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合買提·阿吾提
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了焉耆縣2020年“微生物菌肥”番茄試驗總結,同時也針對相關材料與方法,以及試驗結果與分析、肥效評價等相關環節進行如下分析與闡述,以期為有相關人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焉耆縣;微生物菌肥;番茄;試驗總結
微生物菌肥是一種低炭、純天然,且無毒、無害、無污染的有機微生物菌劑,可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中有益的微生物數量與活性,可改善土壤活化性狀,防止土壤板結。另外,還可使土壤保肥、保水及抗寒能力得到提高,并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以防病原菌的侵入,減少植物病蟲害生長,還可促進農作物生長、提升農作物產量。
1.1 時間和地點
試驗時間:2020年5~9月;地點:北大渠鄉十號渠村二組農戶吳應虎。
1.2 作物及肥料
供試作物:加工番茄;供試肥料:尿素28公斤、鉀肥8公斤、二胺25公斤(包括滴灌二銨)。
1.3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土壤為潮土,肥力高等,土地平整,機械鋪膜。
1.4 記錄試驗情況及田間管理
1.4.1試驗情況。試驗面積為各1畝,滴入生物菌肥外,其他田間管理措相同。5月1日移栽后按試驗計劃施肥,每隔8~10天滴灌一次,共滴灌8次。
1.4.2田間管理。11月23日冬灌秋翻,次年4月6日施有機物料加腐熟劑20公斤,4月12日覆膜,施用25公斤/畝二銨做基肥。4月13日澆濕潤水,5月1日進行移栽,株行距配置40厘米×55厘米,畝基本苗3100株。整個生育期澆水時間:頭水5月1日,進行蹲苗。二水5月17日,結合澆水滴肥,滴管肥4公斤、尿素2公斤、鉀肥4公斤 ,中耕兩次,時間為5月30日、6月17日。三水為6月1日,肥料用量與上述一樣。四水為6月8日,五水為6月15日,六水為6月22日。六水開始屬生殖生長,沒有施入尿素。七水為6月29日,八水為7月7日,最后一次水為7月15日,少量滴水。
對照:當地常規施肥,不施用生物菌肥。田間管理:4月15日覆膜,施用30公斤/畝二銨做基肥。5月1日移栽,株行距配置40厘米×55厘米 ,畝基本苗3100株。整個生育期澆水時間:頭水5月1日,二水5月16日。中耕兩次,時間為5月12日、5月24日
由表1可知:處理、對照每667平方米產量分別為9349千克、8060千克,增產率達13%。
微生物菌肥對加工番茄有很好的作用,根系明顯發達,產品色澤較好、有光澤、產量高,且品質也好。在加工番茄田施微生物菌肥,增產率為13%。實驗組3株成熟果總重9285克,平均單株產量為3.1千克。對照3株總重6939克,平均單株為2.3千克。提高了34%。對西紅柿BRIX的檢測數據為,實驗組6.4%,對照4.4%,糖分提高45%。對采樣的番茄檢測了根的干重,實驗組45克,對照為30克,提高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