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紅
摘要:伴隨我國社會和經濟的不斷飛速發展,我國人民生活質量得到穩步的上升,由此我國人民對于自然保護生態環境,擁有了更高的標準。森林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會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同時森林樹木的成活率,又是人工造林質量衡量的重要標準,樹木成活率的因素主要有技術因素和季節因素。所以本文針對造林的成活率,以及技術和季節的關系,展開了詳盡的探究。
關鍵詞:造林成活率;造林技術;造林季節
近些年來,我國人民環保意識不斷的上升,人工造林工程項目也在相繼的增多,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而造林成活率對于造林工程的質量來說,會有巨大的影響,影響到造林的經濟效益,以及工程項目的整體規模。結合現階段我國實際發展狀況來看,希望全面提升樹林的成活率,要從技術和季節兩方面著手工作。在不同地區,氣候環境會有迥異的差別,所以要在現實的造林工作開展當中,結合地區現實情況,選擇最合理的造林技術,以及在最適宜的季節當中開展工作,提高林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造林成活率與造林技術的關系
1、起苗技術
首先在起苗方面使用科學的方法,譬如:“ABT” 漿蘸根起苗法,是目前較為普遍使用的一種方法之一,此方法可以保證起苗過程當中,不會對苗根系產生不良傷害如此苗木。在種植過程當中,可以保證根系相對完整,進一步全面提升造林成活率。在開展起苗過程當中,需要在起苗準備階段,向苗床進行淋水。值得注意的是,水量一定要保證苗床能夠淋透,如此才可以讓土壤更加松軟,進一步也會幫助起苗過程當中,不會對根系產生傷害,還有起苗時應該多保留側根和須根,以便幫助苗木種植時能夠快速生長。
還有,在起苗的時候苗畦的一端,通常要挖出一道溝渠,此溝渠寬度在30厘米,深度在50厘米左右,使用鐵鍬進行逐行或者逐列的起苗,嚴禁使用手強行的拔苗,這樣會對苗木產生極為嚴重的損害。還有苗木在運輸當中,要注意用草袋嚴實包裹,避免受到陽光直接照射而產生不良損害。在栽種準備階段,要用水進行淋濕,以及保證苗木栽種當中不會過多的堆積,要隨栽隨取。還有為了全面提升成活率,起苗之后要將苗木浸泡在生根粉的溶液當中,以便幫助苗木的根部能夠有效的生根。
2、淋水泡根
淋水泡根手段是造林過程當中,有效提升成活率的最重要方法,此方法可以讓苗木的枝體得到充足的水分,如此其栽種之后,便能夠體現出較強的抗旱性。全面提升苗木的生命力,有效加強成活率、所以在起苗的準備階段,要對苗床進行充分的澆水,保證苗床能夠吸收足夠的水分,在水分飽和之后,在進行起苗工作。如果使用外運送的苗木,可以將造林區域挖出30厘米乘50厘米左右的溝渠,溝渠當中要將水灌滿之后,將苗木浸泡在溝渠中兩天左右。浸泡過程當中,要保證苗木的根須能夠全部分散開來。在浸泡當中必須要保證水質清潔,不能使用有雜質或者骯臟的水對苗木進行浸泡,同時也要控制好水溫,水溫過高會導致苗木被燙傷甚至是枯死。
3、合理剪枝
苗木在生長過程當中,對其枝葉進行科學合理的剪裁,也可以提升存活幾率。剪裁枝葉可以有效降低其自身養分和水分的消耗,以及蒸發,為保證根系能夠在吸收水分的同時幫助苗木快速生長,所以在栽種苗床的1到2天當中,要對苗木的枝葉進行裁剪,這樣可以幫助其根系吸收水分,更可以降低枝葉過密而導致苗木受風,而出現折損的不良情況。
二、造林成活率與造林季節的關系
苗木的成活率主要與造林起始時間存在著巨大的關聯,所以在栽種過程當中,要選擇最適宜的造林時間。一般來說,一年當中的一月份是最佳時間、近些年來,我國土地干旱情況十分的嚴重,尤其是在冬天、春天交替時節,存在著更少的降水量。所以在造林工作當中,要科學合理的選擇造林的季節,為了提升成活率,在旱季進行造林工作當中,應該對造林區域進行必要的整地工作。要盡早的將苗木進行栽種,這樣可以對土壤當中還沒有消散的水分進行快速的使用,而且我國南方區域雨水較多,苗木栽種以后盡量躲避下雨季節。
一般來說,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才可以提升造林的成活率。在開展造林工作準備階段,工作前十天左右要開展整地工作,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挖坑的深度和大小要依據所選擇苗木的現實情況來決定。在挖坑工作當中,要注意寬度和深度,將挖出來的土壤要統一放在坑的旁邊。而且要注意不同品種的苗木,行距也不會相同。
還有在挖坑工作完成之后,將輕土和肥料回填到坑中。必須說明的是,苗木成活的一項重要事項是深挖淺埋。在完成栽種工作之后,要將坑土填實,這樣保證根須能夠與土壤形成緊密的連接,如此可以讓苗木充分吸收土壤當中的水分。若是苗木栽種后,水源水量相對較多,僅僅只需要澆一次定根水,便可以完成工作。但是必須說明的是,要在一天當中完成起苗工作,因為由于栽種時間相對較早,外界環境溫度不高,總體水分很難產生較大的蒸發量,苗木可以吸收土壤當中充足的水分,以便有效地提升了成活率。若是造林季節存在較高的溫度,其根須需要大量的水分,而溫度較高會導致水分快速蒸發,這樣也不便于苗木吸收水分。所以盡量選擇溫度相對適中的季節段,來進行造林工作。
綜上所述,本文對造林成活率與造林技術、造林季節的關系進行詳細分析。植樹造林項目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項目實際開展過程中,想要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栽種季節和科學的栽種方法,同時,苗木栽種完成后要進行精心的照料,從而為實現我國林木行業的長期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周智云, 郭子旗. 造林成活率與造林技術、造林季節的關系分析[J]. 現代園藝, 2012, 000(024):56-56.
[2] 吳志剛. 造林成活率與造林技術造林季節的關系研究[J]. 生物技術世界, 2016, 013(005):95-95.
[3] 郭俊榮. 探析秋季植樹造林成活率的技術及常見疑難點[J]. 科技與生活, 2016, 004(012):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