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立春 劉學華
剛剛開完會的張婷很準時地出現在我們面前,時間正好是我們事先約好的下午一點。這是一棟白色的小樓,張婷帶我們來到一間小會議室,在離窗戶很近的沙發上落座。初秋的陽光懶洋洋地透過玻璃窗灑進室內,讓人感覺整個房間都是暖暖的。
這是我們第二次見面,沒有過多寒暄,我們直入主題。談起長春蓮花島影視休閑文化園(以下簡稱:蓮花島),總經理張婷如數家珍、滔滔不絕:“蓮花島2017年5月開始試運營,截至2021年上半年,一共接待游客超過260萬人次,預計今年將突破100萬人次。營業5年來,來蓮花島的游客數量每年都增加?!?/p>
蓮花島位于長春市朝陽區永春鎮柳家村,占地面積32萬平方米,這里依山傍水,林木蔥嶸,生態環境優良。東面與伊通河相接,南面與新立城水庫相望,西面與撫長高速相鄰,北面與柳家村林場相連,距離長春市南部新城樞紐僅需20分鐘車程。
優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條件,為蓮花島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蓮花島的建設目標是以資源為根、特色為本、文化為魂、市場為導向,突出自己的特色旅游產品,做到“無中生有、有中生新、新中生特”,力求把情感融入到旅游中,打造吉林省首家沉浸式旅游景區。
作為一家以紅色文化、影視文化、農耕文化為主題,集旅游演藝、紅色教育、研學旅行、親子娛樂、餐飲住宿、拓展訓練、文創產品、婚慶服務、商務會議、影視拍攝、追蹤探案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文旅項目,蓮花島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吉林省鄉村旅游AAAAA級經營單位,同時也是吉林省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吉林省東北抗聯紅色教育基地。
當前,很多旅游景區同質化嚴重,如何破解給游客“千城一面”的印象,走出審美疲勞,是旅游產業發力的方向和重點。蓮花島在園區的建筑風貌和文化承襲等方面下功夫,避免盲目跟風、資源浪費,而是結合景區的內在韻味,給游客帶來獨特的體驗。
隨著文化強國戰略的提出,我國的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同時,通過創新與創造,進一步解放了文化生產力。早在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提出著力豐富產品供給,鼓勵打造中小型、主題性、特色類的文化旅游演藝產品,到2022年,培育30個以上旅游演藝精品項目,擴大文化和旅游有效供給。同時,國家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完善紅色旅游產品體系,促進紅色旅游與鄉村旅游、研學旅游、生態旅游融合發展,推出一批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
“紅色旅游作為促進文旅融合、提振文化消費的重要抓手,是近年才興起的一種專項旅游,它是政治、教育、文化、經濟與旅游的創新融合?!睆堟谜f。文旅部數據顯示:2020年紅色旅游規模突破1億人次,前瞻估計2021年我國紅色旅游經濟貢獻突破1萬億元。紅色文旅資源的價值和潛能不容小覷。
“2021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篇之年,也是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這個特別的年份,我們更要加大力度推動紅色旅游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融合發展?!睆堟谜f。
建設之初,蓮花島就是以文旅融合發展紅色旅游,推動產業興旺;引領鄉風文明,繁榮鄉村文化,同時通過旅游演藝、沉浸式夜游帶動眾多領域消費,增加政府財稅收入,提升地方品牌為理念所打造。
正是由于蓮花島的項目建設,帶動了周邊許多村民就業,幫扶了一大批農村貧困戶脫貧,助力政府實施產業扶貧、基礎設施扶貧、創業就業脫貧戰略,促使本區域成為長春市最重要的農文旅展貿交易平臺,也因此形成了新的旅游熱點區域。
蓮花島在景區內打造了一處“老物件”區域,在這里可以充分挖掘鄉村物產、生產勞動、生活起居、社會文化、民風民俗場景和人物故事。老一輩人在這里找到了回憶,對于90后和00后而言,這個區域是歷史的真實再現,他們有機會在蓮花島觸摸歲月的痕跡,感知他們沒有經歷過的年代。
特色農產品、民間工藝品、農村生產生活用品等鄉村旅游商品,在蓮花島應有盡有。張婷帶領她的團隊從深層次、沉浸式、立體化入手,以超強IP促進景區發展,帶動文化交流,給游客帶來主題化的感官刺激和身臨其境的互動體驗,從而讓更多人走進鄉村、到郊外,在森林里唱歌、跳舞,在老街上看戲、演戲。
作為綜合性旅游景區,蓮花島如何適應新時代發展,把握文化和旅游的消費需求,使旅游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張婷表示,蓮花島管理團隊一直圍繞景區特色文化和主題,將“演藝+旅游+紅色”和餐飲、文化、教育、資本、政府、民宿、娛樂項目等相關產業聯合起來,形成獨具魅力的文創產品,形成吉林禮物的集散地,同時打造自有IP,有效解決了游客在景區多日游中體驗項目不足的弊端。蓮花島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研究院,成立創業培訓學校,打造蓮花島樣板,做吉林省鄉村文旅內容提供商、旅游演藝全產業鏈服務商。
目前蓮花島有八大特色主題區,其中實景劇場主題區紅色抗日實景劇《東北抗聯,血戰到底》是以東北抗聯最艱苦卓絕的抗戰歷史為創作背景,以楊靖宇將軍等英雄人物為主線,描寫了老百姓從苦難掙扎的悲憤無奈,到為國家和民族拼死抗爭的轉變。整個實景劇融合了音樂、舞蹈、雜技、特效等多種跨界表演形式,帶領觀眾穿越時空,重溫那段艱苦卓絕、如火如荼的紅色歲月。讓游客參與其中,親臨戰場,將他們帶到熱血激昂的烽火歲月,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心靈震撼。
為傳承抗聯精神,蓮花島成立了東北抗聯主題區,修建了東北抗聯第一路軍展覽館、尚德廣場、楊靖宇生平紀念館等,同時在景區的山路上開辟了一條2000延長米的抗聯小路。
作為深受游客喜愛的打卡圣地,位于民國風情主題區的風情商業街,將長春舊事重現在方寸之間,往日的工藝、食品、老字號、老長春特色小吃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者的優秀作品,都在一條長街上得以重現。民國時期的店鋪、上百種特色小吃、上千種文創產品,集茶館、酒館、東風照相館、新華日報社、綢緞莊、中藥鋪等20余個主題場景,占滿整個風情商業街。
在抗戰主題區,游客不僅可以與影視人物互動體驗,再現英雄形象,還可以感受《董存瑞》《黃繼光》《上甘嶺》《雞毛信》《林海雪原》《平原游擊隊》《閃閃的紅星》《江橋抗戰》等影視題材的戰爭場景復原。
農耕文化是東北地域文化中重要的經濟文化類型。在東北農耕文化主題區,不僅有人們喜愛的東北特色大鍋燉、豆腐坊、粗糧館、煎餅鋪,還有匯集一千余種農特產品的商超以及東北民俗民風、民情展示、延邊州特色展示、草編手工藝品、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藝等。
特色民宿主題區(休閑休憩場所),能同時容納300人住宿,其中有蓮花驛站、荷園民宿、蓮園民宿等可供游客選擇。
無動力運動主題區(生態健康運動場所)有適合兒童的精靈跳、精靈戰車、滑梯、勇攀高峰、攀爬設備、樹屋、秋千、蹺蹺板、沙坑、穿越火線、吊床等。
在“越·時代”影視深度體驗主題區,游客可以親身體驗影視主題換裝。這里還提供手工陶藝制作場地,同時還有投壺、射箭等傳統文化游戲互動區、劇本破案主題館等。
對于旅游景區而言,如何引流是關鍵。張婷說,“要運用新思維、新技術、新手段開展營銷,注重塑造IP、抓取流量,為自己‘增粉。”蓮花島通過線上引流、線下轉化,用優質內容留存用戶,并逐步向其他業務導流。
線上,蓮花島通過抖音、快手、景區APP、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綜藝欄目等渠道傳播,增加景區品牌的游客黏性;線下,通過系列產品的開發、項目體驗,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時尚元素,衍生出多元產業鏈,如旅游演藝、沉浸式劇本殺、影視娛樂真人秀、IP賽事等,為廣大游客提供優質商品和服務,形成穩定、持續的自我造血能力。
蓮花島基于渠道和文化休閑領域的業務項目進行多次變現,同時通過運營手段獲取相關行業數據,在金融、大數據應用和衍生新業務領域提升項目盈利模式,帶動景區經濟增長。
對于未來,張婷坦言,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和社會進步,將孕育著更多的、個性化的出游需求,這就預示著旅游業發展的巨大空間和廣闊前景。蓮花島將繼續秉承“演藝+”的思維,將內容與運營相結合,整合國內外優質演藝資源、地產資源與渠道資源,擴大文旅演藝的“乘法效應”,打造旅游演藝“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