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信息工程職業(yè)學院 李思,魏慧娟,徐杰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高速發(fā)展的階段,市場對于軟件開發(fā)人員的需求量在不斷地增大,現階段Java屬于應用相對較為廣泛的標稱語言。當前我國大多數高校結合市場人才的具體需求進行了Java課程體系的規(guī)劃。然而因為Java課程具有相對較高的實踐性,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擁有相對較高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及代碼編寫能力,在大多數院校中,計算機等相關專業(yè)均開設有Java課程,但是由具體的教學效果進行分析,大部分學生在進行Java程序設計學習的階段對于課程內容的興趣較低,同時由于程序設計內容抽象,學生們在理解的過程中往往很難理解其中的知識,以至于教學效果受到極大程度的影響。怎樣在Java教學過程中提高實際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了大多數高校急需解決的問題。
結合現階段大多數院校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Java程序設計課程往往是在第三個學期進行開課。由于Java程序設計課程專業(yè)性相對較強,部分學生在此之前很少會接觸到此方面的內容與知識,同時由于自身抽象思維以及邏輯分析能力方面的不足,導致Java程序設計課程進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此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注重學習成績,采取機械化的學習方式,嚴重限制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實驗課課時相對較少,并且和具體應用結合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Java程序設計課程內容主要涉及基礎語法還有面向對象編程思想以及輸入輸出流處理和網絡功能開發(fā)等內容,實驗學時相對較少的情況下使得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只注重理論知識方面的教育,以至于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實踐教育。除此之外,教師們通常情況下所設計的實驗主要是以驗證性實驗為主,然而學生未能夠在具體的實驗過程中了解到程序設計開發(fā)的整個過程,進而使得教學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實驗內容與具體應用之間出現脫節(jié)的情況。由于Java程序設計屬于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其教學模式不僅需要注重理論知識方面的教育,同時還應當注重對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現階段的Java語言教學方面依然局限在側重于語言語法教育,并且所設計的實驗通常為驗證型的實驗,學生在進行實驗訓練以后,所能夠掌握的往往局限于一般性的語法知識,此外還由于工程設計知識方面的不足,以至于大多數學生未能夠有效全面地掌握程序設計開發(fā)的整個過程。
在具體的教學階段,因為計算機專業(yè)發(fā)展相對較快,同時計算機專業(yè)知識也在不斷地更新增加,以至于校園的教材也應當結合現階段計算機領域的具體情況進行更新。同時現階段大多數高校的教材側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內容相對較少,并且大部分教材在章節(jié)方面的設計以及內容的安排等方面,無法有效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展開連續(xù)性的講解。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采取硬搬教材教學的方式無法達到具體教學的相關需求。課程教學內容應當結合軟件市場的具體發(fā)展情況從而進行系統(tǒng)化與連貫性的教學同時還應當注重采取案例教學與項目導向教學,通過案例內容或者項目的實施將相關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技術,對于已經落后的內容還有不經常應用的內容進行精減處理。通過對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內容的及時有效地調整,使得教學內容可以保持與時俱進。為了有效提高學生們的實踐能力,應當注重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學時的合理分配,教學階段關于Java語言的基本語法還有面向對象三大特性以及實現不同功能的JDK類庫,教學內容與學習時長安排如表1所示。因為學時方面的局限性,在具體的教學階段應當對部分關鍵知識點的講解進行著重分析,例如多線程內容僅有3學時,但是學生在該部分學時內需要對線程的創(chuàng)建以及控制和同步互斥機制等內容進行全面地了解,大多數學生是無法完成該部分學習任務的。所以怎樣科學合理地分配學時,關鍵在于對教學重點的有效把握。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于課時的分配應當保持一定的靈活性,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對學時的合理分配。

表1 教學內容學時分配
在展開對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教學方法的有效調整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Java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方法主要涉及到講授法與案例法以及任務驅動法等。現階段大多數院校在進行Java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是以教材為主導的,具體講課的過程中教師們結合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教學設計與安排。然而教材在編制的過程中主要采取的是基礎知識加程序案例的模式,因此教師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程序案例進行重點知識內容的講解。在采取案例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具有相對較強的針對性的程序案例能夠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掌握相關知識內容,但是該種教學方法對于知識點的講解相對較為孤立。為了培養(yǎng)學生們的綜合應用能力,在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性知識以后,教師們應當采用一些具有綜合性的項目案例,通過項目案例進行對Java語言程序設計相關內容進行系統(tǒng)性地講解,同時還應當附以編程思想的教育,以此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體系結構的構建。表2為學生成績管理系統(tǒng)的綜合項目案例,通過此案例有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綜合理解以及應用能力的提升,同時還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

表2 學生成績管理系統(tǒng)
近些年來,計算機網絡技術發(fā)展較快,移動終端設備得到了相對較為廣泛的應用,在此環(huán)境下,大部分學校均選擇采用多媒體網絡教學,然而在具體的教課過程中,由于部分學生缺乏一定的自律性,通常情況下無法做到對課堂所學內容進行有效的預習與課后復習,并且對于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以及布置的相關任務無法及時掌握與處理,因此將會導致知識點方面的脫節(jié),在沒有豐富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很難實現操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結合Java程序設計課程的主要特點進行分析,可以采用以項目知識點實例作為中心實現教學實踐一體化教學,通過此種教學模式將理論知識講解與實踐科學地融合在一起,以項目內的知識點作為課程的重點與難點,在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理論知識方面的講解還應當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采用大量的實例展開有效地教學,并且將知識點與實例進行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引導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得學生能夠探索分析問題的相關方法,能夠讓學生通過模仿實驗實現實踐能力的提高,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積極參與到具體教學中來,針對理解難度相對較大的知識點,能夠采取形象化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知識內容。
學生們可以通過利用網絡進行Java資源的獲取,教師們也應當積極引導學生通過網絡資源補充豐富自身的知識以及培養(yǎng)自身的自學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通過利用課余時間展開學習與培訓,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教師們還應當積極鼓勵學生們參加專業(yè)技能方面的大賽,通過比賽的形式進行自身能力的展現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
現階段大多數院校在Java課程考核主要是通過考試,以成績進行對學生專業(yè)知識的了解程度,該種考核方式下,將會引導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提高成績,從而只側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嚴重忽視了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在進行對學生的考核過程中還應當注重考核方式的合理調整,通過考核方式的調整不僅能夠通過考試成績進行對學生學習成效的掌握,同時增加一個程序開發(fā)的考核內容,以此對學生的編程實踐能力以及編程過程中問題的分析與處理能力的考核。為了確保學生是通過自身進行程序的開發(fā),應當在項目完成開發(fā)以后展開對該項目的答辯,在答辯的過程中教師對項目的具體細節(jié)進行提問,學生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進行問題的回答,然后教師們結合學生問題的回答情況展開合理的評分。針對考試來講,應當保持考試的客觀性與公正性,嚴格考場紀律,杜絕出現作弊行為。授課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大綱進行教學以及考試題目的設計,從而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行合理的考核。
綜合來講,Java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方法以及手段屬于不斷探索與實踐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教學活動。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教學任務的處理,同時還應當注重與市場的有機結合,以社會需求為基礎,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注重考慮市場因素,以此提高學生就業(y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