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婷 段廣德
摘 要:遼河公園位于通遼市科爾沁區西遼河沿岸,東至新世紀大橋,西至鐵路橋,南至通遼大街,北至柳蔭路,是通遼市新老城區的中心與交匯處,于2010年納入建設范圍,長3000米,總面積325平方千米,水體面積162平方千米,綠地面積135平方千米,硬化面積30平方千米。如今,綠地率達到81%,綠化覆蓋面積率85%,植物配置豐富高達120余種,各種運動場地共有86處,健康跑道有20千米。
關鍵詞:遼河公園;園林景觀;生態環境;植物保護
公園在我國行業標準《園林基本術語標準》(CJJ/T91-2002)中的定義為供公眾游覽、觀賞、休憩,開展戶外科普、文體及健身等活動,向全社會開放,有較完善的設施及良好生態環境的城市綠地。遼河公園沿西遼河兩岸進行建設,是集運動、健身、文化、休閑、娛樂、景觀多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公園。
公園的建造要遵循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改造原則,要做到對歷史生態環境的尊重以及對原有場地的尊重。項目建成前,由于多年干涸無水,河堤沿線植被稀疏,樹種單一,風起沙揚,整個河道籠罩在一片沙塵中。
遼河公園項目本著創新、和諧、綠色、宜人、健康的理念,對水源枯涸、土壤的沙漠化嚴重進行了實地調研及科學合理的規劃。建設成健康和諧、人文及蒙元文化豐富的濱水城市體育公園,對本地植物起到了良好的保護作用,很好地改善了城市自身的氣候環境,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當地風沙嚴重的情況。通過設計,形成了通遼市自然生態景觀與風景園林的觀賞長廊,將新老城區通過自然、綠色的生態景觀有機地融為一體,使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得以繼續豐富。
既要滿足對過去景觀的保護,還要體現當地文化特色,既要實現恢復生態與保護生物的有機統一,也要實現生態圈的自我調節機制。根據前期的多方調查與認真研究,決定因地制宜地根據其水文環境、場地區域現狀特點及市民們對公園的需求,將公園設計成基于綠色自然環境和良好的水體環境的健康濱水公園,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蒙元文化豐富、極具有特色水體景觀與城市魅力的大型綜合性濱水公園。
3.1 與周邊環境的空間關系及現今的環境特征
公園的主入口采取高地的形式,通過新世紀大橋和鐵路橋連接新城區與老城區,同時在遼河公園中連接科爾沁市政府廣場,公園中的水面空間形成了非常好的視覺景觀效果,成為通遼市的標志性風景。
3.1.1加強遼河流域生態修復。遼河公園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遼河水域水體生態的修復,通過人為建造和后天的保護實現自我的修復效能。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嚴格控制人為對生態修復的干涉。在盡可能滿足和協調生態修復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流轉的土地自行修復原生態。因此,考慮到發揮防風固沙的作用,園內的行道樹以楊、柳樹為主。
3.1.2遼河河道水體及水質整改。通遼老城區北靠西遼河,曾經防洪工作迫在眉睫,由于多年干涸無水,河堤沿線植被稀疏,樹種單一,風起沙揚,是城市綠地的一塊詬病。遼河中游西遼河斷流至今,對于這種斷流現象,在設計之時,遼河公園寧可調用100公里外的烏力吉木倫河水,也堅決杜絕廢棄水。由于河流來水量逐年減少,城區飲用水多使用地下井水,因為怕污染地下水,污水廠處理過的水也不敢用于城市河道景觀用水或環境水。這種方法對補對地下水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形成了風景怡人的濱水城市公園。
3.2 建筑庭院空間-建筑及庭院空間總體布局特征
通遼市處于蒙古高原遞降遼河平原的斜坡,地貌總輪廓是南部、北部高,中部低平。而遼河公園是東西較高,因此在東北的入口處是緩坡形式的入口空間,須從彩虹橋拐下坡再進入園區,整個園區都比園外空間的地勢低,因此在高處自行車道都做成緩坡形式,既能形成防洪壩,也能形成良好的水利防護措施。
公園還應該盡可能地保留和延續當地文脈,并且要凸顯和宣傳當代的社會價值觀,將生態、文化和休閑三者作為公園建設的重點,形成“一軸、兩帶、六區”的總體規劃布局。“一軸”是指位于公園中央的遼河景觀軸;“兩帶”是指沿水體兩側分布的休閑景觀帶和政治與高檔小區形成的城市景觀帶;“六區”是指遼河公園的功能分區,包括兒童娛樂區、休閑娛樂區、老年人活動中心、濱水觀賞區、健身娛樂區、安靜休息區。
4.1 鋪地材料
園路選用透水磚、透水瀝青等環保型材料,便于雨水滲透。同時,在綠地澆灌過程中采用噴灌和低壓管道灌溉技術,大大節約了水資源。
4.2 場地地形
遼河公園在建設中將引入的水體隨地形而變化,有聚有散、有曲有直、有動有靜,在理水中因地制宜,宜島則島、宜堤則堤、宜橋則橋,形成水系與景觀情景交融,漫步與觀賞有機結合。綠地建設最大限度保護原地貌,形成凹地、緩坡、臺地相結合的綠地地貌。
4.3 功能分區
堅持以人為本,在園區內設有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等運動場地86處和20公里健身步道,豐富文化體育生活。
4.3.1民族氣息的雕塑、畫廊。《敖包相會》《馬頭琴老人》《科爾沁民歌》組雕、百米版畫長廊以恢宏磅礴的氣勢將園林景觀與民族文化融為一體,突出了文化底蘊,彰顯了民族特色,包括狼圖騰、鹿精靈、哈布楚哈薩爾、孝莊皇后等。
4.3.2科爾沁歷史文化長廊。園內建設總長度5.1公里的科爾沁歷史文化長廊,長廊以水利防護設施建設為載體,運用浮雕壁畫和精美的文字表述,全景式地展現了波瀾壯闊的科爾沁歷史和神韻獨具的科爾沁文化。
整個園區充分展示了蒙古民族的地域特色,遼河公園已然是通遼市的主打特色景觀點。遼河公園的建成為市民提供了健身活動、親近自然的空間,對通遼市“北移西擴”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公園與勝利河景觀帶、孝莊河景觀帶相輝相映,對當地的生態環境保護起到極大的作用。遼河公園的建設對通遼市人民生活品質的整體提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對當地營商環境、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