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叢艷
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推進,我國的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加速了我國農業的現代化進程,同時讓信息技術不斷滲透農業,使其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之一。科學技術的發展為農業的經濟信息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為農業的發展帶來了技術保障,而農業的發展又為科技發展提供了重要物質基礎。本文主要分析我國農業經濟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促進我國農業經濟信息化發展的策略做出一些研究,希望能夠為我國農業的經濟信息化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農業經濟;信息化發展;問題;措施
農業自古以來便是我國重要的支柱行業,為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我國農業的信息化發展雖然仍處于起始階段,發展時間不長,但是隨著國家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我國的農業更是隨之快速發展。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應將信息技術看作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以此有效實現農業的可持續化發展,推動我國農業的經濟信息化發展,提高農作物產量,并且最大程度解放生產力,有效減輕農民的生產負荷。與此同時,還需要通過加強農業的信息化發展,成功帶動我國農業的發展以及轉型,成功解決當前階段的“三農”問題。
農業在我國是基礎產業,更是我國發展的關鍵。但是,在我國農業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亟需解決。否則,對于我國農業的體制以及制度的轉型和創新都會造成極大的困難,還會進一步降低我國農業的生產效率。其實,更多原因在于農民能夠獲取的信息渠道比較少,并且所獲得的農業市場信息還存有嚴重的滯后性,從而使得我國的農業經濟信息化發展受到很大程度的阻礙。
1.1 缺乏完善的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
推動農業信息化發展對于我國農業的跨越式發展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還能促進我國農業結構的科學調整以及優化和升級。從而可以極大程度地提高我國農民的收入,同時也能提升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推動農業經濟的信息化發展不僅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還需要農民重視。但是,在大多數的農村地區,并沒有充分意識到進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大多數的農民依然還是采用傳統的方式來獲取市場上的信息,該方式除了速度慢之外,其準確度也很低,從而給我國農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阻礙作用。出現上述情況,更多的原因在于我國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構建依然不完善,網點的覆蓋率較低,造成我國農村信息的閉塞。因此,需要引起相關政府部門的足夠重視,建立和完善有關制度,增加財政上的投入和支持;與此同時,還需要每一個地區能夠依據不同的生產狀況建立相應的特色信息化平臺,以此提升我國信息網絡的有效性以及可操作性。
1.2 缺乏一定的人才保障
推動我國農業的經濟信息化建設需要大量的人才。在農業的信息化硬件設施以及軟件的資源信息管理建設中,需要更多的專業科技型人才。除此之外,在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傳播以及管理和維護中也需要大量農業科技型人才的加入和支持。目前,農業工作者的專業能力和素質較低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并且專業的科技人才數量更是少而不均。特別是農村地區,缺乏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所以,想要有效地推進我國農業信息化的發展,需要具備一定的人才保障,推進建立一定的人才培養方案來做好人才保障。與此同時,還需對農業工作者定期舉行相應的教育和培訓,有效提高農業工作者的專業能力和素質,加強其從業水平。此外,還需要相關的政府部門推進一系列的政策支持,鼓勵更多的農民投入到信息化技術的學習當中,加強人才機制的建立,引進更多的優秀人才,讓更多的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走進農村發展,建立和完善農業教育的信息化網絡,開展相應的信息化試點。
1.3 較為落后的農業經濟信息化制度
一個產業想要實現更好的發展,需要具備一套完善的制度做堅實基礎,因為制度是促進目標實現的最大前提條件。在我國當前階段,農業經濟的信息化發展在制度上并不是很完善,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譬如在財政制度上,農業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不足,相應的規章制度更是不完善,缺少一定的可操作性,沒有有效的評價體系;又譬如在人才培養中,存在著和實際情況嚴重脫離現象,在培養過程中方法單一,培養和發展的空間較為狹窄,缺乏有效的人才引進機制。管理制度方面,更是缺乏相應的層次性和具體性。因此,需要有關部門能夠更好地依據辯證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堅持科學的方法,要根據國家的實際狀況,有選擇地借鑒和學習西方的先進經驗和制度,從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合理的制度。
我國的經濟增長和農業是密不可分的。長時間以來,農業都是我國的重要支柱產業,我國也將其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并且為此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方針,來推動我國農業發展以及農民收入的提高。為了更好地規范我國農業經濟的管理工作,還需將信息化技術逐漸引用,以此有效推動我國的農業經濟信息化發展。
2.1 建立相應的農業經濟信息化系統
推動農業經濟的信息化發展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并且需要多個部門能夠共同協作一起配合完成,由此來帶動農村的經濟發展,促進廣大的農民轉變以前觀念,促使信息化全面深入到農業的生產過程中。同時,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農業發展運行機制,從而可以有效提升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如果想要建立相應的農業經濟信息化系統,并且讓其可以適合我國的國情,則需要綜合考慮農業發展實況的方方面面,全面分析和探究農業的信息資源,逐漸建立全面綜合的農業信息管理系統。除此之外,還需要依據每一個地區農村的實際情況以及對市場分析,及時建立服務系統和農業的監測預警系統。
2.2 落實農業信息化建設工作
目前,我國農業經濟迅速發展的重要方向是農業的經濟信息化。同時,這也是我國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的應該重點考慮和關心的內容。相關部門需要提高對農業經濟信息化發展的重視程度,以此提高和推廣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充分了解和關注農民在生產的時候可能遭遇的問題,并且據此展開分析和探究。此外,還應注重培養或引進農業經濟管理和信息技術專業的高素質優秀人才,落實好農業的信息化建設工作。
2.3 加強農業人才團隊的建設
當前,大多數從事農業生產的相關人員都是不具備專業知識的人才,因此,所具備的理論知識和相關的實際操作能力都缺少一定的專業性。此外,大多數的工作人員更多是從事于信息的簡單搜集以及發布,而對于農業的市場情況只是一知半解。長期以往,很容易讓農民兄弟無法得到準確及時的有關農業方面的信息,還會造成資源的過度浪費。因此,農業科研的管理人員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現代的管理技術,應用先進的創新型管理工具,提升我國農業經濟信息化發展的水平和能力,與此同時,還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能夠積極參加舉辦的定期培訓和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能夠迅速應對市場上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