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賓賓
摘要:機械制圖教學中,經常能夠看到學生因為想象力不足,做不出好的產品問題。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本文將利用3D打印技術,調動學生學習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新精神,拓展機械專業知識點與學生的想象力,旨在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3D打印;打印技術;機械制圖;教學思路
前言:在機械專業中,機械制圖屬于非常重要的專業課,特點是實踐與基礎。機械制圖教育,著重引導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培養,強化了學生的繪圖能力。學生在學習制圖技術的同時,工程意識、創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一、機械制圖教育現狀與3D打印技術
(一)教學現狀
雖然機械制圖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會用模型與教具向學生演示點線面、組合體與立體圖形,但很多學生卻并沒有理解知識要求,無法掌握知識含義。很多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由于缺少空間想象力,所以學習陷入困境[1]。特別是在裁切立體和組合體圖形的時候,因為學生沒有足夠的空間想象力,導致學生出現了很大的學習壓力。使用多媒體動畫與手工教具,能夠讓學生掌握三視圖投影規律,使用三維圖形轉化二維圖形,不過學生很難做到將二維圖形變成三維圖形。學生無法單純依靠想象實現裝配圖與零件圖,無法達到預期的機械制圖教學目標,很難保障教學效果。
眾所周知,機械制圖是一門實踐、應用并重的課程,但是傳統教育模式中,只考慮理論,忽視了理論和實踐的銜接。部分學生思維不夠靈活,只看重考試分數高低。學生的制圖能力和識圖能力不夠靈活,學生沒有工程素養以及創新意識。
(二)3D打印技術與計算機繪圖挑戰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社會就已經出現了3D打印技術。該技術屬于立體平面印刷技術,本質為增材制造、層層堆疊。有很多工藝方法使用了該思想,納米堆積、建筑生產中都能看到其身影[2]。3D打印層層堆疊具有高度定制性與高度柔性,零部件外形制造難度并不是很高,制造成本敏感度也比較低。3D打印技術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多年的發展,使得其已經在制造業、教育界、高科技、醫療設備、國防與航天中得到廣泛使用。3D打印能夠無限實現學生的創意,學生從模型庫中下載模型,或是自己獨立設計模型,之后打印出來,只要擁有3D打印機,學生就能開辦模擬工廠。
工業革命背景下,生產人員的知識能力要求不斷提高、電腦設備的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這讓無紙化、三維化成為了今后機械加工的趨勢。3D打印技術成為機械設計全新的思路,3D打印技術需要三維建模的過程。
教學期間,需要教師做好引導,培養學生的空間感知力,鍛煉學生思維能力,有技巧的思考問題。這對教師教學設計與課程分析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模式,規避傳統模式教學弊端和問題。
二、機械制圖與3D打印技術的結合
(一)教學設計和框架
在3D打印技術逐漸成熟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學校開設了3D打印選修課程,傳授學生如何3D打印。從探索和研究經驗中得出,3D打印技術的使用有非常好的效果。這里將以兩種形式討論機械制圖教學中的3D打印技術使用。
第一種模式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3D打印教具模擬展示與進行繪圖教學。教師在準備換屆,使用多媒體動畫的模型方法,將3D打印機變成實物[3]。使用動畫演示以及視圖展示的方法,吸引學生興趣,并講解知識點。學生此時表現出強烈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利用課間時間,相互傳閱教具,學生對比二維圖像與三維實物之間的區別,學生對打印技術建立了全新的理解與印象。機械制圖教學中,這種教學模式的使用,主要為理論教學,有著抽象且很多的課程,學時相對有限。這種模式適合電氣工程自動化、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等專業。
第二種模式為,學生親自制作3D產品。機械專業一般有兩個學期學習制圖課程知識,第一學期學習投影規律,第二學期學習cad、裝配圖、零件圖知識。機械專業制圖有著延展性特征,3D打印技術、三維建模知識學習。學生在學習中,逐步形成了工程意識,了解了工程概念。學生使用打印庫模型作為素材,應用3D打印機打印創作。學生在逐漸掌握打印方法以后,產生了濃厚興趣,并開始了獨立的創作,設計各種模型,為模型庫補充新的資源。教師需要將課程考核定位在學生作品是否具有創新性,開發學生潛能。
(二)教學成果
不論是什么課程,教學中的經驗累積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多年的教學設計,才能讓教師不斷補充模型庫,并將其作為教學素材。教師可以將素材庫中的材料打印出來,并在學校的展示柜中展示。學生平時可以觀看學習,教師也可以隨時選擇合適的教具,為學生提供直觀、生動的課堂。學生按照興趣參觀和模仿制作,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學生在3D打印課程中,如果操作失誤,沒有制作出合適的產品,那么,教師就可以將學生的作品拿出來,讓學生對比成功作品和失敗作品的區別是什么。此時學生對比實物進行了反思,學生在用心思考中,找到了問題原因,并積極改變模型形狀。學生在3D打印實踐學習中,提升了自身的整體素質,學生創新思維得到了激發。學生創作各種各樣的3D打印產品,學生在打印產品的過程中,創造力得到激發,學生的知識記憶能力和理解水平顯著加強,提高了學生學習自自主性,激發了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興趣。
結語:機械制圖教學中,3D打印技術的使用,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與實踐,這對提高教學效果來說意義重大。3D打印課程的應用,改變了傳統教學方法與模式,學生擁有了更多開放學習與教學渠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了樂趣。課本知識有了實踐空間與渠道,能夠實現知識與技術結合,是今后人才培養趨勢。3D打印建模,并不單純是為了獲得打印結果,同時也是在學習3D打印技術的時候,讓學生了解什么是三維建模,在學生腦海中形成獨特的理解,活躍學生的思維。
參考文獻:
[1]姜濤.如何在機械制圖教學中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J].科技風,2021,{4}(19):71-72.
[2]馬學知.機械制圖全線上教學實踐的效果分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21,{4}(07):111-114.
[3]朱文博,紀?;?,李海淵.理實結合的機械制圖教學改革與實踐[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3(02):18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