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強
摘要: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近些年日趨豐富,群眾文化美術創作活動占據著重要地位,廣大人民群眾通過繪畫、雕刻,以及工藝美術、建筑美術等多種形式,展現了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群眾文化美術中現實主義風格題材是一個主要創作方向,并且產生過大量的創作精品。本文試從群眾文化發展與社會現實關心出發,探討現實主義風格題材在群眾文化美術中的體現以及其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現實主義風格和題材
群眾文化美術對于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修養和藝術品位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國家重視國民綜合素質的提升,群眾文化藝術得到大力的推廣和促進,群眾文化美術活動也得到了很大支持和發展。群眾文化美術創造依托于群眾的普遍生活經驗,反映群眾生活現實和思想意識,對社會文化及經濟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現實主義風格和題材的群眾文化美術作品正是其中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群眾文化美術中值得研究和探討的主題,影響著群眾文化美術的發展前景。
一、群眾文化美術發展與社會現實的關系
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發展是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進步而發展起來的,物質生活的滿足使廣大人民群眾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強烈,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從實用性轉變為審美性和藝術性,群眾文化美術也應運蓬勃發展。群眾文化美術根植于社會現實生活,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狀況的發展而發展,同時反映出社會現實的特點,與當下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潮流相契合。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群眾文化美術對社會現實有一定的反作用力,通過群眾所創作的美術作品,既是社會的現實的一面鏡子,同時對于社會的思想和審美有一定的引導作用,人們通過群眾文化美術作品提升自身的藝術欣賞水平,或是增強對社會現實的更多感悟和理解,從而引起社會整體藝術文化水平的提高,促進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
群眾文化美術與社會現實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是通過群眾文化美術的創作實踐活動產生,無論是繪畫、雕塑,亦或是雕花、剪紙,及各種手工藝術作品,其風格特點都在與時俱進,隨著社會的發展反映社會當下的變化,形成群眾美術藝術創作與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互相促進發展。因此,現實主義題材和風格成為群眾文化美術中的主要風格題材。
二、現實主義風格和題材在群眾文化美術中的體現
群眾文化美術在我國已經有悠久的歷史傳承,現存于世的水墨畫、刺繡、泥塑、剪紙、編織等傳統美術藝術依舊有著廣泛的生存空間,只是這些傳統美術形式隨著時代的變化,創作內容由原來的歷史古典主題,逐漸加入了現代生活元素,成為反映現實、展現對現實人文關懷、弘揚社會正能量的新傳統美術。近些年國內有關文化部門為宣傳和推廣中國傳統文化,舉辦過多次具有群眾文化美術性質的傳統美術工藝展覽,新時代的傳統美術工藝傳承創作者,將群眾文化美術的創作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無論是繪畫還是剪紙,亦或是手工藝美術作品,都將新時代新氣象融入到作品中,反映著社會主義發展建設中的時代新面貌。一部分群眾文化美術作品的現實主義風格和題材還體現在將本地的風土文化民情加入到創作中,通過這些寫實風格的美術作品宣傳和保護本地的傳統文化風貌。
除了中國傳統的群眾文化美術藝術之外,西洋的美術藝術傳到中國,在中國經歷了長時間的發展與創新,如西方油畫、雕塑等藝術也在中國群眾文化美術中遍地開花,逐漸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西方藝術創作形式。例如人們通過油畫描繪現實場景以及對生活的認知和領悟,創造出反映中國民間生活的現實主義風格和題材的作品。
三、群眾文化美術現實主義題材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群眾文化美術包羅萬象,不僅有非常豐富的創作形式,題材也多種多樣,現實主義題材有非常強大的群眾基礎,更為貼近群眾生活,成為群眾文化美術的重要創作主題。現實主義風格和題材的群眾文化美術作品的創作,對于社會和地區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帶來豐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回報。
首先,群眾文化美術本身形式多樣,人們在創作過程中無意中就傳承了這種藝術形式。像剪紙、編織等群眾文化美術形式都是在創作中得到保留?,F實主義風格和題材的群眾文化美術作品表現當地的傳統文化,作品能夠展現給更多受眾,引起人們對當地風土人情的興趣和探索,這對于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播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同時,現實主義題材的群眾文化美術作品與生活息息相關,更為廣大群眾所接受,通過觀看和鑒賞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人們的審美鑒賞能力也得到逐步的提升,有助于全民文化藝術素質的提升。
其次,現實主義題材的群眾文化美術作品更有助于提升當地的知名度,為當地的旅游業及相關經濟產業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F實主義題材作品反映當地獨特的文化現象,這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往往能夠讓其他地域的人產生向往和探索的欲望,從而吸引大量外地旅游者的到來,使本地旅游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另外,基于現實主義題材的群眾文化美術手工藝品等,有一定收藏價值,能夠通過批量生產進行銷售,從而為本地帶來一定經濟效益。
四、總結
群眾文化美術的現實主義風格和題材基于現實生活、反映現實生活,當地的文化傳統和思想潮流都是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原材料。與此同時,現實主義風格和題材的美術作品既有對現實的闡釋,也對現實進行了提煉加工,促進社會審美意識的進步。我國傳統的群眾文化美術形式種類繁多,現實主義風格題材的作品促進了這些傳統美術文化形式的發展,同時也起到了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的作用。群眾文化美術積極運用傳統美術形式,也不排除外來文化藝術形式,利用西方油畫、雕塑等藝術形式創作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也非常豐富。現實主義風格和題材的群眾文化美術作品既是一種藝術創作,也對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現實題材美術作品有利于促進當地文化的保護和傳播,響應國家對保護傳統文化的號召。另一個方面,現實主義題材美術作品有助于提升本地文化符號效應,促進旅游事業以及工藝美術產品的創收。總之,現實主義風格題材引領者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發展,促進了社會文化進步和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耀.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題材與風格探討[J].文藝生活,2018(5):217.
[2]單榕.淺談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現實主義題材與風格作品欣賞[J].大眾文藝,2013(23):7-8.
[3]角菊芬.淺析群眾文化藝術于社會發展的現實意義[J].長江叢刊,2017(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