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 李洋
中圖分類號:G812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6-046-01
摘 ?要 ?現如今,我國體育改革與發展的目標與任務重點轉移到了體育強國的建設上,我國體育產業的趨勢、理念和思路均與時俱進,獲得了創新發展。健康中國戰略借助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技術優勢實現了持續發展進步,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加快了全面健康與全面體育的融合,更好地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此次研究圍繞健康中國背景下的體育產業結構特征展開分析,進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改進優化策略。
關鍵詞 ?健康中國 ?體育產業 ?結構特征 ?優化策略
一、引言
《健康中國規劃綱要》明確了全面健康與全民體育以體育產業作為關鍵。民眾有效參與體育建設能夠實現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使得民眾能夠更好地享受物質與精神生活。體育產業在健康中國深入推進的當下獲得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而傳統行業向高端產業的轉變同樣離不開體育產業的有效參與。圍繞體育產業結構特征展開剖析才能夠更好地明確體育產業的優勢和短板,進而更好地適應健康中國戰略及轉型升級需求[1]。
二、體育產業結構的特征分析
(一)體育產業產值
我國體育主產業在體育總產值中的占比不足35%,而與體育產業密切相關的競技性產業、娛樂性產業、觀賞性產業卻借助體育主產業獲得了巨大發展,特別是競技體育和休閑體育的產值已經超出了體育主產業。我國體育產業結構中同時涵蓋了體育產業、銷售產業和制造產業,這些產業共同為我國創造了較高的經濟效益。體育主產業的賽事可以借助轉播、旅游、周邊產品獲得收益。相較于本世紀初期的體育產業結構而言,現如今世界上主流國家的休閑體育、觀賞體育和賽事體育占比快速提升且逐漸成為產值主要構成。
(二)體育產業人力
體育產業已經成為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人力資本能夠有效推動體育產業實現高速發展。我國體育產業在發展初期因為產業發展不平衡導致從業者分布不均,體育用品制造及銷售是主要就業領域。而在近十年以來,休閑體育已經成為體育產業發展的領軍行業,人力資本逐漸由傳統的銷售業和制造業向體育服務業專業,休閑體育和健身體育的從業者占比已經達到了全部體育產業的80%以上。此消彼長之下,體育用品制造和銷售領域的人力占比明顯下降,同時體育產業的總體就業人數快速上升[2]。
(三)體育產業需求
社會公眾對于健康的需求已經日益凸顯并對社會各個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圍繞體育產業人群結構展開分析能夠發現不同的體育產業細分市場會出現不同的消費人群。例如,健身場所的會員消費、體育賽事觀看的門票或視頻會員消費、服裝器材等體育用品的購買消費。民眾對于體育的需求體現于賽事活動或體育健身方面,這也成為拉動體育產值增加的重要因素。健康中國使得我國體育產業總產值進一步提升,休閑體育和制造業占比較高,體育旅游和賽事直播等需求不斷增加。體育休閑成為體育產業結構的主要構成,體育主產業則發揮了輔助作用。
三、體育產業結構優化策略
(一)持續拓展休閑體育產業覆蓋范圍
健康中國戰略下民眾健康意識的提升成為關注重點,而休閑體育和競技體育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休閑體育產業的大力發展將有效激活全體民眾的健康意識,使得廣大人民群眾更樂于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當前休閑體育產業的主要消費群體為城市白領和中產階級,普通民眾參與休閑體育的機會較少。政府部門應該積極推動休閑體育的全面化和大眾化,強化休閑體育的娛樂、交際、業務功能,并與其他產業進行有效滲透。例如,在中老年群體較多的居民區設置休閑體育活動中心,由政府承擔主要費用,中老年人不僅可以參與體育活動,還能與同齡人交往互動[3]。
(二)強化體育與多種產業關聯密度
我國體育產業相較于發達國家依然存在短板。傳統體育、休閑體育、直播產業依然是主要產值來源,而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的關聯性較弱,融合質量和融合效果均無法保證。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使得體育產業地位不斷提升,因此體育產業可以與休閑旅游、娛樂產業、醫療產業、養老產業等等產業形成更加密切的關聯度,持續發展我國體育產業結構體系的完整度。
(三)拓展體育服務產業的價值功能
當前我國體育服務主要提供服務的場所集中于健身場館和體育場館等實體中,線上體育服務依然處于起步期,而民眾的需求卻在不斷增加。在發展體育服務業時應該注重多種類別、多種途徑、多種載體、多種內容的全面發展,借助體育服務產業提升民眾健康意識并發展民眾的健康意識,從而隨時為廣大用戶提供體育服務。例如,當前擁有大量的體育運動類APP,它們能夠監測用戶的運動時間、運動頻率、運動量、身體狀況等信息。為此,可以在這些APP內增加“健康指導”功能,為使用者提供專業化的運動指導。體育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將為健康中國的貫徹落實提供有效助力,吸引廣大民眾更好地參與體育活動。
參考文獻:
[1]任波,戴俊.中國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困境、邏輯與路徑——基于“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視角[J].體育與科學,2020,41(02):61-72.
[2]陳林會.我國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結構升級與政策保障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9,45(04):8-14+127.
[3]任波.中國體育產業結構的形成機理、演進邏輯與優化策略[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8,37(04):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