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管網集團聯合管道有限責任公司西氣東輸分公司 孟斌
西氣東輸山西輸氣分公司所屬管道擔任西一線干線輸氣加壓工作,同時承接地方起源。目前已投入運營的包括西一線干線346.5公里,煤層氣支線35公里,共計381.5公里。
山西輸氣分公司每12個月組織管道高后果區工作人員集中識別培訓,同時對管道沿線高后果區進行重新評定。其中近兩年管道高后果區識別結果詳見表1。

表1 2020-2021年度山西輸氣分公司管道高后果區信息統計表
由近兩年山西輸氣分公司管道高后果區統計信息可見,管道高后果區數量、長度等每年有所變化,但整體趨勢仍呈上漲趨勢。
山西輸氣分公司管道沿線地質環境條件復雜,永和-臨汾段地勢起伏較大,地貌為黃土高原和呂梁山地;臨汾-浮山段地勢平坦,為臨汾盆地;沁水-澤州段地勢起伏較大,地貌為太岳和太行山地。管道在山間谷地、盆地內敷設。人類經濟活動往往也與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環境條件相關。山西地區人類聚集地多分布于山間谷地、臨汾盆地、河流谷地等地形相對平坦開闊地區[1]。
山區敷設管道往往伴隨著成本高、施工難度大的特點。二十一世紀初,西一線干線建設期正值中國經濟社會變革的歷史時期,加之當時環境保護意識不強,因此管道大多盡量選擇地形相對平坦的山間河流谷地敷設。
自山西輸氣分公司所轄西氣東輸一線輸氣管道于2003年正式投入運行,建設初期管道沿線社會經濟發展緩慢,人口數量相對較少,分布零散。隨著近年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管道沿線的經濟、人口、工程活動等快速增長,加之管道敷設在山間河流谷地的平坦地段,即使山西輸氣分公司成立以來經過多次局部改線調整,但整體管道走向仍與人類聚集地有一定的重合,人類經濟活動范圍與管道保護范圍發生沖突,占壓、安全距離不足等事件常有發生。因此,山西輸氣分公司管道高后果區的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避免性[2]。
對于分公司未來可能存在的新建管道或因礦產資源、城市規劃與已建管道發生沖突等原因,造成新改線路因進行認真規劃遠離自然保護區域,規劃在村鎮等居民區邊界范圍200m外。例如原西一線永和縣城段管道直接穿越永和縣城而過,隨著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縣城常駐人口超過數萬人,因此該段管道進行改線規劃,繞避縣城,有效減少了高等級的高后果區的形成。
山西輸氣分公司每年組織對沿線管道高后果區進行重新評定,評定前組織線路管理人員進行統一風險識別培訓。評定過程中嚴格按照《GB32167-2015油氣輸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規范》和《GB50251-2015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中關于高后果區的相關要求的識別要素進行評定,由管道科進行最終的質量把控。
利用冬季承包商施工和第三方施工少發的時期,組織線路管理人員對管道高后果區基礎信息情況進行摸排,查清查明高后果區的管道基礎信息,包括管道本體腐蝕、附屬設施、交叉穿越、第三方風險、地質災害風險、雜散電流干擾、歷史風險等涵蓋管道管理的基本內容。管道科組織形成統一的成果文件,每年度進行更新。奧維電子成果為每個風險點位添加現場照片及詳細的描述。例如就自然與地質災害需要調查歷史地質災害風險點位、潛在地質災害風險點位和正在治理的地質災害風險點位的地質環境條件、誘發因素、易發性、對管道的易損性、對管道的失效后果、其規模、發育特征、影響范圍等信息[3]。
成果內容按照每高后果區形成一份紙質版方案,包括風險評價報告、管控方案和管控過程、附圖各一份,同時按每高后果區形成一份奧維電子版文件,將分公司所轄高后果區風險內容及基本信息單獨摘出,形成第三方風險、地質災害風險、附屬設施、交叉穿越等綜合文件,便于線路管理人員隨時查閱。
在風險管控方案中對高后果區的日常巡檢工作作出要求,包括重點巡檢內容、風險的識別與一般處置、上報體系、對巡檢工作的要求與考核等。
1.巡檢內容
(1)檢查管道中心線兩側各5米范圍內是否有取土、挖塘、清淤、修渠、修建養殖場、排放腐蝕性物質、堆放大宗物資、采石、建房、建溫室大棚、壘墻、修筑其他建筑物或種植深根植物等現象。
(2)檢查管道及其附屬設施中心線兩側有無新增大型建筑物、構筑物工程。
(3)檢查管道是否漏氣。
(4)檢查管道、光纜是否出露或存在埋深不足的現象。
(5)檢查管道“三樁一牌”等其他附屬設施是否整齊完好、信息齊全等。
(6)檢查管道穿越公路、鐵路、河流的防護工程是否完好,標志樁是否完好。
(7)檢查所轄管段沿線地質災害發育情況,雨后及時巡檢腰峴、滑坡易發區段、地形地貌異常變化點等重點部位。
(8)檢查沿線水工設施效能完整性,及時上報或采取措施。
(9)除雨雪、冰雹等惡劣天氣外,其他天氣原因必須保證每天徒步踩點率達到100%。
(10)確保每天上、下午各巡檢一次。
2.巡檢要求
(1)巡線員所轄高后果區區域內出現第三方施工等可能損壞管道安全的情況時,應及時與施工者或施工負責人溝通,了解施工情況、工期、進度、規模,以便確定監護時間、監護范圍、監護重點。根據施工情況,準確判斷施工是否影響管道及附屬設施安全。同時將管道光纜的位置、埋深情況向施工方告知。
(2)記錄巡線和匯報巡線過程中所發生的問題。
(3)負責協調處理管道占壓和各種安全隱患問題,需要上級領導處理的及時匯報。
(4)對所轄高后果區管段范圍內管線的位置、埋深、地質災害易發區域、第三方隱患易發區域、“三樁一牌”、交叉穿越情況及農田戶主信息等應熟知。
(5)巡線員應保證樁牌等附屬設施通透完好性和所轄管段巡檢道路通暢易行。
(6)巡線過程中應走訪沿線信息員、農田戶主等,進行管道保護宣傳工作。
(7)每日檢查線路測試樁等附屬設施完好情況,每月20—24日完成月度電位測試,包括線路管道保護電位、雜散電流干擾電壓,并及時上報。
針對所轄管道高后果區制定專項的事故應急預案,對發生事故之后的處置流程進行明確,要求線路管理人員熟練掌握,并組織定期考核,做到出現突發應急事故能夠有效處置。
同時山西輸氣分公司每年定期組織進行高后果區泄漏事故應急演練,邀請地方政府有關職能單位、泄漏點位附近企業、消防、公安等進行聯合演練,重在實戰,提高管道高后果區風險意識。
高后果區起始點大多位于荒地,分公司改變原來要求,針對所轄高后果區范圍內的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場所和學校、城鎮、寺廟等人員聚集性場所設置風向標和攝像頭。對第三方施工易發地段設置智能監控設備,自動識別大型機械,接近時自動進行語音宣傳播報。
有計劃地在管道沿線增設智能電位測試樁,實時智能監測管道電位,發現異常電位波動時可自動預警。同時,針對地質災害風險隱患點位、腰峴部位等安裝地災監測設備進行實時監測預警。
隨著“十四五”規劃的實施,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管道高后果區的數量、長度仍處于增長的趨勢,管道高后果區的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避免性。由此帶來的是管道風險隱患的增加,一旦高后果區段管道發生事故,其失效后果不可承受。因此增強管道高后果區的風險管控是一項必須進行且要一直推進的艱巨工作。分公司將有計劃地進行一定程度的科研研究,加強對新技術的運用,逐步實現管道高后果區風險智能化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