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景峰,洪亞強,壯文軍
(南通大學附屬常州兒童醫院小兒外科,江蘇 常州 213000)
小兒闌尾炎因自身的生理解剖特點,多不能早期診斷,以致治療延誤或不徹底,病程遷延,部分形成闌尾膿腫而失去最佳手術時機,臨床上常采用保守治療,癥狀消失6 個月后再行手術,然而常規的單一抗感染治療有時并不能控制病情的進展,以致保守治療失敗。本研究旨在探究常規抗感染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皮硝外敷腹部輔助治療小兒闌尾膿腫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1—12月本院收治的闌尾周圍膿腫患兒15 例作為對照組,并選取2018 年1—12 月本院收治的闌尾周圍膿腫患兒19例作為實驗組。兩組患兒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見表1。所有患兒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表1 兩組患兒臨床資料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抗感染治療,禁食、胃腸減壓,采用頭孢匹胺鈉(廣州白云山天心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477)聯合甲硝唑(湖南漢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1387)治療,頭孢匹胺鈉每次50 mg/kg,每天2 次;甲硝唑每次7.5 mg/kg,每天3次,并靜滴二聯抗感染,補充每天生理所需的水及電解質。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皮硝(四川省川眉芒硝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51022578)外敷治療,首先取適量晶體狀皮硝,將其碾碎成小顆粒狀,采用單層棉紗包裹皮硝,塑成薄餅狀,大小視包塊范圍而定,以稍超出包塊邊緣為宜,平鋪敷于右下腹膿腫區域,用膠布條固定,每次使用前可用記號筆標明膿腫范圍,便于用藥后測量膿腫縮小程度,皮硝每次用量視包塊范圍大小而定,一般為150~300 g,此外,由于皮硝易潮解變硬,需及時更換。
1.3 觀察指標 治療期間密切觀察兩組患兒的體溫波動、腹痛癥狀、腹部體征,動態監測實驗室炎癥指標[血常規白細胞計數(WBC)及C 反應蛋白(CRP)],并采用腹部B 超探查包塊大小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WBC、CRP、膿腫大小比較 治療前,兩組WBC、CRP、膿腫大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3、9 d,兩組WBC、CRP、膿腫大小均低于治療前,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WBC、CRP、膿腫大小比較(x±s)
2.2 兩組治療后恢復情況比較 治療后3 d,對照組3 例患兒出現腹痛加重、膿腫增大轉為手術治療;觀察組患兒腹痛癥狀均減輕,無中轉手術情況,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9 d,對照組10例患兒腹痛完全緩解,WBC及CRP值基本降至正常范圍,復查B超膿腫均較入院時明顯吸收而縮小,5 例患兒存在局限性腹痛;實驗組17 例患兒腹痛完全緩解,一般情況良好,復查腹部B超包塊明顯縮小,2例患兒有局限性右下腹輕壓痛,但均治愈出院,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闌尾周圍膿腫由于局部組織粘連以及嚴重的組織水腫,手術易導致感染擴散、腸道穿孔和組織出血等嚴重后果而作為禁忌證,原則上,保守治療應作為闌尾周圍膿腫的首選治療,但小兒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白細胞趨化能力差,組織屏障功能薄弱,感染不易局限,使闌尾周圍膿腫的治療更困難,保守治療的成敗直接關系到患兒的最終預后,因此,在常規抗感染治療基礎上尋求一種更高療效、低風險的治療方法已成為治愈小兒闌尾周圍膿腫的關鍵。
皮硝別名樸硝、海皮硝、鹽硝、毛硝、硝百樸等,是礦物性中藥,呈晶體狀,主要化學成分為含水硫酸鈉,同時含少量硫酸鎂、氯化鈉、硫酸鈣等無機鹽,其味咸、性苦寒,善消淤血,能通化瘀滯,有瀉熱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之功。內治實熱便秘、積滯腹痛、腸癰腫痛,外治乳癰,痔瘡腫痛[1]。《神農本草經》記載:“除寒熱邪氣,逐六腑積聚、結固留癖”[2]。藥理研究表明,皮硝對網狀內皮系統有很強的促進作用,增強其吞噬能力,提高抗炎的作用,通過刺激神經反射致使局部的血流增加,改善局部組織血液循環,恢復血管功能,迅速達到降溫止痛、消腫的功效[3]。1984 年胡哲坤等[4]最早開始應用皮硝局部外用治療闌尾周圍膿腫,療效顯著,此外,徐明芳等[5]將皮硝外敷治療輸液外滲所致靜脈炎,取得良好效果;宋恩峰等[6]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生大黃聯合皮硝外敷,結果顯示,療效明顯優于常規治療,提示,生大黃聯合皮硝外敷能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緩解腹痛、腹脹等臨床癥狀,且開放飲食早,并發癥少,住院時間短。胡愛家等[7]用芒硝外敷聯合大承氣湯治療腸梗阻,發現其可顯著緩解腹痛腹脹,縮短病程。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前,兩組WBC、CRP、膿腫大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3、9 d,兩組WBC、CRP、膿腫大小均低于治療前,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 d,對照組3例患兒出現腹痛加重、膿腫增大轉為手術治療;觀察組患兒腹痛癥狀均減輕,無中轉手術情況,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9 d,對照組10例患兒腹痛完全緩解,血常規WBC及CRP值基本降至正常范圍,復查B超膿腫均較入院時明顯吸收而縮小,5例患兒存在局限性腹痛;實驗組17例患兒腹痛完全緩解,一般情況良好,復查腹部B超包塊明顯縮小,2例患兒有局限性右下腹輕壓痛,但均治愈出院,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分析原因為,皮硝外用后可使局部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微循環,從而調動機體抗病能力,增強單核細胞吞噬能力,加快炎癥吸收,又因其高滲作用,可加速組織腫脹的吸收、消散[8]。
綜上所述,抗生素聯合皮硝外敷治療闌尾膿腫能明顯控制病程的進展,加快膿腫吸收,有效減輕臨床癥狀、體征,值得臨床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