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馮琦釩 程亞偉 丁一 陳磊
(海南省中醫院,海南 海口 570203)
膀胱過度活動癥(OAB)是一種膀胱功能障礙綜合征,在2002年國際尿控協會(ICS)正式提出這一概念,其主要以尿急癥狀為特征,伴有或不伴有尿失禁,通常還表現為白天尿頻和夜尿癥〔1〕。有研究〔2〕表明,膀胱黏膜組織配體門控性非選擇性陽離子通道受體(P2X)3蛋白的表達能夠影響膀胱節膀胱逼尿肌等相關功能和OAB疾病的發生。針刺在治療OAB中已有過應用,并且有一定的治療效果。本研究即采用針刺中髎穴、次髎穴治療膀胱過度活動癥大鼠,探究其對大鼠膀胱功能及膀胱黏膜組織P2X3蛋白表達的影響,為今后有關針刺治療OAB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1.1實驗動物及分組 30只SD雄性大鼠,2~3月齡,體重220~240 g。采用12 h恒定晝夜交替光照,相對濕度50%~70%,溫度22~26℃的飼養條件,自由飲食飲水,適應性飼養1 w后,將30只大鼠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3組:對照組、模型組、針刺組,每組10只。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對動物的處置均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2006年頒布的《關于善待實驗動物的指導性意見》中的相關條款。
1.2主要儀器和試劑 Spike8.0數據采集分析系統購自上海騏馳有限公司;Warner差分放大器DP-301 ADInstruments公司;RNA提取試劑Trizol、RNA逆轉錄試劑盒、SYBR@Green RT-PCR試劑盒均購自美國Sigma-Aldrich公司;P2X3單克隆抗體(貨號:PA5-30894)及相應二抗均購自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1.3建立膀胱過度活動癥大鼠模型 參照文獻〔3〕的方法,對模型組與針刺組的大鼠采用近端尿道結扎法,建立膀胱流出道梗阻(BOO)誘導的OAB 模型。OAB模型建立的具體方法為:采用2%戊巴比妥鈉(4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仰臥位固定,常規消毒尿道口及四周。用直徑1 mm硬膜外導管從尿道插入膀胱,取下腹部正中切口,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剪開腹直肌前鞘,小心分離腹直肌,找到膀胱,游離膀胱尿道交界處,以3-0絲線結扎近端尿道,結扎松緊度以線結貼緊尿道,探子又可輕易拔出為宜。拔出導管,將膀胱置回原位,使用適量抗生素,縫合切口。對照組大鼠采用除結扎尿道外同樣的手術操作,對每只手術后的實驗大鼠單獨飼養,保持動物籠清潔干燥。
1.4針刺治療 取穴:中髎/次髎穴:位于骶部,S2、S3棘突間隙正中旁開約5 mm。大鼠有3對骶后孔,且影響排尿功能主要以第2骶神經為主,大鼠第2骶后孔相當于人的中髎穴和次髎穴。針刺手法:采用0.20 mm×25 mm毫針,對實驗大鼠采用深刺,垂直刺入S2骶后孔,約15 mm,其中電針參數設置為:強度1 mA,頻率2 Hz,連續波,僅對針刺組大鼠進行持續刺激5 min。電針治療后繼續用0.9% 氯化鈉注射液進行膀胱灌注。
1.5針刺治療對膀胱功能的影響 在大鼠膀胱頂部插入靜脈留置針,通過Spike8.0軟件測量收集實驗大鼠的尿動力學數據。具體參數設置如下,20 kHz采樣頻率,10 kHz Warner差分放大器低通濾波,300 Hz高通濾波。通過三通閥使外導管與壓力感受器和微量灌注泵連接,排空小便后,向膀胱緩慢充滿常溫生理鹽水。將系統壓力在外導管與大氣相通狀態下調零,打開Spike8.0軟件收集記錄針刺干預后膀胱基壓、最大逼尿肌收縮壓、膀胱收縮時間、收縮后膀胱內壓、排尿間隔時間等相關數據。
1.6膀胱黏膜組織P2X3 mRNA的表達 在完成膀胱功能相關指標收集之后,立即處死大鼠,收集膀胱組織,在預冷的磷酸鹽緩沖液(PBS)中洗凈后將其剪成碎片,分成兩份。取其一用Trizol法提取總RNA,根據逆轉錄試劑盒說明書合成cDNA,應用SYBR Green實時熒光定量PCR法,對miR-21的表達進行熒光定量分析。熱循環反應條件為:95℃預變性10 min,95℃變性30 s、60℃退火90 s、72℃延伸90 s共40個循環。運用7500 System Software分析結果,得出各組內參基因和目的基因Ct值。
1.7膀胱黏膜組織P2X3蛋白表達 取膀胱黏膜組織碎片,加入適量RIPA裂解液提取總蛋白,并采用二喹啉甲酸(BCA)法對蛋白進行定量。取30 μg待測樣本蛋白進行Westen印跡。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在10%的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后,把凝膠轉移到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上,加入5%脫脂奶粉封閉2 h后加入工作濃度1∶1 000的P2X3抗體后在4℃冰箱孵育過夜。再用PBS漂洗3次后,加入相應的二抗孵育2 h后,即可在暗室中X線曝光、顯影,利用Quality One對蛋白條帶灰度進度分析,以β-actin為內參計算樣本蛋白相對表達量。
1.8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LSD檢驗、Pearson相關分析。
2.1針刺治療對膀胱功能的影響 與模型組相比較,對照組、針刺組的膀胱基壓和收縮后膀胱內壓均顯著降低(均P<0.05),最大逼尿肌收縮壓、膀胱收縮時間和排尿間隔時間均顯著升高(均P<0.05);且與對照組相比較,針刺組的膀胱基壓和收縮后膀胱內壓均顯著升高(均P<0.05),最大逼尿肌收縮壓、膀胱收縮時間和排尿間隔時間均顯著降低(均P<0.05)。見表1。

表1 各組膀胱功能及P2X3 mRNA和蛋白表達比較
2.2膀胱黏膜組織P2X3 mRNA的相對表達量 3組膀胱黏膜組織P2X3 mRNA的相對表達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3膀胱黏膜組織P2X3蛋白表達 與模型組相比較,對照組和針刺組的P2X3蛋白相對表達量均顯著降低(均P<0.05),且與對照組相比較,針刺組的P2X3蛋白相對表達量顯著升高(P<0.05)。見表1、圖1。
2.4膀胱組織P2X3蛋白表達與膀胱功能相關性分析 膀胱基壓和收縮后膀胱內壓與P2X3蛋白相對表達量呈正相關(r=0.676、0.383,均P<0.05),最大逼尿肌收縮壓、膀胱收縮時間和排尿間隔時間與P2X3蛋白相對表達量呈負相關(r=-0.722、-0.762、-0.794,均P<0.05)。

圖1 各組膀胱黏膜組織P2X3蛋白表達
全球有12%左右的人口受到OAB的影響,其中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4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約為40歲以下人群發病率的十倍〔4,5〕。目前針對OAB有多種治療方案,包括改變生活方式的行為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神經調節和中醫藥治療。西醫治療多采用抗膽堿能藥物,通過拮抗M受體,減少逼尿肌不自主收縮,改善膀胱感覺功能及抑制逼尿肌不穩定收縮可能,但同時副作用明顯,特異性較差〔6〕。而有研究表明神經調節對藥物治療無效的OAB患者有顯著治療效果〔7〕。
OAB在中醫學并沒有完全對應的概念,但與“淋證”“小便不禁”等相關概念有一定的聯系。針刺治療對膀胱的影響主要表現為調節膀胱的緊張度,解除尿道括約肌痙攣,進而達到治療OAB的目的。根據傳統經絡理論,針刺中髎穴、次髎穴能激發膀胱經氣,促進膀胱氣化〔8〕。研究〔9~12〕表明,針刺中髎穴、次髎穴能夠改善膀胱功能,在OAB臨床治療中具有操作便捷,副作用小等優勢,同時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療效。
本實驗結果表明針刺治療能夠有效改善膀胱功能,對于治療OAB有明顯療效,這與莫倩等〔10〕的研究有著類似的結果。P2X3蛋白主要在膀胱黏膜層和黏膜下層表達,作為受體在調控膀胱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研究發現〔13〕,敲出P2X3蛋白基因小鼠的膀胱感受功能受明顯影響,表現為明顯的排尿間隔時間增長和排尿頻次下降,而在P2X3蛋白過表達的小鼠中,過量的P2X3能通過C類傳入神經纖維促進膀胱過度活動。本研究結果顯示正常大鼠和經針刺治療OAB大鼠的膀胱黏膜組織P2X3蛋白表達水平均降低,這一結果此前研究有類似結果〔14,15〕。此外,本研究Pearson分析結果提示膀胱組織P2X3蛋白過表達可能影響膀胱功能,推測OAB模型大鼠膀胱組織P2X3蛋白異常高表達,增加膀胱基壓和收縮后膀胱內壓,降低了最大逼尿肌收縮壓、膀胱收縮時間和排尿間隔時間;同時因為在各組mRNA無明顯差異的情況下,而P2X3蛋白在OAB模型大鼠中出現明顯升高,這說明P2X3蛋白的表達可能受到翻譯水平或是其對mRNA轉錄的負反饋的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