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磊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已成為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影響我國各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核心戰略,農村電商直播在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和鄉村振興等方面創造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本文立足于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分析目前電商直播助農發展現狀和取得的成效,嘗試總結農村電商快速發展的經驗與存在的問題,并對此提出相關的建議,為今后電商直播助農和其他地區鄉村振興提供新的思路與借鑒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電商
一、農村電商直播助農的發展成效
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使得“電商直播”在各地農村快速鋪展開來,快速發展的“電商直播”又直接為鄉村振興打了一劑“助推劑”,通過這一方式,直接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使當地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顯著提高,為當地農業發展提供了新動力。農村電商直播是當前農村經濟發展轉變的新要求,為鄉村振興開辟了新思路。一方面,推動農業生產的市場導向、用戶導向。通過發展農村電商直播,農產品的銷售流通逐漸都向網絡信息渠道轉移,信息的發布和接收更加便捷高效。還可以實現生產者與最終消費者的“一對一”接觸、“端對端”服務,不僅實現了從找用戶到增強用戶粘度的跨躍,還推動農業生產經營向由消費需求驅動農業生產轉變,加速農業生產的市場化,推動傳統農業生產轉型升級。另一方面,推動了由小作坊到規模化生產。隨著國家對土地流轉支持力度的加大,電商平臺展示出更大的價值空間,促進農業生產規模化升級,成為扶貧路上的好幫手。同時,農村電商直播的方式,既降低了生產銷售成本,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益,又降低了農民的營銷成本,有利于提高市場占有率。此外,通過發展電子商務,有利于形成完整價值鏈,聚集產業,達到規模效益,推動該區域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
二、農村電商直播之于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產品缺乏足夠的品牌效應
一直以來,農產品的生產主要以分散的農戶為主導。大部分農戶對品牌的打造、產品的規劃缺乏足夠認識,加上農產品具有極強的季節性,很多農產品只能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和區域內進行銷售。僅靠短期營銷與運營很難獲得持久性的收益,也不利于打造農產品品牌。農產品要樹立自己的品牌效應可借助區域品牌效應,增強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可使農產品保持長期性的、持續性的銷售競爭力。
(二)農產品電商直播缺乏完善的基礎服務
大部分農產品銷售都屬于季節性銷售,這是由其易腐爛、生化性能不穩定等特性決定的。因此,農產品銷售必須有一個完善的物流供應鏈作為運輸保障。然而,目前電商直播平臺并未針對農產品建立專業的物流供應鏈。我國冷鏈物流至今缺少一個統一的、約束力強、易執行的監管標準。農產品銷售的基礎服務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售后服務質量有待提高。
(三)形式單一,內容同質化問題突出
目前,大部分農產品的電商直播都是按照既定流程進行,即介紹產品、介紹產地、介紹優惠力度等,直播內容同質化問題突出,對粉絲的吸引力較小,無法保證流量的轉化率。同時,直播平臺越來越多,農產品的電商直播競爭也越來越大,這給農產品直播銷售的形式、內容都帶來了不小的挑戰,農戶需不斷挖掘直播內容的深度,拓展產品營銷的內涵,以保證農產品電商直播的營銷效果。
三、以農村電商直播助力鄉村振興的對策建議
(一)加快城鄉融合,完善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建設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為了進一步加快農村發展的速度,城鄉之間的融合必不可少。一方面,通過線上的直播吸引城市人群購買農村農產品,帶動經濟的發展。同時,還可以有效地吸引顧客前來農村觀光旅游促進消費。而農村的物流配送體系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就減緩了城鄉融合的腳步,因此人們需要建立完善的運輸網絡,優化農村的配送服務,完善農村與城市之間的物流輸送,重點依托合作社、郵政網點以及農村流通、電商企業,建設完善農村電商配送和綜合服務網絡,暢通直播農產品進城渠道,為農村電商直播的發展打好基礎。
(二)積極培養引進電商直播人才,大力創新培訓組織形式
為了促進農村電商直播的發展,人才資源是非常關鍵的影響因素。且隨著農村電商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現有農村電商直播人才奇缺,對人才的需求量也只會日益增加。因此為了更好的培養人才,堅持本土化培養,招收部分農村青年接受專業的電商理論教育,三年在校期間系統的接受高職教育,培養他們的實踐技術和實用能力,在學成之后,可以回到家鄉,進一步帶動農村電商直播助力產業的發展,更好地運營店鋪,以人才振興促進產業振興,促進農村的發展。做好本地人才培養的同時,政府和農業龍頭企業應積極引進電商框架師、軟件工程師、網店設計、營銷策劃、行情分析及大數據信息管理等高端綜合技能人才,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較高的各類待遇,使他們能夠架起產業基地、農戶與市場的橋梁,為基地和農戶提供大數據分析信息,讓鄉村涌現出更多的能人。只有培養和引進兩手抓、兩手硬,農村電商直播人才就會穩定下來。
(三)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健全直播管理制度體系
政府參與進來實施監管措施,在規范網上交易、產品檢驗標準以及具體交易行為等方面進行管理。政府在優化行政辦事流程、方便農民進行電商直播上給予最大程度的助力;對從事電商直播的農戶提供補貼或獎勵,激勵更多的農民加入到直播中來。政府對于直播的管理體系建設,要建立在直播幫助農村農民的特性基礎上,挖掘直播靈活實效且效率高的特點,在制度體系的培育方面也要做到協調性的平衡、靈活性的落實、時效性的提升,同時要將電商直播涉及的管理界限進行重新劃歸,以避免由機構壁壘產生的影響,積極在各主體之間溝通協作,形成運轉高效的制度體系。同時,將農村電商直播管理制度體系的法治建設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必須在法治層面上,規定各方所享有的權利和義務,以保障農村電商直播走向更為廣闊的天地,為鄉村振興貢獻政府力量。
參考文獻
[1]葛敏敏.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直播助力產業發展的研究[J]. 科技視界,2021,(05)
[2]黃蘭,黃守峰. 探索新媒體背景下的農業品牌塑造和創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08)
[3]張磊. 吉林省農村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對策研究[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0,(05)
[4]趙美琛,蘇雷. 農村電商直播力產業發展模式研究[J].電子商務,2020,(05)
[5]韋俊良. 廣西農產品電商發展現狀及政策研究[J].區域金融研究,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