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健筠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經營環境日趨復雜多變,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內部管理顯得更為重要。國有企業的經營規模和經營范圍相對較大,內部管理壓力不斷的增強,尤其是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為了更好的抓住市場機遇,國有企業希望通過有效的內部管理來提升對外發展實力。內部審計是企業有效的監管內部運營的一種方式,能夠幫助國有企業發現內部運營中的問題,。本文針對一帶一路背景下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發現目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中的一些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幫助更多國有企業全面提升內部的管理實力,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內部審計;風險評價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現狀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國有企業肩負著走出國門開拓市場和承擔跨國項目建設的重任,企業的經營環境發生巨大變化,經營管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當地市場,規避和管控好運營中的各種風險,主動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成為了管理者思考的重要方向和必選的管理措施。
內部審計作為提升管理效能防范風險的一種方式,絕大部分的國有企業基本都有開展,為企業的合規運營和風險控管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更多的審計范圍局限于國內業務的審查,對于國際業務審計缺乏足夠的知識和經驗,內部審計國際化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適配的內控制度和風險評價指標體系
一帶一路背景下,國有企業開始進入國際市場開展經營,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宏觀差異很大,如政治制度、政府穩定、民族主義、宗教信仰、法律、金融、市場環境等,國有企業必然會針對全新的經營環境制定國際化經營戰略和計劃目標,這就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設置合適的管理機構、制度和要求,招聘當地人員,根據當地的法律開展生產經營和披露公司財務狀態和經營成果。
很多國有企業設置了與國內的宏觀環境和經營狀態相適應的內控制度和風險評價指標體系,但與國際化的經營環境不匹配,具體的制度、風險評價指標體系中沒有結合新的國際環境進行設置和構建,不利于未來走出去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業務開展,也無法達到控制風險提升綜合效率的管理目標。
(二)內部審計人員缺乏國際審計的能力和經驗
一帶一路背景下,國有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內部審計也需要緊跟企業發展步伐,深入了解企業運營,針對國際業務開展國際化的內部審計,及時發現運營中的問題,為企業保駕護航。
企業國際化經營后,內部審計的時空及內涵將發生極大改變,既要考慮到國內監管制度和法律的要求,也必須遵守經營當地的法律和實際情況,內部審計的內容也進一步拓寬,既有財務審計和管控風險審計,也需拓展宏觀和運營管理審計,還需符合當地的文化傳統,而我們的內審人員和能力普遍缺少開展國際審計的知識和經驗。
(三)內部審計流程有待進一步完善
國有企業經營業務國際化,經營管理的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等發生較大變化,內部工作流程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審計工作也跟著國際化,審計時間、距離、范圍的擴大都會對內部審計的流程和方式帶來很多挑戰,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內部審計的方式和流程進行優化,以確保審計質量和效果。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問題解決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和風險指標體系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國有企業運營環境、管理運作更復雜,流程更長,人員文化背景更多元化,為提升效率和效益,需要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管控好各層級和各崗位風險的同時,提升運作的效率,防范內耗和不作為,以確保企業運營管理決策快速、風險可控。
國有企業開展內部審計需要擁有完善的風險指標評價體系。國有企業應該建立符合國際環境的風險評價指標體系,風險指標設置需要考慮國際環境下的政治環境、業務特殊性等相關因素,也要考慮企業實際運營數據及發展戰略,對于不同風險級別設置不同的具體風險指標,確保風險指標體系適配企業運營。有了科學、合理的風險指標評價體系,內部審計人員才能夠對企業進行全面準確的檢查和監督,及時揭示風險、預警風險,加強對風險的管理與控制,降低風險發生概率,也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內部成績綜合效率。
(二)全面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能力和經驗
企業參與一帶一路項目后,業務國際化、復雜化,內部審計范圍和深度也拓展,對審計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和期望。需要有國際視野和熟悉國際法律、金融、會計準則和文化的審計團隊,核心團隊成員有一定的國際審計經驗和綜合專業能力。
內部審計機構需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針對國際法律、外國語言、國際會計準則等方面進行培訓,提高團隊國際化內審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質;收集其他企業或國際上內審的優化案例,以案促學,提升團隊國際內審的專業能力;根據企業國際化的計劃,精確招聘合適的國際內審人才,從外部補充新鮮血液,提升審計人員整體素質和水平。
(三)優化內部流程,加強審計結果監管
國有企業為適應一帶一路業務發展的需要,要重新設計、完善業務流程,提升運營效率和風險管控能力。內部審計作為企業內部管理的一部分,同樣要因地制宜優化流程和制度,以保障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
首先,要根據優化后的企業運營流程重新規劃內審流程和制度,在內部流程各關鍵節點中設置風險管控要求和審計結果落實職能。其次,要強仳審計成果運用。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要制定整改長效機制,落實整改責任,緊抓審計問題整改,及時反饋整改結果;設置專門的審計整改監督人員,對整改情況進行全面的監督與管理,保證審計問題得到徹底整改,整改效果得以全面的提升,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審計的監管效能,為企業健康運營創造良好的環境。
四、總結
國有企業應當結合一帶一路背景下業務發展的特點,重視審計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提升審計綜合效能,助力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家棚. "一帶一路"背景下國有企業境外資產內部審計研究[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 015(008):57-61.
[2]殷凱.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背景下現代中小型企業內部審計研究[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 2018(21):91-92.
[3]馬悅.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背景下中小型企業內部審計的建議[J]. 環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