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霏

中圖分類號:TP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1)09-0110-02
1 藝術治療與藝術治療空間
1.1 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是一種通過藝術的方式來進行的心理療法,其屬于心理治療的一種。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和了解的心理治療方式大部分是通過語言方面的溝通進行治療,而藝術治療則是通過把音樂、畫作等素材,以及相關治療活動的經驗作為治療手段。藝術治療是集藝術和現代醫學、心理治療理論、咨詢理論為一體的治療方法,藝術治療不僅可以治愈心理創傷,還可以引導人格成熟,與周圍人和諧相處。
1.2 藝術治療空間
在現代社會,人們雖然擁有先進的科技,生活質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卻越來越少,導致人們無法輕易地向他人訴說自己的內心世界,人們缺乏一個特定的場所來舒緩和治療自己的內心,這就需要一個特定的空間為藝術治療中創造性的藝術活動提供一個場所,激發人們內心的情感,使人們在這個空間中能夠打開心扉。
2 多媒體展示技術在藝術治療空間中的應用意義
在現代社會中,展示空間可以作為一個傳達資訊的載體,成為交流和體驗的空間場所。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展示空間的設計方法和手段也逐漸的趨向多元化。有效利用空間,能增添空間的藝術氛圍,有效提高人們對于空間所蘊含信息的接受效果,建立空間與人們內心之間的聯系。而在藝術治療空間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根據展廳的需要實現個性化的私人效果定制,從而取代傳統展示手法的沉悶。
首先,通過多媒體展示技術能夠對展示對象和設計意圖進行綜合性的深度挖掘,使人們對于治療空間背后的意義有更加全面的了解,給人們在聽覺與視覺上帶來一定的震撼力和全新的治療體驗,極大地提升了人們對于藝術治療的印象,讓人們想繼續探索下一個治療空間。除此之外,多媒體展示技術的應用還可以讓觀眾的體驗感更加有趣,并且能夠以最便捷的方式為人們帶來新奇地互動體驗,這也恰好是藝術治療這一主題領域空間中最需要的部分,因為各個空間中多媒體展示技術的應用能夠讓設計者的治療意圖更好地發散出來,并且通過技術與人們互動,讓人們的心靈能夠被治愈,使大家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技術手法對治療空間中的信息有更好地理解。
其次,通過多媒體藝術的應用可以實現藝術治療空間表現出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東西。而且在空間中完美銜接的技術可以幫助被治療者和設計者之間進行語言和非語言的對話。 特別是對于語言有問題的人,通過藝術空間的表現可以正確地告知他們的狀態,在治療空間內,通過運用多媒體展示技術呈現出當代人們內心的痛苦,在很多時候無法通過語言告知自己的心理狀態。這時在藝術治療空間中穿梭的投影和全息技術則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表現所關心的內容和心理狀態,因此也有助于人們更好地了解并且重新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
3 多媒體展示技術在舒緩體驗館空間中的應用實踐
3.1 設計理念
MOLLY心靈舒緩體驗館是一項以服務與體驗為主要功能的體驗館。展廳從入口開始采用了串聯式參觀路線,設計布局上滿足
了參觀者的路線需求,避免了迂回、交叉的現象,并在“審視花園”展示區域合理地為參觀者安排了短暫的休息場所。體驗館包含“樹洞空間”展示區域、“審視花園”展示區域、“釋放自我”展示區域3個主題功能區。內部設計以“愿你我皆如孩提一般”為主題,并以“MOLLY”玩偶形象為靈感,以“舒緩現代人生活壓力”為核心,運用了多種多媒體展示技術、文字介紹,以及沉浸式的現代光影技術等手段,讓參觀者們能夠充分感受到MOLLY玩偶的魅力,以及全方位立體地體驗沉浸式解壓之旅,期待人們能夠在好奇與期待中不停地去探索出體驗館的獨特魅力(如圖1)。
3.2 設計思路
3.2.1“樹洞空間”區域的設計
治療空間中的第一個體驗空間“樹洞空間”展示區域應用了體感交互技術進行三維交互展示,并運用熱感追蹤骨骼技術對用戶的身體動作進行分析,通過用戶的不同姿勢對虛擬場景中的角色進行動作控制,經過測試該系統能夠對用戶的動作指示進行控制,也能夠通過攝像頭采集用戶的圖像數據,將采集的圖像展示到虛擬的多媒體視圖中①。通過這種體感交互技術可以引領參觀者進入治療展廳中,重拾兒時的那份對所有陌生事物的好奇心,當參觀者經過“樹洞空間”時,整個空間內的大背景是奇幻的倒置蘑菇森林,根據捕捉到的參觀者的臉和動作使參觀者與空間中的主題融為一體。在MOLLY 展廳中,參觀者們將變成一個個身著各異不同系列中的MOLLY娃娃,與整個空間的大背景互相襯映,樂趣無窮。參觀者們可以化身為MOLLY 小丑、美人魚、小畫家以及恐龍娃娃等那些曾經出現在自己幼時夢境中的形象,在這種奇特的藝術治療氛圍中放松自我,舒緩工作、學習以及來自成人后肩負的社會壓力,帶著這種放松愉悅的心情進入下一個空間繼續自己的“治療旅程”(如圖2)。
3.2.2“審視花園”區域的設計
治療空間中的第二個體驗空間“審視花園”展示區域運用了全息投影展覽技術中的360度全息幻影成像系統,目前也已經在全世界范圍的科技館、展覽館等各類展館和展廳中使用,通過與展覽實物融合產生完美虛幻的效果,為人們帶來一種虛實結合的影像體驗,通過提升人們的沉浸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展廳的吸引力,并且發揮了藝術治療的作用。而其中運用的“墜落空間”的表達方式是以孩子的看世界的視角進行設計的,整個空間的氛圍讓參觀者在視覺上得到最大的愉悅,從而聽從自己的內心。參觀者還可以選擇坐下或平躺的方式舒緩自己心中的壓力與不悅,靜靜地欣賞花園一般天花板,并結合360度全息幻影技術營造出真實世界與虛幻世界交替變幻的氛圍,通過展示空間的運動,產生整個空間畫面與參觀者們溝通的強烈效果,或者配合十到十五分鐘的彌想,讓疲于生活和工作中的大腦得到放松。社會生活本就忙忙碌碌,偶爾換個角度看世界,發現與現實世界相反的一面,希望參觀者們都能發現那些生活中曾被自己忽略的美麗畫面(如圖3)。
3.3.3“釋放自我”區域的設計
治療空間中的第三個體驗空間“釋放自我”展示區域應用了異形投影技術,其是將多個屏幕搭配上投影以后通過逐漸的演變而出現的一種投影方式。實現系統所需要的原理是將一臺普通PC進行網絡連接,然后連接多臺投影儀,利用軟件控制,同步播放同一組影片,系統擬解決的技術環節包括:影片播放中的多機同步控制技術,畫面實時變形矯正技術,多屏畫面的融合調節技術②。該區域中通過運用異形投影技術讓參觀者的參與感漸漸變強(如圖4)。
4 結語
未來融合科技與藝術治療的展示設計將更加趨向于人性化、趣味化及治愈化,更加強調參觀者在展示設計中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心理需求,更加傾向互動交互給人們帶來的體驗。展廳結合了多媒體展示技術將藝術治療這一新興心理治療方式推向大眾,讓越來越多的人體驗到這種趣味性和參與性很強的心理治療方式,讓人們不再對自己的心理問題產生恐慌甚至是厭惡的情緒,而是能夠更加積極的、正面的去面對內心的不悅,從而讓科學技術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輔佐藝術治療的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