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庹洪霞,趙敏,駱君,杜斌,何薇
(成都市溫江區人民醫院,四川成都 611130)
倒睫是指睫毛位置異常并倒向眼球,刺激角膜和球結膜,引起角膜和球結膜的刺激癥狀的一種疾病。老年人因倒睫的長期刺激,會出現結膜充血、角膜上皮點狀或彌漫性損傷、角膜上皮部分脫落、角膜淺層渾濁、角膜新生血管、角膜潰瘍、角膜白斑等,嚴重者甚至失明[1-3]。倒睫治療方法較多,但治療效果存在差異。因老年人身體狀態及接受能力的因素影響,目前臨床多采用單純機械拔出、電解倒睫等方法,但術后復發率高,并發癥較多。有研究[4]表明,顯微鏡下睫毛毛囊楔形切除術能完全切除異常睫毛的毛囊,徹底緩解癥狀;且局部倒睫患者手術無需縫線,對于廣泛倒睫患者,可采用6-0縫線間斷縫合創面數針,術后恢復快,并能徹底治愈老年倒睫。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顯微鏡下睫毛毛囊楔形切除術對老年倒睫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本研究選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老年倒睫患者69例,隨機分為觀察組(n=30)和對照組(n=39)。觀察組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齡(73.35±0.93)歲。對照組男15例,女24例;平均年齡(73.05±5.22)。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倒睫診斷標準[5];年齡>65歲;倒睫或雙行睫等睫毛異常生長;無嚴重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腦血管性疾病。排除標準:瞼內翻、眼瞼瘢痕等其他原因導致的瞼緣位置異常導致的倒睫;合并有其他嚴重眼部炎癥性疾患;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和/或心腦血管等其他全身性疾病,控制較差;依從性差,不能配合治療、觀察和隨訪。
1.2 方法
1.2.1 觀察組觀察組采用顯微鏡下睫毛毛囊楔形切除術治療,手術在眼科手術顯微鏡下進行,常規消毒、鋪巾,鹽酸丙美卡因滴入結膜囊,表面麻醉3次,以2%利多卡因注射液加數滴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配成濃度1∶l00 000的麻醉液,于倒睫處眼瞼皮膚行局部浸潤麻醉。對于局部倒睫者,可用瞼板夾夾持擬切除部位眼瞼。手術使用一次性前房穿刺刀(Alcon 15°刀),緊貼異常的睫毛內側做一平行于瞼緣的切口,至瞼板內側約4 mm,然后使用反挑式從異常睫毛外側沿毛囊水平做一斜行切口。對于廣泛倒睫患者,可用普通刀片緊貼異常的睫毛沿內側做一平行于瞼緣的切口,至瞼板內側約4 mm,沿異常睫毛外側做一斜行切口。手術時均邊做切口邊觀察睫毛毛囊位置,方向與切除的睫毛毛囊方向一致,采用齒鑷夾持擬切除組織,創面呈楔形,切除睫毛、毛囊及部分瞼板組織。仔細檢查有無毛囊遺留,若有遺留,及時切除。手術時盡量避開正常睫毛毛囊和正常瞼板。局部倒睫患者切口無需縫合,廣泛倒睫者可使用6-0縫線間斷縫合數針。術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包扎術眼[6]。術后次日換藥。術后針對倒睫病因進行治療。對于合并沙眼者,可聯合阿奇霉素等治療[7]。對合并瞼板腺功能障礙者,術后1周典必殊眼膏聯合熱敷、瞼板腺按摩等治療[8]。合并瞼緣炎者,睡前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9]。
1.2.2 對照組對照組采用電解倒睫治療,于顯微鏡下進行,2%利多卡因注射液加0.1%腎上腺素于倒睫處眼瞼皮膚行局部浸潤麻醉,翻轉眼瞼使其遠離眼球,將電解針尖沿倒睫生長方向插入需電解的毛囊根部,深度1~2 mm,通電時間約10 s,見針尖處有白色泡沫樣反應后輕拔出睫毛,若需一定力量才能拔出,則可能是電解不夠充分,需繼續電解[10]。廣泛倒睫者,可分多次行電解倒睫術。對于合并沙眼、瞼板腺功能障礙、瞼緣炎等患者,治療方法同觀察組。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術后1周、1個月、3個月治療有效率。療效評價標準[11]:痊愈,眼瞼位置形態正常,未見睫毛觸及角膜,眼瞼未見任何畸形;有效:眼瞼位置正常,1~2根睫毛輕度向內彎曲,偶爾觸及到角結膜,眼瞼切跡等輕微眼瞼畸形;無效,患者術后再次發現倒睫,觸及角膜,或發生眼瞼嚴重畸形,瞼內翻等。治療總有效率=(痊愈+有效)/總例數×100%。比較兩組術后1周、3個月滿意度,總分10分,0分表示最不滿意,10分表示最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后1周、1個月、3個月治療有效率比較術后1周,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1、3個月,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1周、1個月、3個月治療有效率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effective rate at 1 week,1 month and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兩組術后1周、3個月滿意度比較術后1周,兩組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3個月,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1周、3個月滿意度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atisfaction at 1 week and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2 兩組術后1周、3個月滿意度比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atisfaction at 1 week and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30 39術后1周7.50±0.81 7.31±0.92 0.895 0.414術后3個月8.43±0.63 7.08±1.18 5.709 0.047
引起倒睫的原因較多,如沙眼、瞼緣炎、瞼板腺功能障礙、瞼腺炎、機械性損傷、化學性損傷、StevensJohnson綜合征等,導致瞼結膜、瞼板及睫毛毛囊周圍組織損傷,形成瘢痕牽引,進而導致牽引睫毛發生倒睫、亂睫等[12],多發生于老年患者。治療倒睫的方法較多,如機械拔除、電解術治療、液氮冷凍術、氬激光治療,睫毛環鉆術等。機械拔除后多在2~6周后復發,且新長出的睫毛末端摩擦角膜時,可能會比機械拔除前角膜刺激癥狀更嚴重。電解治療復發率>50%[13],且需多次電解,反復電解會造成眼瞼瘢痕、眼瞼畸形,嚴重者可致瞼內翻等。激光消融多用于睫毛亂生倒睫較少的患者,一次治療成功率為35%~60%,需多次治療,需購買氬激光,不適于基層醫院。冷凍治療對周圍組織損傷大,并發癥較多,包括眼瞼內翻、眼瞼組織壞死、假膜形成、皮膚的色素脫失、干眼癥狀加重等[14]。睫毛環鉆術手術成功率為62%,且復發率較高[15-16]。
本研究結果表明,術后1周,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1、3個月,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術后1周,兩組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3個月,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顯微鏡下睫毛毛囊楔形切除術治療老年倒睫療效顯著,且可明顯降低復發率。
綜上所述,顯微鏡下睫毛毛囊楔形切除術能完全切除異常睫毛毛囊,療效顯著,可迅速、有效、完整的切除異常生長的睫毛毛囊,避免對正常毛囊的損傷,并可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