生,1937年1月在上海初中畢業后,在一家叫“元泰”的五金店任職員。顏濱的日記共計16本,斷斷續續記載了從1942年1月1日到1964年12月27日他個人在上海的生活歷程,其中1942、1944、1945年7月前的日記較為完整,1943年的日記散失。1946至1964年的日記,因整理者采金主要關注作者淪陷時期的經歷,故只摘其要者作為附錄。

到目前為止,已有研究者注意到《顏濱日記》對研究淪陷時期上海日常生活史的重要價值參見李秉奎:《抗戰時期淪陷區城市青年的生存與心態——以北平、上海兩位青年的日記為例》,《河北學刊》2018年第6期;李趁基:《抗戰時期淪陷區城市青年的生活狀況——以兩位淪陷區青年的日記為中心的考察》,《北京黨史》2019年第2期。。但對顏濱抗戰勝利后的日記,學界目前尚無關注。作為曾經在三個政府(汪偽政府、國民黨政府、人民政府)統治下生活過的一名城市底層青年,顏濱對這三個政府持何種態度?在他的日記中有怎樣的體現?政府信任主要指民眾對政府的一種主觀感知與判斷,這種主觀感知與判斷會影響民眾對政府的情緒和行為反應[1]。本文以顏濱1942至1956年的日記為核心史料,以其對政府的觀感為研究視角,探究像顏濱這樣的城市底層青年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政府信任感的變化,并分析產生變化的原因。

一、厭惡汪偽政府和憧憬國民黨政權

上海淪陷后,顏濱的心并未淪陷,他鄙夷日偽政權,期盼抗戰勝利,在日記中表現出樸素的愛國主義情感。1942年2月4日,有日本人向元泰五金店購買銅絲等物件,顏濱作為職員雖無力反抗,但仍在日記中表示“令人痛心”[2]19。2月10日,顏濱將日方購買的物件裝箱,他在日記中寫道自己“恨不能將這類貨物如數破壞毀滅”,責備自己“是天地間一大罪人”[2]22-23。2月12日,因天氣寒冷,顏濱未能外出,他想到街頭流浪者的悲慘命運,“恨不得將那罪魁禍首立時做我的俘虜”[2]24。4月20日,顏濱外出看到日本憲兵罰兩個老人下跪,在心中“憤怒著這殘酷的行為”,表示:“只要最后的勝利到來,便是我們抬頭的一日。”[2]574月22日,顏濱聽說日軍為戒嚴封鎖皇后大戲院,不覺“怒氣填胸”,恨不得“把這萬惡的鬼子一個個地碎尸萬段”[2]58。4月29日,顏濱與友人交談國家大事,“不約而同地等待著最后勝利”,并討論“到了這日應如何慶祝”,他認為:“這個理想在不久的將來定能實現,只不過是時期上的遲早罷了。”[2]601944年8月1日,汪偽政權要求上海慶祝“中華民國復興節”,據顏濱觀察,縱然有幾家商號掛著幾面歪歪斜斜的“國旗”,但這“國旗”都是灰暗色的,“使人沒有一些好感”,因為“誰都知道他是被迫的”[2]224。

在顏濱看來,日偽政權統治下的上海經濟日益凋敝,沒有發展前途,人民生存也得不到安全保障。1942年2月1日,顏濱在與舅父閑談中,感嘆上海“漸趨滅亡”[2]17。2月23日,顏濱與同事討論上海局勢,他悲觀地認為:“上海的前途,已到潰滅的時期,一切繁華的畸形發展俱已走上滅亡之路”[2]29。3月5日,顏濱在從補習學校放學的路上,看見街上站著七八個拿槍的巡警,他感到“風聲鶴峽、草木皆兵”,認為:“人類的生命可說是毫無保障了,我想不到這樣繁華的地方會變成這樣的猙獰可怕。”[2]366月11日,顏濱得知日偽政權到處“拉夫”強行抓人,感到:“住在上海之人,好似一只籠中之雞,任人宰割,毫無抵抗之余地,言之痛心。”[2]741944年8月20日,顏濱在日記中感慨生活之艱辛:“市民的生活更趨惡化了,物價的飛狂,姑且勿論,單自來水一項就足使人疲于奔命。”[2]23212月20日,面對物價瘋狂上漲,顏濱在日記中憤憤表示:“最受其威脅的是我輩清寒階級,終日受人呼比指使,尚不得求一己之溫飽……對于我等小職員之待遇,言之真將使人發豎目裂,憤不可遏。”[2]2861945年6月11日,隨著日軍即將敗退,汪偽政府不斷發行紙幣造成通貨膨脹,顏濱在日記中悲觀指出:“如時局吃緊,四鄉交通一斷,則滬地居民,立成餓殍,真不知尚能生存幾時。”[2]361值得注意的是,顏濱在1942年6月3日曾被指派為日偽政權統治下的甲長,但他對此十分反感,在日記中表示:“真是煩不勝煩,鬧得人喘不過氣來。”[2]69同時流露出無奈的態度:“這雖然是大多數人不愿意照辦的事,但是,處在現在的環境之中,在強權壓迫之下,你將有何力量來反抗呢?”[2]691944年3月22日,顏濱代替元泰五金店老板出席在震旦大學舉行的緊急警防會議,他認為汪偽政府并不是“心口相應,真心地為社會謀安逸,為人民謀福利”,認為“稍有認識的人”都能認識到這一點[2]179-180。4月6日,顏濱在“好奇心驅使下”參加保甲防空訓練,但很快感到不耐煩“溜之大吉”[2]186。1945年3月2日,顏濱代表元泰五金店經理出席保甲會議,覺得會議內容“素然無味”,先行退出[2]324。

在淪陷區苦苦掙扎求生存的同時,顏濱憧憬著國民黨統治下的大后方,渴望前往前線殺敵報國。1942年1月6日,顏濱在日記中寫道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為國家為民族而奮斗的英雄”[2]6。1月7日,顏濱得知日軍進攻長沙受挫,感到十分興奮,同時聽說蔡廷鍇“陣亡”,感到“欲哭無淚”[2]7-8。1月28日,顏濱得知自己友人成功前往浙江金華,并準備去四川,他心中的興奮“已到最高峰”,在心中默念:“殘酷的敵人,你等著吧!有這樣的一天,我就是殺你們的戰士中的一個!”[2]122月1日,顏濱在日記中寫道:“我的心中早就有一個想法,向內地發展,盡我的力量貢獻給國家。萬一奮斗失敗,而死在那祖國的懷抱里,這也是我所愿的,若能為國犧牲那也是求之不得的”[2]18。2月10日,有名自稱“三青團”團員的男青年來到元泰五金店,興奮地向顏濱介紹內地情況,顏濱“恨不能立時離開孤島而向光明之道邁進”[2]23。4月22日,顏濱在日記中寫道:“我現在很希望有人能使我得到替國家服務的機會,那我就感激萬分,雖然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拒的。”[2]585月1日,顏濱認為抗日將士們“在委員長領導之下,發揮無上的威力”,日軍“只能做最后的掙扎,以圖做困獸之斗”,勝利之期“已不再遠”[2]62。8月16日,顏濱為家庭瑣事所煩惱,在日記中抒發內心苦悶:“我真想跑到內地去,一方面可以解去這唯一的束縛,另一方面可以脫離這毫無生氣、混亂之極的上海而吸到一口新鮮的純潔的空氣, 同時為國家出一份渺小的力量。”[2]10012月15日,顏濱因受米價高漲之苦飲食質量下降,不過他想到“前方將士以及后方難胞”,也就“心滿意足安之若素了”[2]127。1944年10月28日,顏濱在補校與同學們一起學唱中華民國國歌,他為自己唱得不好感到慚愧,認為:“宜急起矯正之,以免貽笑于外人耳”[2]263。1945年5月20日,顏濱觀看講述徐錫麟與秋瑾革命事跡的話劇《黨人魂》,感到“血在膨脹”、“熱淚奔流”、“心狂跳”,認為《黨人魂》“是值得一看而每一個青年必須一看的劇本”[2]352。6月14日,補校同學夏禹濤邀請顏濱同赴內地,顏濱在日記中抒發自己興奮之情:“大丈夫理該乘風破浪,豈甘老死家園。……數年來志愿,若果能成于今日,也是能揚眉吐氣了。我希望最近就能喊出:‘別矣!可憎可厭的上海!”[2]363

不過,由于經濟等原因,顏濱最終未能將前往大后方的計劃付諸實踐。1945年1月6日,顏濱發出了“到哪里去”的疑問,認為自己:“在內地既無可靠的親友,而本身又無一技之長,憑什么能謀生存求發展呢?”[2]3016月11日,顏濱與友人交談時,認為早日離開上海到內地“實為上策”,但是“目前形勢危急,交通四阻,行旅艱巨莫測,亦有行不得也之嘆,旅費浩大,更非余所能辦”,他在日記中只能哀嘆:“嗚呼!坐而待斃耶?鋌而走險耶?余實不知所措矣。”[2]3616月17日,顏濱認為夏禹濤帶來的前往內地領路人“傅君”雖自稱“胡宗南部下”,然而同其交談后發現有“許多疑點”,他考慮到“既無準備更無目標地盲目進行”,實在“太冒險了”,再加上女友與補校同學勸阻,最終只得繼續“居住在這萬惡的上海”[2]364-365。夏禹濤等人出發后,顏濱感到“心神恍惚,若有若失”[2]365。他在6月25日日記中抒發苦悶:“嗚呼!空患投筆之志,未知何日得遂耶。”[2]3687月17日,顏濱得知夏禹濤給家中還有友人致信,卻未給他致信,以為夏認為自己是“一個反復無常、貪生怕死之小人”不值得相交,在日記中慚愧寫道:“唉!懦弱的孩子,誰叫你這樣沒有冒險的勇氣呢?”[2]379-3807月22日,上海遭受空襲,“人皆為之失色”,顏濱在日記中自嘲:“照上海人平素的行為,的確死有余辜,即余亦缺少毅力,因循自誤,死亦何足惜。”[2]382

二、抗戰勝利后對國民黨政府的失望

抗戰勝利后,顏濱同許多市民一樣充滿喜悅之情迎接國民黨政權接管上海,然而這種喜悅之情很快就消散了。在1945年9月27日日記中,顏濱寫道當時上海“近日電和自來水皆告停止,影響民生至深”,他認為原因在于“幣制不安定,職工待遇苛刻,生活得不到保障”[2]386。日本建立的紗廠被市政府勒令解散后,大量工人得不到安置,憤而罷工,遭到市政府鎮壓。顏濱在日記中直言不諱批評國民黨當局“未能卸其責”,指責時任副市長的吳紹澍“行為不檢,貪贓飼私”,實“深屬可恨”[2]386。

不過,此時顏濱還對國民黨當局有所期待,他在9月27日日記中表示:“深愿最高當局,委派人員,務求檢選,被任者當深體復興建國事業之艱與己身責任之重,更當體味民艱,廉潔自守,方能恪盡其職,是則一地治而一國治,我大中華民國之前途庶有望焉。”[2]38611月3日,顏濱工作的元泰五金店重新開始發薪,他的薪水為每月5000法幣[2]388。1946年1月3日,元泰五金店遷回戰前原址復業,顏濱個人的薪水亦由每月5000法幣漲至20000法幣,他在1月10日日記中充滿希望地寫道:“我們整個的國家,經八年來敵偽的蹂躪和炮火的摧毀,每一個淪陷區人民(發國難財者除外),無不在含辛茹苦,過著極端困難的生活,尤其是我們這群為人作嫁的小職員。在戰爭期中,每一個人民在盼望著光明的到來,勝利后,我們又翹首引頸亟待著積極的復興和建設,本號是商業中的一個細胞,而商業正擔任著復興和建設的重要一環,所以本號的復業也就是顯示國內每一個單位都在迅速地復興中。”[2]393

然而,持續不斷的物價上漲打破了顏濱的奢望。1946年1月28日,面對上海物價瘋漲與工潮罷工,顏濱在日記中慨嘆:“小民方冀重見天日,不意又遭生活之打擊,為我國民者亦何其苦矣。”[2]396他認為這些現象顯示出中國“已遭遇到經濟上最大的困難階段”[2]396。1月30日,顏濱提前領到2月的薪水,加上超支的薪水共計44000法幣,但他在日記中指出:“投機又呈白熱化,物價無不創空前之高峰……令人觸目驚心。黃金每兩12萬,米每石達13000。我理一次發,年關加價竟要1200,多么驚人的數目。”[2]396他認為自己領到的薪水雖多,但“物價之瘋狂,無疑打了幾個對折”[2]396。次日,顏濱去購買生活必需品,買了一條手帕、幾雙襪子、修了一雙皮鞋即花費約一萬多法幣,他在日記中認為難以置信,同時流露對物價繼續上漲的憂慮[2]397。2月21日,物價達到新的高峰,顏濱在日記中寫道:“黃金每兩165000,白米每石24000,其余物價無不在這黃白二位先鋒領導下狂跳狂漲。”[2]3983月2日,元泰五金店給職員加薪,顏濱月收入漲至44000法幣,但他在日記中表示:“怎跟得上這一日千里的物價呢?”[2]400據國民政府社會部統計,此時上海米價已達到每石約30000法幣,可以想見顏濱這樣的小職員生活之艱難[3]。4月30日,上海米價已達到每石47000法幣,顏濱在日記中哀嘆:“怎不令人觸目驚心,貧苦小民真不知又將怎樣呢。”[2]406

國民黨政權的腐化也在一點點侵蝕顏濱對政府的信任。1946年1月17日,顏濱收到前女友施靜敏來信,得知國民黨機關單位內腐敗情況,他在日記中主張徹底鏟除腐朽官吏以使國家強盛[2]394-395。2月9日,顏濱在回信中再次表示:“政府接收員技術之欠缺,所做之非人,有心人誰能不痛心疾首。”[2]3972月21日,面對物價上漲,顏濱在日記中質疑:“不知當局之威信何在,是不是已失去了統制力?……貪官枉法者也屢見不鮮,若果如是,則余輩小民,誠無活路矣。”[2]3983月19日,顏濱了解到三青團在社會上的輿論并不好,“有忠于一黨的趨勢”,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對之也沒有如先前般充滿了希望。”[2]4024月29日,顏濱在日記中悲憤指出:“政治之紛亂,官吏之腐化,使人痛心疾首;環境之冷酷,人心之低下,我似乎生存在一群腐尸之中。……再在這群腐尸中生存下去,一定也將腐化了我。”[2]405他明確表示:“國民黨之專政,當權者之自私,使每一個人感到深切的失望。”[2]4054月30日,顏濱在日記中批評宋子文、俞鴻鈞、徐堪等主管經濟的官員,認為“小百姓再也受不起欺騙與折磨了”[2]406。1948年1月19日,隨著內戰不斷擴大,顏濱在日記中擔憂國家未來:“無休止的內戰,使勝利之花,只成罷花一現,接著又由四強之一逐漸重返次殖民地地位,此正是‘物必自腐,而后蟲蛀之,瞻望家國前途,真如過不盡的冬天。但冬天終有過去的時候,而家國的苦難呢?”[2]411

在對國民黨政府失望同時,顏濱在1946年上半年對中國共產黨漸漸有了一定了解。1946年2月23日,顏濱與具有“左傾”傾向的女友曹若芬交流國統區反蘇游行一事,曹認為國民黨對蘇聯與中共的批評“并無事實”,而系“故意擴大宣傳”,顏濱則相信國民政府官方言辭,與女友“爭論多時”[2]399。在2月26日日記中,顏濱認為女友的話“的確不無其理由”,但他依然反對女友“太信任那一面”[2]399。1946年3月5日,顏濱在閑暇之余翻閱曹若芬借給他的《外國記者眼中的延安及解放區》一書。他認為該書“完全是盛贊共黨的長處”,只是“單方面的見解”,里面對紅色政權的介紹“不過是一種理想”,“至少在眼前是不可能的”,故自己“未敢相信”[2]400。1946年4月12日,顏濱在日記中就東北局勢惡化批評國民黨內頑固派“欲保持其舊權威”,故意“擴大反共宣傳”,制造事端“造成國民黨之污點”,認為抗戰勝利后國共沖突源于“國民黨之專政”[2]404。4月13日,顏濱在報紙上得知“四八空難”,他在日記中稱贊犧牲的葉挺、鄧發等烈士之偉大,“人所周知”,認為這一噩耗“足令人惋惜不已”[2]404。在4月29日日記中,顏濱一方面抒發對國民黨政權不滿與自己精神上的苦悶,一方面認為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實也不能令人輕信”,給自己的印象“是一團疑慮”,但他同時指出:“無可否認的,有許多青年皆傾向于后者”[2]405。此時顏濱同抗戰時期對國民黨統治下大后方的憧憬一樣,萌生了前往延安的想法:“我能到延安去實地觀察一下,那該是多好。心中突然起了這樣的念頭,頓時興奮起來。對,這不是辦不到的,只要各方條件可能,最好內部有人指引,讓我能深切地認清,那我一定這樣做。”[2]405當然,同抗戰時期一樣,因生計問題,顏濱最終未能實現延安之行。

1949年初,已經結婚的顏濱離開元泰五金店,與他人合伙開了一家“建昌春”五金店,自任經理[2]412。本以為能干出一番事業,然而國內局勢的惡化與經濟崩潰,使自主創業的顏濱喪失了希望:“戰火日益迫近,而和談之風,仍是縹緲無定,使這畸形的商業中心一一上海,更趨于畸形了。投機市場興風作浪,市價瞬息萬變,而真正的工商業卻陷于半身不遂,或甚至于完全人于麻醉狀態了。本業五金,首先受到這不景氣之影響,外帶運銷早停,本市采購更少,尤以本號,初創伊始,更不免落人之后,因之這一月來竟使我愁腸百結,可是大勢所趨,奈何徒呼,唯有盡我謀事之力,至于成敗亦唯聽諸天命了。”[2]412他在日記中哀嘆:“雖然還只是一個二十余歲的年輕人,但每當攬鏡自照,額上的皺紋,鬢間的白發,使人感到的是多么深深的悲哀!這是老的象征?還是死的預兆?”[2]412在生活的重壓下,顏濱迎來了1949年5月上海解放。

三、解放后的彷徨與社會主義改造后的安定

解放后的顏濱,一方面通過比較,認識到人民政府的進步性,另一方面因自己的階級定位為民族資產階級而感到自卑。在顏濱解放初期的日記中,他流露出深深的自責。此前,顏濱因女友曹若芬思想日益“左傾”而與其分手,在日記中嘲笑她:“這個小蹄子,她竟欲改變我的思想呢。”[2]4001951年5月1日,顏濱翻出曹若芬贈給他的四本《文萃》雜志,感慨萬千,在日記中自責未能領會前女友督促自己思想進步的一片苦心:“我恨,真的,這將是我終身的再不能彌補的遺恨,那時我簡直是一只比蠢豬還不如的東西,只知暫時的安樂,不知還有將來,我忽視了時代的進展,我被迷惑于歪曲與假善的宣傳里……她確曾三番兩次提醒我督促我,而我呢?確是一只比蠢豬還不如的東西。”[2]413-4141951年年底,顏濱遇到曾經的補校同學羅霞麗,得知她在華東工業部工作,其他幾名女同學或在革命大學進修,或在朝鮮戰場,或做人民教師,使顏濱“黯然而不知所云”,感到自己“好像與時代隔了一個世紀”[2]417。1953年5月1日,顏濱哀嘆自己命運不好,再次責備自己“愚蠢”:“在反動派統治下,工人階級被壓迫的時候,我做了‘職工;解放了,工人階級翻身了,但我卻做了資方。是命運捉弄我嗎?不,應該歸罪于自己的愚蠢。”[2]41911月8日,顏濱回顧自己的人生,在日記中自我批評:“假使十年前,有現在這樣的廉明的政府,樸實的社會,那我將是多么的歡欣鼓舞啊!不是嗎?政治上已沒有橫暴貪污的兇軍惡吏,社會上也已缺少弱肉強食的奸商流氓,除了有時或者是政治不可缺少的手段,有些過分夸大、渲染和強調引起我的反感外,其余的不正是我理想的社會生活嗎?在當時我一定也是一個勇敢積極的時代青年。”[2]422他認為是“環境腐蝕”與“生活逼迫”使自己減退了愛祖國愛民族的“熱情”,淪為一個“十足的個人主義者”[2]422。1964年11月1日,已過不惑之年是四個孩子父親的顏濱再次想起曹若芬,在日記里痛心疾首寫道:“我失去了芬,也失去了我整個生命中的一切。是的,失去了芬,也就失去了所有的一切,于是消沉頹廢,終于完全迷失了生活的方向,走上了我所不應該走的生活道路。”[2]449

面對人民政府解放后對私營商業的“利用、限制和改造”政策,顏濱作為一名五金店店主同多數民族資產階級一樣,表現出一定的矛盾與無奈心態,“對未來充滿著迷茫”[4]。1951年5月6日,顏濱為“營業清淡”與“資金周轉”大傷腦筋,同時發出疑問:“我所擔心的倒不是眼前的困難,而是即使這樣,還不知能維持到多久。應該為自己預備一條新的出路了,但叫我打從哪面走?”[2]422他擔心自己身為一個“身無一技之長的小商人”遲早將“為時代所淘汰”[2]414。8月5日,建昌春五金店生意有所好轉,但并未減少顏濱“內心的憂慮”,他在日記中表示:“生活在這新的時代里,一般商人的投機取巧的技能早成過去,而全憑居間剝削也不能活得太長久,我真不知道還能維持到多久。”[2]416顏濱相信:“只要和平能有保障,在這新社會里是不會有餓死的人的。但生活卻完全需要勞力去換取,新社會雖然不會再有封建式的階級,但工作方面的階級卻絕不能避免。”[2]416他以報紙上報道的共青團員與共產黨員對黨的堅定信念激勵自己:“我也常常覺得有一種最大的力量在鼓勵著我,在督促著我,每當我頹喪的時候,也只要一想起,我就覺沒有理由不前進,沒有理由再為自己辯護。啊!過去雖然增加了我思想上的重荷,但也是推動我前進的力量。好,就讓這一股力量推動著我好好地前進吧。”[2]4161953年10月13日,顏濱得知國家將要對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以為商業即將被取消,在日記中困惑地表示:“商,還能做些什么呢?我想不出,商人究竟還能經營些什么。”[2]4211956年3月18日,“公私合營”開始后,顏濱更擔憂“未來的命運”,人民政府對建昌春五金店進行資產核查,顏濱認為:“又是一個大的生活轉變,正在等待著我。”[2]422-4231956年7月20日,人民政府決定將建昌春五金并入“周順大五金”,顏濱心情稍微舒緩,在8月29日日記中表示:“展望前途,已不像過去所看到的滿地荊棘,雖不是康莊大道,但已是一條此路尚可通行的羊腸小徑了。”[2]424不久,在人民政府“量才錄用,適當照顧”的原則下,顏濱被初步提名為周順大五金店副經理,他在12月13日日記中表示自己今后將“安分守己,樂于天命”,兢兢業業工作[2]424-425。

四、結論

從顏濱19歲到33歲的人生歷程看,影響他政府信任感變化的主要因素為政府績效,特別是經濟績效。在汪偽政府統治時期,為適應戰爭需要,偽政權不斷對淪陷區民眾進行經濟掠奪,導致上海通貨膨脹愈演愈烈,也使普通民眾生活愈來愈苦。顏濱在1944年2月9日日記中表示:“戰事愈至最后關頭,也就是人民生活最痛苦的時期。每天所遇到的,除了少數例外的資產階級外,誰都會對你搖頭太息,愁眉不展,不是訴說著目前的困苦,便是擔憂著將后的難關。”[2]159在汪偽政府統治下,上海廣大民眾在生死線上苦苦掙扎,甚至連基本的生存權都難以得到保障,而偽政權又助紂為虐,自然使像顏濱這樣的社會底層青年對政府的信任感越來越低。顏濱本人亦承認,指望汪偽當局真心為人民著想,為社會謀安逸是一件不可能之事。1942—1945年,顏濱一直渴望“到內地去”逃離上海。在1945年5月27日日記中,顏濱更是直抒胸臆:“上海,我的確有些住得膩了,已沒有什么值得我留戀。我想找機會,我希望有這樣的一天,我能喊出:‘再見吧,大上海!”[2]356

在淪陷時期,顏濱同大多數上海民眾一樣“身在曹營心在漢”,在樸素的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感召下視重慶國民政府為正統。從顏濱的日記中不難發現,在他心目中重慶國民政府領導中國堅持抗戰,是民族復興的偉大象征。但是,由于在當時信息傳播相對滯后,可以看出顏濱對大后方的了解大多來自道聽途說,他實際上并不了解大后方的真實情況,并不了解國民政府在抗戰后期已然產生了“軍政機關的空前腐敗”[5]11。1945年上海光復后,國民政府在接收過程中一系列錯誤決策,導致上海再次出現通貨膨脹。正如美國學者胡素珊指出:“通貨膨脹以及隨之而生的群眾對政府應付經濟惡化能力失去信任,是政府未能使人心歸順的根本原因。”[5]113在抗戰勝利后短短半年不到的時間,顏濱即同大多數上海普通民眾一樣對國民黨政府由期望轉向深深的失望,信任感逐漸降低,他在1946年1月22日日記中發出疑問:“勝利了,但勝利的現象在哪里?與戰敗國又有什么不同?啊!英明的領袖們,難道人民所受的苦還不夠嗎?國家的損失還不夠嗎?……壯士的熱血,人民的流亡,又是為了什么?”[2]395-396隨著經濟惡化,蔣介石親信唐縱在1946年5月17日日記中指出:“全國公務員,教職員和大多數老百姓都生活不了,天災人禍,物價高漲,大家都在死亡線上掙扎。此時強者鋌而走險,弱者轉死于溝壑。”[6]618對于上海經濟問題,蔣介石并非不想解決,他在2月15日致電行政院院長宋子文,要求盡快想辦法抑制上海物價高漲,表示:“此時政府萬不能只管收入,而不顧民生與社會實情,此一政策必須徹底研究改正,否則怨聲載道,民不聊生,政府雖聚斂積蓄,適足促成危亡而已。”[7]但是,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后,蔣氏即只重視軍隊與公務員的生計,他在7月14日致函宋子文,要求行政院盡快為軍隊與公務員準備“一萬億”法幣:“今日經濟最大問題,厥在公教人員之生活如何維持……目前公教人員之實際生活,及其一般心理,實已造成不可想象之危機。……今日經濟如果崩潰,必自政府本身,即自公教人員為起點,而不在社會工商秩序之動亂也。”[8]346-348對顏濱這樣的普通人而言,他們不能理解為什么國民黨要發動內戰。1946年4月12日,顏濱在日記中感慨東北又遭戰火:“察哈爾、長春、錦州、沈陽等地日夜進行著大規模的激戰。在日軍鐵蹄下呻吟了十四年的同胞,好容易重返祖國懷抱,卻反而死在內戰之下。……身為國民,怎忍遽加推想。近日,當我談到國事,我終是竭力逃避。啊!國事如是,怎不令人痛心疾首。”[2]403-4044月19日,顏濱對“馬歇爾調停”產生疑問:“我國的事卻要他國來干預,且在調停的上面還要加上強制,真是從哪里說起呢?難道賢明的領袖不曾想到這一點嗎?有心人怎不羞煞。”[2]404蔣介石罔顧抗戰勝利后人民要求和平的訴求,未休養生息解決接收產生的經濟問題,即貿然發動內戰,陷國家于水深火熱之中。內戰的失利又反過來加速了國民黨政權經濟崩潰,流失民心降低了政府對社會的控制力。國民黨法學家王寵惠在1947年曾對行政院參事陳克文表示,國民黨政權“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無不腐敗,無不貪污”[9]987。王寵惠悲觀地認為此時中國“和法國革命、俄國革命的前夕已經差不多”,認為國民黨政權已失去對社會的控制力[9]1014。胡素珊指出:“政府在堅持內戰的同時,疏于實行使它能為民眾接受的改革,這恰好證實了人們對它的譴責——國民黨政府并不是一個為百姓著想的政府,相反,為了追求一己私利它不惜犧牲整個民族的利益,而且它甚至也無法有效地達到自己的這一目的。”[5]506在上海解放前夕,顏濱同在淪陷時期一樣,再次苦苦在生死線上掙扎,對國民黨政府的信任感已降低到了極點。

解放后,顏濱雖一度擔心新政權要取消商業,但他始終未對人民政府懷有怨言,而是主要檢討自己在解放戰爭時期未能受前女友曹若芬影響思想進步,未能除經商外學會一技之長淪為“資方”,在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顏濱對人民政府的信任感逐漸加強,在新的工作環境努力工作。“三年困難時期”過后,上海市政府為改善民生向工作人員隨薪發給工業品供應券,顏濱在1962年2月6日日記中認為此舉“符合社會主義的情理,也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也“帶給我個人不少方便”,因此“我舉兩只手表示擁護”[2]437。7月3日,顏濱在日記中承認人民政府“雖在萬分困難中”,還是“千萬百計盡可能地在安排人民的生活”,同時表示人民政府的經濟恢復方針“絕不是其他政府所能辦得到的”[2]439。1964年4月19日,顏濱外出看到上海街頭市場繁榮景象,在日記中稱贊政府的經濟政策:“好轉,那是肯定的,但這么快,卻是有些意外,人民政府確實有些好辦法。所以會出現這些現象,一方面是貨物大大地充沛了,這是人民政府大力發展生產,鼓勵生產的結果;另一方面是購買力降低了,這是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所得到的成效,徹底取締了投機販賣的行為,穩定了物價,也穩定了人心,制止了輕幣重物的搶購現象,逐步樹立起節約崇高的風氣。”[2]446-447

縱觀顏濱的日記,它記述了顏濱自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的家庭和工作生活、人際交往、心路歷程等,主要反映了一個城市底層青年在上海的日常生活。在日記中,可以發現顏濱對歷史上不同時期上海政府的觀感和認同感是在具體、變化的日常生活中建構與更新的。有論者指出,民眾的淪陷生活經歷影響其對不同政權的認同程度。顏濱在淪陷時期對汪偽政府的厭惡和對重慶國民黨政權的好感主要源自上海經濟的不斷惡化,因信息傳播滯后等原因,他實際對國民黨政權在大后方的腐敗情況并無清晰認識。在光復上海后,國民黨政府在接收過程中一系列錯誤做法,并未改善民眾生活水平,反而使像顏濱這樣經歷過困苦生活的民眾之生活愈加惡劣,自然喪失了廣大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感。

顏濱的日記雖然并不完整,他個人也不能代表20世紀四五十年代城市底層青年群體的全部。但透過他的日記從微觀層面觀察可知,像他這樣受過一定教育的城市底層青年,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政府的信任感主要源自個人的生計能否維持。換言之,若經濟發展停滯或產生諸如通貨膨脹的問題,威脅到城市底層青年的生存,而政府又無力或無暇解決這些問題時,青年們自然會對政府產生不滿,并隨著經濟問題的惡化一點點降低對政府的信任感。從《顏濱日記》中也能看出,無論汪偽政府還是國民黨政府,都因沒有處理好經濟問題造成民心流失,只有中國共產黨建立的人民政府,為人民著想解決物價問題實現經濟繁榮,同時使普通民眾真正享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才最終得到了顏濱發自內心的信任與贊譽。

[參 考 文 獻]

[1]劉建平,周云.政府信任的概念、影響因素、變化機制和作用[J].廣東社會科學,2017(6):84.

[2]顏濱.1942-1945:我的上海淪陷生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谷正綱致蔣中正電(1946年7月27日)[Z].臺北“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1-110010-00022-009.

[4]董寶訓.和平贖買與民族資產階級的社會心態[J].文史哲,2004(4):63.

[5][美]胡素珊.中國的內戰:1945-1949年的政治斗爭[M].王海良,等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

[6]公安部檔案館編注.在蔣介石身邊八年——侍從室高級幕僚唐縱日記[M].北京:群眾出版社,1991.

[7]蔣中正致宋子文電(1946年2月15日)[Z].臺北“國史館”藏,數位典藏號002-020400-00036-019.

[8]葉健青.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第66冊[M].臺北:“國史館”,2012.

[9]陳方正編輯校訂.陳克文日記(1937-1952):下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 王洪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操精品|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不卡|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semm亚洲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亚洲伊人天堂| 亚洲第一网站男人都懂|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日韩123欧美字幕|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激情综合图区|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精品人妻AV区|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色爽网免费视频| 热99re99首页精品亚洲五月天| 欧美www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欧美午夜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亚洲三级网站|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精品五夜婷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yxsp| 亚洲av无码人妻| 她的性爱视频| 伊人成人在线|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 亚洲二三区| 亚洲精品第五页| 久草视频中文| 日韩av资源在线|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99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久久男人资源站| 欧美无专区| 国产门事件在线| AV在线天堂进入| 久一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五月天久久综合| 国产三级毛片|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看看一级毛片| 国产区免费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91免费在线看| 亚洲天堂首页| 日韩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欧美影院久久|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