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陵市生態環境監控中心 萬夢雪
根據環境監測的常見項目,如土壤、水體、空氣等,按照已頒布實施的國標、行標,結合常用的檢測方式方法,將環境監測實驗室常用的危險化學品作如下分類,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氧化腐蝕、易制毒等四大類,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環境監測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常見種類
有毒有害類作為組成危險化學品的重要類別之一,也是最容易對人體產生直接傷害的危險化學品。根據對人體的危害程度,從輕到重可以分為刺激皮膚、損害呼吸道、致癌致畸和致命劇毒。其中,刺激皮膚包括紅腫、灼傷、損傷等;損害呼吸道包括呼吸不暢、受阻、破壞黏膜等;致癌致畸包括引起身體生理病變,造成難以醫治的傷害;致命劇毒包括氰化鉀等氰化物、三氧化二砷等砷化物、二氯化汞等汞化物,均對人體傷害最為嚴重。此類型化學品在儲存時要做好密封,使用時要小心謹慎,按規定做好防護,防止對身體的毒害。同時,環境監測用標準試劑等危險化學品一般儲存在安瓿瓶中,根據檢測劑量,履行審批手續后,以“支”為單位領用。沒有開啟的整支安瓿瓶需及時退回儲存庫房,已開啟尚未用完的標準試劑,需要將剩余部分妥善轉移至試劑瓶中安全保管,或移交有關部門統一處理,嚴禁隨意丟棄。
對于易燃易爆類化學品,應重點做好防火、高溫等安全管理,各類試劑應分開儲存,防止與其他試劑混合發生反應造成燃爆等危險。尤其是應用較多的氫氣、乙炔氣等,更應對其安全管理給予高度重視。當前,多數環境監測實驗室采用氫氣發生器,具有自動檢漏、隔斷等功能,相對來說安全有保障。乙炔氣在儲存、使用時需要注意:一是乙炔氣瓶安裝橡膠材質的防震圈,搬運氣瓶要輕拿輕放,防止撞擊;二是儲存氣瓶應選擇在陰涼干燥處,遠離實驗室且在相對單獨的空間,夏季防止高溫暴曬,在專用架上堆放、安置牢固,防止滾動、擠壓、振動或摔下引起氣體爆炸;三是減壓器和瓶閥之間要密封連接,對減壓閥和管路進行定期檢查,防止漏氣;四是,使用時應規范開啟開關,使用后及時關閉,并做好檢查。
強氧化劑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在一定條件下容易發生爆炸,且與鎂粉、鋁粉、鋅粉以及有機物等易發生反應,形成易燃易爆混合物。還有遇水反應劇烈的試劑,如過氧化物、過硫酸鹽等遇水可發生爆炸。因此,對于硫酸鹽、重鉻酸鉀、濃硫酸等強氧化劑,應按要求分類儲存,遠離易燃物、還原劑等,儲存溫度要低于室溫,保持一定的通風。硫酸等酸類試劑應按規定存放在專用貨架上,貨架具備一定的抗酸性,試劑瓶盡量放置在低處,方便取用。氫氧化鈉等強堿試劑使用時要嚴格做好防護,防止腐蝕人體,特別是注意保護好眼睛等脆弱部位。
此類試劑主要為可用于制毒的前體、原料或輔料等國家管制類試劑,分為第一類、第二類與第三類。第一類主要為制毒用原料,第二、第三類主要為制毒用配劑、輔料。環境監測實驗室中涉及的制毒類化學品主要有冰乙酸、濃鹽酸、醋酸酐等,涉及化學品類別較少,但使用量往往較大,尤其是鹽酸等試劑使用量大、使用頻率高,因此,務必要建立審批流程、詳細臺賬,載明試劑的存儲、領用、使用去向,并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盤點。如果發現賬目與實物有出入,出現化學品丟失時,應及時向公安部門報告。
1.健全安全責任體系
貫徹新《安全生產法》及有關危化品安全管理規定,落實環境監測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健全各類危化品儲存、使用等安全管理制度,明確組織領導、責任機構、責任人的相關職責。并根據各類危化品特性,規范申請、領用、撥付、使用、銷毀等管理流程,既要做到規范有序,又要權責分明,便于發生意外時追根溯源。同時,在實驗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取樣作業、旁站監督、適時監控,禁止擅自脫崗。
2.落實安全培訓計劃
根據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工作安排,制定年度全員培訓計劃,并抓好落實。一是落實安全健康培訓。結合危化品的特性,對員工開展健康教育,使其掌握好自身防護、職業健康等基礎知識,對身體不適的狀態及時作出預判并就醫等。二是開展安全應急培訓。對潛在的風險進行分類,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組織員工開展培訓、演練,提高應急處置的能力,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三是嚴格持證上崗作業。對直接從事危化品工作的員工開展專業培訓,要求持證上崗,并結合定期例會、每日班前會等,對擬開展的實驗檢測項目、危化品操作規程等進行講解,嚴格落實好危化品安全管理。
3.嚴格做好個人防護
根據實驗室危化品管理制度及危化品安全說明書,要求實驗人員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進入實驗區域應按規定做好個人防護,定期對手套、口罩等進行更換,勤洗手、保持干燥,身體不直接暴露在試驗項目中。對于需要在密封環境下進行的監測項目,實驗人員要嚴格檢查物品和環境密封情況,檢查漏保設備響應情況,防止意外發生。
1.統一集中管理
首先,危化品應儲存于相對集中的場所(庫房),嚴禁胡堆亂放,且存儲場所應符合通風(密封)避光、防火防水、防爆等規范要求,并按要求設置相應的滅火器材。其次,對于未能一次性使用完畢的試劑,往往會涉及超量存放問題,因此,對于剩余、過期以及無標簽的危化品,應臨時存放在專用庫房內,按要求統一處理,嚴禁私下丟棄傾倒、拋灑掩埋。另外,對所有危化品應建立專門臺賬,明確領用、使用、銷毀的品名、規格、數量以及每個環節的申請人、審批人等,并指定專人負責危化品的保管、登記、發放等工作,按照申請審批單配置數量,嚴禁超標配置、過量領用。
2.分類儲存保管
根據危化品特性做好分類儲存,以保證試劑自身理化指標和安全性能,防止危化品相互反應發生危險。例如,氧氣等高壓氣瓶間距≥1.5m,和熱源保持一定距離,劇毒試劑容易揮發至空氣中,需密閉儲存,防止吸入。同時,嚴格按照化學周期表順序對危化品進行分類存放,以有效避免相互抵觸的化學品在一起發生反應,減少事故的發生。
3.嚴格“五雙”管理
對劇毒試劑要嚴格實現“五雙”管理,即在保管、收發、領用、記賬、鎖控等五個環節實行雙人管理機制和專庫專架專柜保管模式。庫房管理員要嚴格規范地記錄出入庫情況,領用者要規范填寫領用申請審批表,在領用、發放環節至少實行“三審”,定期進行清點、核對,兩人互相比對實物、賬目,確保帳清目明。
環境監測實驗室各類分析數據較多,其危化品使用也較多,涉及包括存儲、使用、銷毀等在內的諸多環節,為保證危化品的溯源以及全過程、全方位監管,務須要建立健全臺賬制度,以利于從思想和行動上提高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目前,部分環境監測實驗室已經建立了自動、智能一體化的電子臺賬,利用大數據和物聯網,有效實現了化學試劑的安全信息管理。其中,危險化學品電子臺賬主要包括試劑名稱、出廠時間、檢驗批號、運輸信息、試劑純度及特性、注意事項、購置時間、有效期限、入庫登記時間和數量、出庫登記時間和數量、申請及審批信息、發放及領用人信息、見證人等內容。同時,電子臺賬作為危化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方式,應重視第一手資料,安排專人管理,單獨加密計算機儲存,設置加密口令等。對于條件具備的實驗室,還可結合實驗室實際需要,增加特殊管理權限,合理優化臺賬系統,做好更新優化,對化學品出入庫、退庫以及供應商信息等進行全過程動態管控,也可以通過終端消耗情況,提前預判試劑的采購情況,有效降低試劑過度積壓,提高試劑的利用效率,防止發生次生危險。
總而言之,為切實做好環境監測實驗室的相應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應始終將“安全第一、防范為主”基本方針予以根本貫徹,健全、改進相應安全管控體制,優化、完善、落實相應安全管控舉措,抓好危險化學品存貯、使用與處理,多措共舉,保障環境監測實驗室得以安全、穩定地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