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琪 侯倩麗 塔吉古力·衣明

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單側下肢骨科手術實施腰叢聯合坐骨神經阻滯麻醉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20年1~12月收治的單側下肢骨科手術患者68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A組和B組各34例。A組實施腰叢聯合坐骨神經阻滯麻醉復合舒芬+丙泊酚靜脈麻醉,B組實施腰叢聯合坐骨神經阻滯麻醉復合美托咪定輔助。對比觀察兩組患者阻滯時間指標及蘇醒時間、恢復自主呼吸時間。結果:經組間對比可見,觀察組患者阻滯完成、起效及失效時間均短于A組,且其蘇醒及恢復自主呼吸時間也均短于A組(P<0.05)。結論:右美托咪定在單側下肢骨科手術實施腰叢聯合坐骨神經阻滯麻醉中,可有效縮短麻醉阻滯時間,并促進患者術后蘇醒及恢復。
關鍵詞:單側下肢骨科手術;右美托咪定;腰叢聯合坐骨神經阻滯
下肢骨折的治療多采用外科手術,而手術作為一種有創性的治療方案,往往會為患者帶來較大的生理痛苦和心理負擔,故在治療中采取優質的麻醉干預十分重要[1]。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單側下肢骨科手術患者68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A組和B組各34例。A組男18例,女16例;年齡26~64歲,平均(49.56±4.23)歲。B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25~65歲,平均(46.18±4.5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診斷標準:經X線及CT等影像學檢查確診為單側下肢骨折,且伴有一定程度的下肢腫脹、疼痛。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且滿足外科手術指征;對研究知情。排除標準:存在手術或麻醉禁忌證者;對此次研究藥物過敏者;伴有凝血功能障礙者。
1.2 麻醉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腰叢聯合坐骨神經阻滯麻醉,具體如下:指導患者取屈膝側臥位,檢測患者生命指標并建立靜脈通道;使用神經刺激儀定位患者腰叢、坐骨神經穿刺點,在穿刺針回抽無血后,注入麻醉藥物3 ml;在確定患者無明確不良反應后,將剩余麻醉藥物注入,其中腰叢30 ml、坐骨神經20ml。A組手術開始時予以舒芬太尼(國藥準字H20054172)0.1 μg/kg進行麻醉誘導;術中予以丙泊酚乳狀注射液(國藥準字H20133360)+生理鹽水維持麻醉,先注射2 ml生理鹽水,后以100 mg/min速度注入丙泊酚。在上述基礎上B組術前10~15 min應用微量泵以0.6 μg/kg的劑量持續靜脈泵注右美托咪定(國藥準字H20090248),術中維持劑量為0.3 μg/(kg·h)。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麻醉阻滯時間(阻滯完成時間、阻滯起效時間、阻滯失效時間)、蘇醒時間、恢復意識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均以SPSS25.0軟件實施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B組患者麻醉阻滯完成時間、阻滯起效時間、阻滯失效時間及蘇醒時間、恢復意識時間(P<0.05)。見表1。
3討論
對于單側下肢骨科手術患者,臨床上多采取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硬膜外麻醉等,但是往往會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產生明顯影響,進而增加其出現心血管病癥的概率[2]。本研究結果顯示,B組患者麻醉阻滯完成時間、阻滯起效時間、阻滯失效時間及蘇醒時間、恢復意識時間(P<0.05)。綜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在單側下肢骨科手術實施腰叢聯合坐骨神經阻滯麻醉中,可有效縮短麻醉阻滯時間,并促進患者術后蘇醒及恢復,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肖月,郝麗冉.超聲引導下腰叢-坐骨神經阻滯復合右美托咪定持續泵注在老年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燒傷創瘍雜志,2020,032(002):115-119.
[2]張犖,孫建宏,張建友,等.下肢骨創傷患者麻醉后監測治療室滯留時間相關因素分析[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9,40(6):51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