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艷
(福建省晉江市第一中學,福建泉州 362200)
時代在不斷地發展變化,教育自然也不能停滯不前。對于現階段的教育教學而言,教學效率的提升和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都是重要目標?;诖?,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地沿用過去的教學方式,而應創新教學理念,將新的教學方式引入語文教學中[1]。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運用群文閱讀的方式進行語文教學,讓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感受閱讀的樂趣,鍛煉語文學習能力。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群文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開展進行了研究。
群文閱讀對初中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是教師教學方面。在群文閱讀出現之前,教師習慣進行單篇課文的閱讀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雖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但不利于豐富他們的學識,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群文閱讀的出現正好可以彌補單篇課文教學的不足,讓語文教學更加豐富、充實[2]。二是學生學習與能力鍛煉方面。初中是學生提升語文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教師應在學習量及學習難度上有一定的要求,從而鍛煉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群文閱讀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初中生的學習需求,也能開闊學生的眼界,對他們語文素養的提升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教師應認識到群文閱讀的作用,并在初中語文中積極開展群文閱讀。
目前,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正處于探索與實踐階段,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是群文閱讀文本選擇的不合理。在群文閱讀中,有的學生覺得閱讀內容太多,這讓他們在閱讀時較為匆忙,很難靜下心認真思考。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能力和教學時間來合理規劃群文閱讀的內容,不僅要整合教材內容,還要精選課外內容[3]。二是學生的群文閱讀熱情不高。如果群文閱讀只是在原來的閱讀教學基礎上增添了閱讀內容,學生很難對其產生興趣。所以,教師應在群文閱讀中加入一些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如學生喜歡的電影、圖片、音樂等。三是群文閱讀教學引導不足。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多是在教導學生,而非引導學生,前者側重于教師的“教”,后者側重于學生的“學”,二者對學生的能力鍛煉程度是不同的,前者弱于后者。所以,教師應弱化教導,強化引導,讓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擁有充分自我發揮的空間。
群文閱讀的開展需要考慮到多個方面。與其他閱讀方式不同,群文閱讀不只是閱讀量改變了,閱讀方式及閱讀角度也有所改變。教師需要在群文閱讀中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促使他們積極探究。
很多學生對群文閱讀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群文閱讀是在研究難度較大的問題,其實不然,群文閱讀也需要注重基礎。群文閱讀中,學生也需要了解閱讀文本的背景。背景的作用不可忽略,它就像蓋房打地基一樣,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走出誤區,讓他們對閱讀文本的背景進行詳細的研究[4]。
例如,筆者將《秋天的懷念》與《背影》兩篇關于母愛和父愛的文章組成了群文閱讀的文本。在學生閱讀文本之前,筆者特意提醒他們先了解文本的背景。對寫作背景的了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們的閱讀難度。對于《秋天的懷念》的背景,筆者用文字及圖片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圖片是課文中提到的北海的菊花及作者坐著輪椅的形象。學生在看到圖片后便不自覺地想知道與其相關的內容,在這種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閱讀了這篇課文的創作背景,知道了課文寫于作者癱瘓七年后,是為了懷念母親而寫的。在了解了這樣的背景后,學生在閱讀時不自覺地多了幾分沉重。通過這樣的背景了解,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探究會更加深入。所以,群文閱讀需要以背景為基礎。
在了解背景的前提下,學生還需要了解作者。閱讀內容出自作者之手,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風格,也有不同的經歷。知人才能論事,學生要想透徹理解閱讀內容,還需要對作者進行詳細的了解[5]。為此,教師需要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作者,并且可以讓學生進行一定的交流討論,從而使他們的認識更加全面。
例如,在《春》《濟南的冬天》及《荷塘月色》的群文閱讀中,為了讓學生對作者有更深入的了解,筆者提前給他們布置了學習任務。具體而言,筆者給了學生一份現代企業常用的求職簡歷模板,讓學生在課前對朱自清、老舍進行了解,并幫助他們填寫求職簡歷。在求職簡歷上,學生需要寫出姓名、性別、籍貫等基礎信息,還需要寫出求學經歷、重要人生事跡、所掌握的技能等內容。在填寫完簡歷后,學生對朱自清及老舍的認識會更加深入。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交換簡歷進行閱讀和交流。通過這樣的了解,學生會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寫作心境及情懷。
在群文閱讀中,思想感情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必須探究的一個方面,對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6]。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群文閱讀中的思想感情探究,并促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教師的“教”如果走在學生的“學”前面,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這樣,他們對情感的感悟會不自覺地受到教師的影響,所感悟出來的內容可能不是他們最初的想法。所以,在群文閱讀中,學生需要自行探究,自行感受。
還以《秋天的懷念》與《背影》兩篇關于母愛和父愛的文章組成的群文閱讀為例,對文本思想感情的探究是這次群文閱讀的最后一個環節。在這個環節開始之前,筆者特意提醒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在學生對文本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進行探究的過程中,除了提醒他們注意時間,筆者不會進行任何干預。有限的時間會激發學生的潛力,對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學生自主探究結束后,筆者先讓他們進行三分鐘的交流,然后讓他們分別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借著學生發言的機會,幫助他們更準確地理解文本中的思想感情。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不僅掌握了所學內容,還提升了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教學是大勢所趨。教師應認清這一形勢,并對群文閱讀教學方式進行充分的研究。同時,教師要讓學生愛上群文閱讀,并主動進行群文閱讀。為此,教師應不斷優化群文閱讀開展模式,如此不僅能讓語文教學更加順利,還能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