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見習記者 劉惠娟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簡稱“時間銀行”),是指政府通過政策設計,鼓勵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按一定的規則記錄儲"/>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本刊見習記者 劉惠娟


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簡稱“時間銀行”),是指政府通過政策設計,鼓勵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按一定的規則記錄儲存服務時間,當年老需要時可提取時間兌換服務。
2021年3月1日,《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新聞發布會上,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沙維偉談到“養老服務時間銀行”時指出,要逐步探索建立“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等創新機制,積極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發展。
“政府主導、通存通兌、權威統一”,南京市已探索出具有地區特色的“時間銀行”運行機制,為全國“時間銀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復制樣本。
“可以肯定地說,‘時間銀行’在持續向好發展。”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運營負責人、鐘山職業技術學院培訓中心副主任史秀蓮介紹。2017年,兼任南京養老志愿服務聯合會會長的她在調研時了解到,一些獨居老人晚上不敢關門,用磚頭半掩著門。“他們解釋說,若自己有突發情況,可以喊人,方便鄰居及時發現。”史秀蓮說,“這讓我很痛心,想到了國外流行的‘時間銀行’,可以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供給,讓年輕人幫助老年人,讓年輕的老人幫助高齡老人,編織養老服務保障網。”

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管理中心
經調研論證和模式內測,2018 年10 月,南京市“時間銀行”鼓樓分行正式投入運營。2019 年7 月,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并于12 月成立“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管理中心”,在全市12個區、24個街道、247個社區啟動首批試點。2020 年10 月,南京市全面開展“時間銀行”工作。
為保障服務時間累計和兌換的公平公正,南京市民政局聯合多部門制定《各級時間銀行建設及運營標準》《時間銀行志愿者管理標準》《時間銀行時間管理辦法》等9 項標準規范,連同全市實施方案,形成“1+9”政策體系,為“時間銀行”規范化、程序化、標準化發展提供制度支撐。
全市統一的“時間銀行”信息系統開發完成后,嵌入“我的南京”APP 的“公益”板塊中,在志愿者注冊、派單、接單、服務、評價監管等方面更加智能、快捷。
“政府主導是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的主要特點之一,市級財政首批投入1000 萬元設立專項基金保障,確保了‘時間銀行’健康可持續發展。”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陳芳介紹。
早上8 點,家住南京市江北新區葛塘街道的田華,打開“我的南京”APP,進入“時間銀行”板塊,查看新的服務需求訂單。上門送餐0.25 小時、陪同就醫1.00小時、洗澡看護1.00 小時、理發0.50 小時、家務料理0.50 小時、精神慰藉1.00小時……“時間銀行”服務內容涵蓋“助餐、助醫、助浴、助潔、助急”等“五助”養老服務。此外,還增加了以老年人免費學用智能手機為主要內容的“助學”項目。逐一梳理后,她帶著裝有體溫計、血壓計、血糖儀、創可貼等醫用品的“時間銀行百寶箱”,開始了一天的志愿服務。今年65 歲的她,是葛塘街道第一位“時間銀行”注冊志愿者。
記者看到,她手機通訊錄里存儲了500 多個服務對象的電話,且都有備注,比如:“孫太太(有高血壓)大兒子電話”“朱克英女兒電話”“鄭素蘭孫子電話”……她對記者說:“我是低齡老人,現在服務他人,也是為了將來有人服務我。”
今年62 歲的徐國里家住南京市浦口區永寧街道張云小區,2020 年3 月注冊成為“時間銀行”志愿者,到2021 年8 月1 日,已累計服務801.25 小時。“成為志愿者以來,我每天都會接到訂單,多的時候8 單,少的時候也有2 單。幫助老人洗衣服、打掃衛生、買菜,和老人聊天,都是我力所能及的事。”徐國里介紹,她還學會了理發,每周末下午上門為一些失能老人理發,“我屬于年輕的老年人,想再做20年,時間先存著,等我不能動了,就能享受到別人對我的養老服務。”

“時間銀行”志愿者進社區服務
南京市棲霞區文康苑社區“時間銀行”服務點志愿者朱靜君,每天從街道指定的廚房取餐,為社區獨居老人送餐,一天不落。張阿姨是該社區半失能老人,她女兒每次有事需要出門時,便把張阿姨“寄存”在服務點,張阿姨在朱靜君等志愿者的陪伴下快樂地唱歌。她女兒說:“將媽媽放在‘時間銀行’服務點,很放心。”
看病是空巢、獨居老人最大的煩惱。“時間銀行”推出的助醫服務很受老人歡迎。記者采訪時,文康苑社區“時間銀行”志愿者任人民在“我的南京”APP 上接到獨居老人汪爺爺的助醫訂單。他上門了解其用藥需求,取醫保卡、病歷單等,然后到社區醫院掛號、排隊、取藥,再把藥送到汪爺爺手里。
玄武區孝陵衛街道盛和家園社區張繼光和老伴一起注冊成為“時間銀行”志愿者。張繼光能說會道,會吹笛子,每次去老人家里服務時,他都會吹上一曲給老人解悶。理工大社區失能老人唐奶奶,因小腦萎縮,癱瘓臥床,每月須更換胃管。張繼光與其他志愿者一同將唐奶奶抱上輪椅從3 樓抬下,陪同她前往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換胃管,結束后再把老人安全送到家。
據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信息平臺統計,截至2021 年8 月1 日,全市申請注冊志愿者51289 人,通過公安審核49041 人,通過志愿者考核37388 人。申請注冊服務對象51734 人,通過系統審核成為正式服務對象48130人。
志愿者年滿60 周歲以后,均可用個人賬戶內的時間兌換等時服務。
65 歲的李桂英家住浦口區永寧街道青山村,早年因好奇來到青山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時間銀行”服務點注冊成為志愿者。她為轄區老人理發、洗衣、打掃居室、代購生活用品等,其“時間銀行”賬戶里也存儲了不少時間。
不久前,遠在外地的兒子打來電話,說小孫子考試得了100 分,李桂英想給孫子發個紅包作為獎勵,可不會操作。她想起“時間銀行”賬戶里存有時間,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下了需求訂單,正在附近服務的志愿者郭永青第一時間接單,上門耐心地教她如何綁定銀行卡、發紅包和視頻聊天。李桂英開心地說:“我以前服務的時間,真可以兌換服務。”
66 歲的 張玉林 和64 歲的劉國福,以前是南京市棲霞區邁皋橋街道曉莊社區“時間銀行”志愿者,現已注冊成為服務對象。“時間銀行”志愿者王敏接單后上門,為他們提供肩頸按摩服務。劉國福感慨地說:“以前為他人服務,現在享受別人的服務,真好!”
“我現在還年輕,還不能成為服務對象,但我父母可以用我的時間兌換服務。”小劉是一位年輕的志愿者,“時間銀行”里儲存了50 多個小時,他將時間贈予同在南京的父母,讓父母享受服務。
“不滿60 周歲的人,暫時還不能注冊成為服務對象,但可以將時間轉移給直系親屬,這也是一種親情的補給。志愿者因戶籍遷離本市等原因需注銷賬戶時,按照最新公布的非全日制小時工工資標準的10%給予一次性補助。”南京市鼓樓區承陽養老事業發展事務所副主任李滬浣說。
據了解,除南京市外,江蘇省其他地方也在積極探索“時間銀行”模式。常州市“時間銀行”圍繞高齡老人的特點,專門接入“12349”為老便民服務電話,設立專線通道,幫助老年人克服使用智能手機的障礙。無錫市“時間銀行”項目于2021 年在濱湖區、梁溪區開展啟動試點工作。溧陽市“時間銀行”項目在昆侖街道開展試點工作,依托街道內“如意小食堂”“日間照料中心”等現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時間銀行服務點。
2021 年1 月15 日修訂的《江蘇省志愿服務條例》增加“時間儲蓄”制度,在全國率先將“志愿服務回饋制度”法定化,規定志愿者本人需要幫助時,根據其志愿服務時長,優先提供志愿服務。這既是對南京市“時間銀行”的肯定,也為其運營帶來新的發展利好。
記者了解到,“時間銀行”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社會認同感不足、普及程度低、參與積極性不高等問題。
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教授,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志愿與公益分會主任委員陳功認為,“時間銀行”需要繼續充分發揮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從志愿激勵方式來看,明確“時間銀行”表彰嘉獎機制,建立個人積分排名機制并根據積分排名開展社區優秀“儲戶”、高校時間銀行優秀志愿者、中國年度志愿者等評選工作。
——從發動人群上看,建議發揮共青團青年生力軍作用,推動“時間銀行”與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和“學雷鋒志愿服務”緊密結合,將“時間銀行”志愿服務體系下的大學生志愿服務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相結合,開展“時間銀行”學生社會志愿服務實踐。
——從聯動服務上看,探索建立政府、市場、社區及家庭(個人)聯動志愿服務聯合體,在政府主導中引導社會組織有序介入,將企業資源以合作共贏、捐贈等方式引入“時間銀行”運營。

“時間銀行”志愿者服務心得分享會
“時間銀行”提供的服務暫時解決生活剛需問題,對一些專業性需求及精神方面的服務,提供得還不是很多。陳功表示,“時間銀行”在運行初期往往會選擇受眾人群廣、服務難度低、風險阻礙小的基礎性服務為主要服務內容,這既符合目前發展形態,也是政府主導下“小切口、穩步走”的現實選擇。隨著“時間銀行”參與人群的進一步擴大、應用場景的進一步延展,應該注意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的服務,從多對一、多對多向單對單、單對多等“共享”方向發展,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是擴大“引流”,提高時間銀行的活躍人口基數,加強宣傳推廣,促進更多黨員骨干、老同志以及社區居民加入。二是推動志愿服務專業化,推動對社區志愿者的服務技能培訓,提升其服務水平。三是完善激勵機制,探索志愿服務回饋獎勵制度的常態化發展,運用積分制獎勵、信用聯動等方式對專業化志愿者提供優待補償(激勵)機制。四是強化科技支撐,推動志愿服務智能化,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化科技手段,精準化匹配訂單,探索市內跨區域的專業服務志愿者的精準推送、迅速知情及服務遞送,推動志愿服務的高效率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