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永蘭
摘 要:高中音樂特長生的選拔、培養,必須受到家庭、學校、社會的重視與配合。就高中音樂特長生的選拔、培養進行研究。
關鍵詞:音樂特長生;興趣激勵;環境熏陶;實踐培養
一、重視音樂教育,重視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在音樂課堂展示中發現音樂人才
首先,音樂教師上音樂課,能做到講授知識,清晰易懂,課堂氣氛輕松愉悅。“萬丈高樓平地起”,培養學生扎實的音樂素養功底,需要教師在講授最基礎的音符、節奏、欣賞等音樂基礎知識內容的時候,視情況給學生留一點家庭作業以鞏固和延伸。其次,教師在音樂課上要多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展示自我可使學生提高自信,在愉快的氣氛中掌握音樂要素,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心理素質,還提高了學生的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師從表演的過程中發現了音樂特長生。
二、通過競爭形式激勵學生展示自我,從活動中選拔人才
學校多開展如“慶七一”“慶國慶”等慶祝節日的表演比賽活動。榮譽當頭,學生會絞盡腦汁地選題材,廢寢忘食地排節目。“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學生在排練節目的過程中既得到了鍛煉和成長,又使教師發現舞蹈、歌唱、器樂、表演等各方面的音樂特長生。
三、小學、初中、高中音樂教師建立起從小學到高中的音樂鏈
從小培養音樂特長生,效果會更易、更快、更好。小學、初中時學習輕松,家長專門培養孩子的藝術特長,讓孩子課外學習鋼琴、聲樂、舞蹈等專業課程;讓孩子積極參加校內外各項文藝活動,所以小學、初中時選拔和培養音樂特長生比較容易。然而到了高中,學生的學習負擔加重了,學生無暇顧及音樂的學習和參加文藝比賽活動。好多學生在學習壓力下甚至變得不愿意展示自己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高中教師了解學生的特長,培養選拔特長生有很大的困難,就需要跟小學、初中教師了解學生的音樂特長信息。由于以上原因,選拔、培養高中音樂特長生,我們要對學生從小培養,為了不埋沒音樂人才,小學、初中、高中音樂教師建立起從小學到高中的音樂關系鏈。
四、從“學習興趣”“學生特長”入手,培養人才,選拔人才
1.通過讓學生懂得音樂對生活的藝術作用而對音樂產生興趣。從現實生活角度讓學生懂得音樂陶冶人的情操,豐富人的生活。比如,在忙碌的工作和家務使人很累的時候,聽聽音樂能解乏;在心情憂傷的時候,唱唱自己喜愛的歌、彈彈自己喜愛的曲能解憂;在空閑和感到無聊的時候,和朋友交流唱歌、彈鋼琴……
2.小學、初中開設音樂興趣班,通過興趣班的學習培養、發現人才。給學生學習音樂創造機會、創造條件,讓學生隨自己的興趣選報學校的音樂興趣班,如合唱班、樂器班、舞蹈班等。因為是隨自己的興趣選報學習,學生學習更投入。每個學生有藝術差異,經過一段時間在興趣班的學習,就會發現音樂特長生。
3.在高中成立聲樂、器樂、舞蹈等特長班,高中的特長班不能以興趣入手,而是多以特長入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選報班,或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長進行選拔,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在全校或全縣范圍內進行選拔。高中特長班的代課教師要專業水平高、專業能力強、敬業精神好。對特長班的學生除了平時認真教授音樂專業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多實踐鍛煉。學校每學期舉行一次“特長班”匯報演出,通過演出對表現突出或進步很大的同學進行嘉獎鼓勵,以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運用藝術環境氛圍感染熏陶音樂特長生
樹苗需要肥沃的土壤,需要優良的氣候環境。音樂教師選擇合適的時間聯系音樂學院教師,帶特長班的學生去實地學習,親身感受音樂學院高水準的音樂學習環境、學習氛圍、學習狀況、學習方法,觀看音樂學子的匯報演出,這樣直觀又實踐的熏陶,既讓學生很容易掌握音樂專業技能知識,又會讓音樂深深地吸引學生,鼓舞學生以積極的狀態去學習掌握精湛、高深的音樂技能。
高中音樂特長生的選拔和培養任重而道遠,音樂教育工作者肩負著責任和使命,要為本地區音樂特長生的選拔和培養、為本地區的音樂教育的發展,付出最大的努力。
注:本文系臨夏州科學教育規劃2020年度課題“普通高中音樂特長生的選拔與培養研究”(課題立項號:LX[2020]GHO1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