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治理是社會建設的一項重大任務,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新時代國家前進的重要基石。而社區治理是社會治理的基礎,社區作為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單位,在治理上對社會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一個擁有完善的治理體系的社區,可以起到推動國家進步,促進社會發展的作用;反之,如果沒有完善的治理體系或治理體系過于單一化,就會阻礙社會的發展。因此,國家將社區治理作為推動整個社會發展的重要一步。尤其是近年來政府報告以及各種文件都體現了國家和政府對于社區治理的重視程度。社會工作作為近年來發展迅猛的新興行業,無論是在推動社會治理上,還是完善社區治理上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國家和政府越來越意識到社會力量可以協助政府推動社會發展,政府也開始購買社會服務,而社會工作組織作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主要聚集地之一,在社會工作行業介入社區治理的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將通過對S市兩家社會組織在實行“幸福社區”系列項目的研究,來探討社會組織是如何參與社區治理的,并且在介入社區治理的過程中起到怎樣的作用、遇到什么樣的麻煩以及如何解決問題。
關鍵詞:社區治理;介入路徑;地域性差異 ;幸福社區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日漸上升,治國理政的政策和理念也在不斷更新。尤其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由于社會基本矛盾已經改變,而為了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產生的問題,“社會治理”這一新概念被提出,這也成了政府和全社會的任務。國家和政府明確表示了社會治理的實施需要其他行業的介入,形成多元化發展模式,這時的社會工作開始被重視起來,社會組織也成為了聯合政府形成多元化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參與部分。社區作為社會治理的基礎,社區治理對整個社會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從目前國家基層治理的現狀來看,傳統的社區管理已經無法解決現存的問題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傳統的社區管理模式下,開始不斷有問題產生,因此當前社區治理需要的不僅僅是內部管理辦法的更新,同樣也需要外部力量介入,協助社區形成完善的治理體系。此外,由于社區內部管理等方面的不專業,導致社區工作冗長繁雜,對于社會的發展也有一定的阻礙作用。可以看出當前社區內部發展是不完善的,外部力量參與和介入社區治理的行動是具有必要性的。
作為所謂“不發達地區”中的一員,筆者希望通過對S市兩家社會工作機構真實案例的分析,做到真正了解社會組織在介入社區治理過程中的所作所為、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希望通過本文為整個所在地區的相關研究提供相對流暢的思路和參考。
二、社會組織介入社區治理的相關涵義
(一)社區治理的重要性
社會工作團體作為一類新興行業,在早些年融入社區的過程中并不容易,甚至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社區人員的不接受,社區居民的不熟悉,政府部門支持力度小等等。直到近些年,隨著“三社聯動”等概念和政策的提出,社會工作行業以及社會組織逐漸被大眾認識,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之間的協調與聯動也打開了基層治理的新局面,由此,社會組織社區治理多元化的主力之一。
在融入如此艱難的情況下,為什么社會工作行業依然想通過社區服務來參與到社會治理中去呢?原因就在于社區治理在社會治理中處于基礎性地位,是社會治理的重中之重,社區治理是踐行社會治理理論的重要平臺。黨的十九大提出在新的治理格局下,政府已經不是社會治理的唯一主體,治理主體已經從一元化逐漸發展成多元化。這時的社會工作作為國家和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參與到治理中來。在這樣的關系中,社區的重要性就在于為社會工作的服務提供平臺與實踐對象。搞好社區治理,有以下幾點好處:
1.穩定社區秩序
有效的社區治理可以在社區范圍內,用所在社區的規范來解決居民遇到的矛盾和沖突,穩定社區秩序;
2.提升居民自治意識
社區治理觀念的實行可以培養社區內居民的自主管理的意識,這是社區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一步,有利于推動社區的進一步發展;
3.維護社會穩定
搞好社區治理,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區發展。居民的切身利益,居民自身有發言權和決定權。通過讓居民參與到社區管理中去,不僅可以滿足社區居民的物質文化需求,也能調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
(二)社會組織的作用
社工組織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提供實踐平臺,增長人員經驗,促進人員成長;其次,社工組織作為在社會上活動的一類群體,對推動社會發展有著一定的作用;再次,社會工作積極鏈接社會資源,收集各類信息,尋找到適合自身機構服務宗旨的項目,承接并且提供服務,以此解決社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在鏈接各種資源時,社工機構時刻秉持著為政府或承接單位樹立企業形象的信念,拉進政府、企業于社區和居民的關系,使整個社會良性循環發展。
三、社會組織介入項目研究
(一)項目基本情況
該項目應用理論是基于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堅持系統治理,加強黨委領導,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參與,號召、引領社會組織及志愿服務團隊融入幸福社區項目中,充分調動社會組織的專業性為構建幸福社區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該項目立足以社區黨建為引領,以社會組織為載體,以社區為陣地,聯合社會企業,形成志愿服務梯隊,引導企業、社區居民及社會組織參與創新社區治理中,共創幸福社區。通過構建豐富的系列公益服務,以高標準、高品質的服務來回應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實現居民幸福美好生活的目標。
(二)具體內容
通過實際調查,筆者收集到以下信息:
A機構:
活動類別:美味課堂、金融學院、文娛天地。
活動內容:通過打造不同場景,讓社區居民享受美味、享受生活的同時,也對企業的形象有一定的深入了解;發揮合作企業優勢,通過開展防詐騙活動,提升社區居民防騙能力,樹立企業形象的同時也提升居民能力;綜合社區居民在文化娛樂方面的多元化需求,開展豐富的活動,豐富社區居民業余生活,提升居民幸福感。
B機構:
活動類別:“幸福生活DIY”、公益生活類講座、文娛嘉年華”公益場景。
活動內容:通過打造美好生活場景,讓居民享受美好生活,從美好的活動體驗中收獲幸福感。同時樹立企業形象,并拉進居民與社會機構的關系;通過各類講座的形式,提高居民健康高品質生活,提升基金會和社工組織的影響力;通過走進社區,結合居民需求,讓社區居民業余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并在活動過程中增強居民對于基金會和企業的認可,打造幸福社區。
四、行動反思
以下是筆者通過與兩家機構分交流,得到的一些總結:
首先,對于涉及的兩家機構來說,他們的項目基本來源于四個方面,分別是政府購買類項目、企業支持類項目(通過競標獲得)、基金會支持項目以及機構自身承接的一些基本服務項目。作為社工組織,兩家機構的服務宗旨與目標大抵也是一致的,因此可以推斷出筆者所在地區的其他社工組織其宗旨和目的是不會有過大的差異的;
第二,以本研究所涉及的“幸福社區”項目來看,A、B兩家機構獲得的方式都是通過企業競標的方式,由于兩家機構在之前與合作企業在之前就已經有過接觸,深得企業的信任,因此社工機構對于該項目的承接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必然性的;
第三,通過與兩家機構項目負責人的交流,了解到兩家機構的人員組成結構還是比較科學的,并且對員工的福利待遇也比較好,之所以對機構內部福利制度有所研究,是因為筆者想通過機構的各方面來了解機構的運行是否合理,而人力資源作為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水平直接影響該機構的經營水平;
第四,在交談中,A、B兩家機構的項目負責人都發表了自身對于社工組織介入社區治理的看法,他們都表示:我們一直嘗試著進入社區,真正做到助人服務,但現實總是很骨感,我們的背后沒有支撐我們的力量,前面又有不同方面的阻擋,簡直是進退兩難。B機構的負責人更是強調:“我們現在做社區活動為什么有人支持呢?因為有福利,因為能拿出錢來幫社區解決問題,但是倘若這些外部資源斷了,我們機構和社區的聯系也就斷了。可以這么說:社區現在信任的不是我們社工機構,而是信任我們帶來的各種資源。”簡簡單單的一段話,卻道出了筆者所在地區中社工機構的心酸。通過與他們的對話,筆者再次感受到S市的社工組織人員對于整個地區的發展前景很是迷茫;
最后,筆者提及了社工組織發展有關地域性的問題。這個問題的提出不僅可以拓寬訪問者的思想,引導其發表更多相關的想法,也可以通過這個問題收集到社工組織人員對于當前中國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一些意見和看法。社工發展不平衡、社工組織在介入社區治理過程中存在地域性差異等現象的產生的確是備受關注的,若整個社工行業想向著專業化、科學化的方向發展,解決以上問題是重中之重。
五、建議
(一)積極聯系社區,發揮自身優勢
在S市這類發展稍有欠缺的地區,因為社區治理觀念比較滯后,導致社區發展慢,在這時,社會組織就可以發揮自身優勢,為社區鏈接資源,真正做到為其解決問題。在社區人員不接受社工行業參與社區治理時,我們不妨運用社工的專業理念,以共情的角度站在社區領導者的角度來分析件事。首先,社區工作人員一定是了解社區治理對于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的,他們一定也希望所在社區可以發展的更好,但由于所在地區政府支持少等原因,導致社區不愿接納“外來人員”,這也是目前社工組織介入社區治理中遇到的最大阻礙。想要解決社區不接納的問題,提升社工組織的社會影響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提升社會組織專業性
通過社會組織鏈接資源的優勢,招攬專業人員為機構做督導、做人員和志愿者培訓,提升組織內部人員和項目參與者的專業性,聚點成面,通過一兩家機構到整個城市再到整個東北地區,促進地區社會工作行業的發展。
(三)發揮政策優勢
總之,通過對S市兩家社工機構的調查,筆者了解到目前所在地區的社工組織在介入社區治理的過程中,依然會遇到阻礙和困難,這也是整個行業急需解決的問題。如果想要解決問題,只有社會組織自身的努力是不夠的,政策真正落實以及地域性問題的解決才是首要的。
參考文獻
[1]王思斌.社會治理結構的進化與社會工作的服務型治理[A].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1,(51:6)
[2]楊文才.社會工作機構參與協同治理運行機制研究[A].中州學刊:社會現象與社會問題研究,2019.3,(3)
[3]王思斌.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治理創新研究[A].社會建設,2014.9,(1-1)
[4]楊麗娟.社工機構社區介入與社區治理能力提升研究[D].山東大學,2019.5
[5]王楊.社會工作推動社會治理創新的三個分析維度[A].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6)
[6]嚴嘉雯.社區自組織的自治理過程研究——以P社區居民互助會為例[D].華南理工大學,2019.4
[7]王思斌.社會工作在創新社會治理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種基礎-服務型社會治理[A].專題討論:社會治理視野下的社會工作,2018.6
[8]文福貴.我國社會工作參與社會治理的途徑研究[D].中共廣東省委黨校,2017.5
[9]閆臻.嵌入社區治理中的專業社會工作介入——以天津KC社區為例[A].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學與社會工作,2016,(1)
作者簡介:郭鑫羽(1998.5) ,女,漢族,籍貫:遼寧遼陽人,沈陽師范大學社會學學院,20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社會工作,研究方向: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