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世會 劉新鳳
在2019年3月14至17日四天的全縣中小學生乒乓球裁判生活中,我又遇到了長相酷似“郎平”的大師姐,她已經從教35年,她這些年帶過籃球隊、足球隊、乒乓球隊,可謂桃李滿天下!寧津縣出了一個“郎平”——吳書芳,希望山東寧津也能走出一個大“姚明”!我們作為一名工作在一線的體育教師和兼職教研員,在和平年代,努力發展中國的體育教育事業,促進中國體育水平的提高,為體育外交打好基礎,也算我們為國家盡的一點綿薄之力!乘著“體育強國的春風”讓有體育天賦的兒童“千樹萬樹梨花開”吧!
我是一名工作在最基層的農村教師,節假日的時候,經常看到三五成群的學生,騎著自行車在鄉間的小公路上閑逛。所以說,體育事業在中國廣大的農村還有一片很廣闊的市場可以開發。作為一名體育兼職教研員,我深感體育強國的建設任重而道遠。但是,在全國“家校共育”的大環境下,現在村村都有了籃球場、乒乓球臺,體育設施已經趨于完善。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我們的前途必定一片光明。
2021年我有幸帶了一年級體育,其中一個7歲小女生身體素質特別好,她1米5的身高。籃球投籃很準,竟然無師自通,會通過地面反射給我傳球。孩子有什么天賦,真的是從小就可以看出來的。俗語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所以說培養孩子的籃球技能要趁早,從娃娃抓起。早期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中真的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從這個孩子身上,我看到了中國籃球運動的潛力還很大,我們體育教育工作者有義務呵護每一顆有天賦的“幼苗”茁壯成長!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國是千萬家,家是最小國”,孩子就是國家的未來。這一年,我一直在有意栽培這個好苗子,在2021年4月份的杜集鎮春季運動會上,她出色的表現,確實驚艷到了全體師生的眼球。愿我們發揚艱苦奮斗、堅韌不拔的“女排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認真訓練學生,再與課外青少年俱樂部合作,為寧津、為山東、為中國培養出一個女版的“姚明”。
“少年強則國強。”發展青少年體育,從小抓起,建立“小學選材育才、初中普及項目、高中鞏固提高”相銜接的體育后備人才培養機制。像“精準扶貧”一樣,精準培養運動人才。把專業體育訓練隊“植入”學校,形成以縣體育訓練為龍頭、學校體育特長班(生)訓練為主體、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訓練為補充的青少年業余訓練體系。全國人民齊動員,才會徹底改變中國人的身體素養,實現偉大復興的“強國夢”。
當前,我們鎮的體育活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在高校長(體育系畢業)的帶領下,我們鎮舉行了小學低年級(1~3年級)和高年級(4~6年級)男女生乒乓球比賽,高年級(4~6年級)男女子籃球賽。乒乓球比賽和籃球賽同時進行,我校的一個女生獲得乒乓球低年級組冠軍,與高年級組籃球賽冠軍同臺領獎。當她拿著乒乓球冠軍獎牌和獎品回到學校后,其他同學都羨慕地說,明年她們也要參加比賽,拿大獎。得乒乓球冠軍的女生目睹了籃球運動員得獎,回校后也開始非常認真地練習籃球技術,準備明年參加高年級組的女子籃球賽!其他女生也跟著她一起練起籃球來!
我們鎮從2020年下半年恢復開學后,還開展了社團活動,我有幸擔任我校籃球社團的教練。自從社團成立后,我校的學生早上來到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操場上打籃球。一下大課間,學生就跑到籃球場練球,不管嚴寒酷暑,一直堅持不懈地努力練習,我被農村孩子的這種吃苦耐勞的毅力感動了,張校長和我成了學生的陪練。為了使學生的體能和技戰術提高得更快,我們還搞了“校校聯盟”。同樣一個愛好籃球運動的劉校長,他們學校和我們學校締結了聯盟。兩個不辭辛苦的校長,做好了家長的工作,每個周末和節假日,在兩校中間的村子籃球場練球比賽,雖然村里的籃球場球籃高,但這更能練習籃球技術啊!村里的老人孩子每次都來圍觀。看到學生打得這么好看,也激發了讓自己孩子學籃球的興趣。在臨近縣籃球賽之前的一段時間,我們周末還與縣籃球俱樂部的學員切磋了技戰術。學生的技術更加突飛猛進。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21年5月份的縣中、小學生籃球賽中,我校男、女生籃球選手取得了全縣小學生籃球賽的雙料冠軍。
就這樣,我們鎮以比賽帶動教學,以一個人帶動一群人,以點帶面,我們鎮的中小學籃球教育事業蓬勃發展起來。
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農村孩子的潛能,像一座未被開發的寶藏!我們的體育教研員團隊,再發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讓學生從抱“手機”改成抱“籃球”,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改善視力,讓籃球運動商業化,挖掘出中國籃球運動的巨大潛力,中國不僅是“經濟強國”,還會成為“籃球強國”。
作者簡介:蘇世會(1978—),女,漢族,本科學歷。
劉新鳳,女,漢族,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