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遼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婦產科,遼寧遼陽 111000)
慢性宮頸炎作為育齡期女性常見炎癥,多由急性宮頸炎未愈發展而成。女性在妊娠及分娩后口服避孕藥導致激素水平上升引發宮頸供血增多,會增加慢性宮頸炎的發生率,主要表現為宮頸息肉、肥大甚至糜爛[1]。慢性宮頸炎的主要癥狀為外陰瘙癢、白帶異常及下腹部疼痛等,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損傷女性生殖器官甚至導致不孕、宮頸癌,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2]。據統計,我國慢性宮頸炎患者中有35%~60%伴有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增加宮頸癌的發生率[3]。目前,我國尚無針對HPV感染的特效藥物,因此,探究治療宮頸炎伴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r-HPV)感染的方法是臨床研究的重點。本研究旨在探究克林霉素聯合保婦康栓治療慢性宮頸炎伴hr-HPV感染患者對炎癥指標及HPV轉陰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慢性宮頸炎伴hr-HPV感染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30例。對照組年齡21~49歲,平均(34.12±4.85)歲;病程5個月~3年,平均(1.79±0.49)年;病情程度:重度12例,中度13例,輕度5例。觀察組年齡22~50歲,平均(34.68±4.06)歲;病程6個月~3年,平均(1.64±0.38)年;病情程度:重度12例,中度14例,輕度4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慢性宮頸炎診斷標準[4];hr-HPV呈陽性;患者及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其他嚴重婦科疾病者;對相關治療藥物過敏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合并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宮頸癌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所有患者均采用0.5%高錳酸鉀沖洗外陰,對照組采用克林霉素(海南雙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377,規格:0.9 g)0.9 g+250 mL 0.9%氯化鈉溶液靜滴。醫囑患者治療期間避免食用辛辣、冰冷刺激性食物,并保證充足的睡眠。
1.3.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保婦康栓(海南碧凱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46020058,規格:1.74 g/粒)治療,月經干凈2 d后,取1粒保婦康栓推入陰道后穹窿處,每天1次,經期停用。兩組均連續治療28 d。
1.4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治療前、治療28 d后,抽取兩組患者靜脈血2 mL,3 500 r/min離心10 min后,取上層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超敏反應蛋白(hs-CRP)水平。比較兩組HPV轉陰率。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IL-6、TNF-α、hs-CR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28 d后,兩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注:IL-6,白細胞介素-6;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hs-CRP,超敏反應蛋白。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治療前治療后組別對照組(n=30)觀察組(n=30)t值P值對照組(n=30)觀察組(n=30)t值P值IL-6(ng/L)70.25±8.88 69.21±7.56 0.488 0.627 54.31±10.47a 45.48±8.64a 3.563 0.000 TNF-α(pg/mL)86.26±10.05 87.06±11.34 0.289 0.774 78.42±10.30a 64.47±12.65a 4.864 0.000 hs-CRP(mg/L)8.41±1.39 8.32±1.35 0.254 0.800 6.59±1.27a 4.76±0.64a 7.048 0.000
2.2 兩組HPV轉陰率比較治療28 d后,觀察組HPV轉陰率為96.67%(29/30),高于對照組的73.33%(22/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706,P=0.030)。
慢性宮頸炎是經生殖器傳播引發的病原體感染,是已婚女性中的常見疾病,可能與婦女流產或分娩后宮頸損傷有關[5]。長期感染會引發宮頸損傷及宮頸黏膜粘連。宮頸糜爛是慢性宮頸炎的典型癥狀,也是宮頸內瘤病變或宮頸癌變的危險信號,若不及時治療會引發宮頸癌變,威脅女性生命安全。宮頸脫落細胞檢測顯示,宮頸癌患者的hr-HPV感染陽性率超過95%,因此,積極防治hr-HPV感染是預防和減少宮頸癌發生的重點[6]。
在慢性宮頸炎發展進程中,多種炎性因子作用可導致宮頸黏膜及組織損傷、粘連并抑制宮頸鱗狀上皮組織再生,不利于宮頸炎的康復[7]。其中IL-6是由輔助性T型細胞產生的主要體液免疫調節抑制因子,通過抑制T細胞及B細胞增殖加劇炎癥反應;TNF-α是初級炎性因子,可激活多種炎性因子活性,從而加劇CRS局部感染程度;hs-CRP是全身性炎癥反應非特異性標志物,對于低水平炎癥狀態也具有良好的敏感性。抗生素是治療慢性宮頸炎的常用方法,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類抗生素,可通過阻斷致病菌轉肽過程抑制病菌的增殖,并通過抑制沙眼衣原體及解脲支原體的合成,有效殺滅各類厭氧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侵襲泌尿生殖系統的致病因子,促使慢性宮頸炎患者轉歸[8]。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8 d后,觀察組HPV轉陰率高于對照組,且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克林霉素聯合保婦康栓治療慢性宮頸炎伴hr-HPV感染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癥水平、HPV轉陰率。分析原因為,外環境因素、陰道微生態改變及宿主本身因素是導致慢性宮頸炎的主要原因。藥物治療hs-CRP感染具有無痛、無創面出血等優點,患者依從性較高。保婦康栓在臨床的使用頻率較高,其主要活性成分為冰片、莪術油。其中莪術油的主要作用成分為倍半萜烯類,不僅能抵抗游離型病毒感染,還能阻滯病毒基因轉錄和復制,發揮抗病毒作用[9]。麥燕等[10]研究表明,莪術油能參與機體的代謝調節作用,改善患者的代謝和內分泌。冰片具較好的揮發性,能使藥物深入黏膜褶皺處并均勻分布于整個陰道,進而發揮殺菌止癢、消炎鎮痛的作用;且克林霉素聯合保婦康栓治療慢性宮頸炎伴hr-HPV感染具有良好的協同作用,能在降低患者機體炎癥水平的同時改善陰道局部內環境,抑制HPV增殖,促進hr-HPV轉陰,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11-12]。
綜上所述,克林霉素聯合保婦康栓治療慢性宮頸炎伴hr-HPV感染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癥水平,并提高HPV轉陰率,臨床應用效果較好,值得臨床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