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教學背景下,教師的教學觀念逐漸發生了轉變,從單一地對學生學習成績的關注轉變為對學生發展的關注,自主學習空間能幫助教師更科學、有效地進行人才的培養,因此教師應在實際教學中加強對自主學習空間的研究。以高三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空間的創設為切入點,分別從學生興趣、教學目標、學生能力、學生個性、外部環境五個方面提出高三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空間創設的策略,期待能對廣大教師同仁有所啟發。
關鍵詞:高三;語文;自主學習空間
高三階段是學生課程學習最為緊張的階段,而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存在一定的普遍性,雖然能從一定程度上提升全體學生的學習效果,但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始終存在著不足。自主學習空間的創設能給予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自主性,讓學生可以自主地進行課程知識的學習,實現語文能力的增長,滿足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求。
一、立足學生學習的動力,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
讓學生能在自主學習空間中實現語文知識與語文能力的同步增長,需要學生對語文課程學習具有充足的學習動力,只有讓學生具備了充足的學習動力,學生才能在自主學習空間中完成各項學習任務,體現出自主學習空間創設的價值。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為了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空間中具有充足的學習動力,高三語文教師在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空間時,必須將學習的興趣激發起來。以課文《歸去來兮辭》為例,為了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教師可以借助網絡中的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引導,利用聲音、圖片以及視頻等多種不同的教學資源,將學生帶入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在情境的影響下,主動地進行文章內容的品讀和學習,逐漸完成知識與能力的同步發展,從而體現自主學習空間構建的價值。
二、立足課程學習的效果,關注教學目標的明確
自主學習空間構建的體現,從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學習能力和水平較高的學生,能在自主學習空間中找到明確的學習目標,從而采取不同的學習策略,完成課程內容的學習。而部分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較弱的學生,雖然也能進行自主學習,但因學習目標不明確,無法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從而導致課程教學效果較差。教師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空間時,要明確教學目標,借助明確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學習。
三、立足學生能力的發展,注重啟發問題的設置
自主學習空間的構建主要是為了能更科學、合理、有效地培養學生,這種培養不僅要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實現語文知識的積累,還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空間中實現語文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念等的全面發展,要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構建基礎。因此高三語文教師在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空間時,要設置具有啟發性的問題,通過啟發性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實現思維的發散,提升學生在自主學習空間中的學習效果。
四、立足關注學生的個性,強調課程內容的調整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新課標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培養時,要把握兩個基點: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培養。而自主學習空間的構建,正是教師實現學生個性化培養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高三語文教學中,為提升自主學習空間創設的水平,高三語文教師可以從學生個性培養的角度進行思考,調整課程教學的內容,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五、立足學習空間的建設,重視外部環境的建設
外部環境的建設對自主學習空間的建設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為了提升高三學生語文自主學習空間建設的水平,高三語文教師應加強對外部環境建設的重視。而外部環境的建設包括了師生的地位和學習氛圍。為了做到對學生的有效培養,教師應及時完成教學觀念的轉變,構建平等、尊重、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拉近高三師生之間的距離,優化教學的氛圍,為更好地引導和培養學生打下基礎。
自主學習空間的構建,對高三學生語文學習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高三語文教師應基于這種影響進行深入思考,提升對學生興趣、教學目標、學生能力、學生個性以及外部環境,五個方面的關注,做到對學生的有效引導和培養,滿足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王靜.高三語文教學中創設自主學習空間的實踐研究[J].讀與寫,2020,17(35):112.
作者簡介:陶炎(1982—),男,漢族,江蘇揚中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語文和高中德育方面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