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柯美 盧衛明 廖巧芬
摘要:目的:總結普樂沙福聯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動員造血干細胞的副作用以及護理干預策略。方法:選取2020年8~10月應用普樂沙福與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聯合用藥動員造血干細胞的9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普樂沙福與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聯合用藥中出現的副作用及相關護理干預措施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9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現胃腸道反應,1例患者出現頭暈胸悶,通過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后,患者副反應均得到緩解。結論:普樂沙福在用藥過程中加強用藥觀察和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可以及時發現及減輕副反應的程度,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普樂沙福;趨化因子受體拮抗劑;造血干細胞動員;副作用;護理干預策略
正常情況下,造血干細胞存在于骨髓中特定的“干細胞龕”里,通過配對的受體-配體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與骨髓基質細胞和胞外基質緊密連接,在外周血中的含量極低,必須經過動員使造血干細胞自骨髓釋放至外周血[1]。普樂沙福聯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需要擬接受自體移植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或多發性骨髓瘤患者,較單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促進更多自體造血干細胞釋放致外周血以完成采集。2020年8~10月本科采用普樂沙福與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聯合用藥,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動員干細胞,現將其副作用觀察及護理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8~10月應用普樂沙福與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聯合用藥動員造血干細胞的9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例,女3例;年齡28~65歲,平均年齡(52.0+1.8)歲;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多發性骨髓瘤5例。
1.2 治療方法
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5 μg/(kg·d)皮下注射,第1~4天;普樂沙福0.24 μg/kg,第4天,皮下注射。采集當天(第5天)提前2 h皮下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抽取患者外周血,行CD34+細胞及單個核細胞(MNC)計數。第5~6天根據外周血干細胞MNC計數決定行干細胞采集次數。
1.3 結果
采集目標:單次外周血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auto-HSCT)采集目標為CD34+細胞≥2.0×106/kg,MNC≥5.0×108/kg。本組9例患者,7例患者通過2次外周血干細胞采集達到采集目標,1例患者通過1次外周血干細胞采集達到采集目標,1例患者通過2次外周血干細胞采集未達到采集目標,終止采集。9例患者無1例出現注射部位紅斑硬結。5例患者在注射普樂沙福2~5 h后出現胃腸道反應,2例患者表現為腹部絞痛伴嘔吐,數字評分法1~2分,無壓痛及反跳痛,無肌緊張;3例患者表現為腹瀉,在給藥5 h內排水樣便3次以上。9例患者入院后均行心電圖及心臟B超檢查,未發現心臟器質性疾病,1例患者在注射普樂沙福2 h后訴感頭暈,伴有胸悶,無氣促。
2護理干預
2.1 心理護理
血液腫瘤患者大多病程長,受疾病所帶來的痛苦等,患者較緊張、焦慮。加之普樂沙福費用昂貴,當出現副作用時,患者更易出現焦慮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對患者表示理解,關心患者,通過向患者合理講解藥物作用與副作用、介紹成功病例,增強患者信心。
2.2 用藥護理
因普樂沙福價格昂貴,要嚴格抽取所需劑量。本組病例注射時采用留置氣泡技術,即抽取藥液后,再抽取0.1 ml空氣,將注射器倒轉,輕彈注射器,針頭朝下,氣泡在上,再在上臂三角肌部位進行皮下注射。
2.3 副作用的觀察及護理
2.3.1 注射部位紅斑硬結
據DiPersio JF等研究報道,約20.4%的患者在注射普樂沙福后會出現局部注射部位的紅斑硬結。本組病例采用留置氣泡技術注射法,注射后8 h內嚴密觀察局部注射部位有無紅腫痛及硬結,告知患者注射后若局部出現紅腫痛要及時告知護理人員。
2.3.2 胃腸道反應
普樂沙福的不良反應多在注射后1 h內發生,主要為1~2級胃腸道反應。普樂沙福注射后要密切觀察胃腸道反應,觀察腹痛性質及程度,腹瀉嚴重者密切觀察患者精神狀態,如果患者出現發熱、眼眶凹陷、皮膚干燥等脫水癥狀,或者神情疲倦、昏迷的情況,應立即告知醫生。嘔吐者準確記錄嘔吐及腹瀉次數、量及性狀。腹瀉患者遵醫囑給予黃連素口服止瀉,并予補液;腹痛患者給予鹽酸消旋山崀菪堿注射液肌注。腹瀉患者臀下墊護理墊,每次大便后或有糞水經肛門流出時,及時用溫水清洗患者肛周皮膚,徹底清潔后用棉球輕輕蘸干皮膚,然后使用百多邦防止感染發生。百多邦是一種抗生素軟膏,其抗菌能力和對細菌的敏感性很強,且不會與抗生素產生交叉耐藥性,其抗菌原理主要是通過阻礙細菌自身氨基酸合成酶與氨基酸結合,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每次清潔肛周皮膚后,將百多邦均勻涂抹于肛周皮膚發紅處,防止感染發生。告知患者胃腸道反應是普樂沙福注射后的常見副作用,減少顧慮,提高對藥物治療的信心。選擇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食物,勿食用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指導患者進食小米粥、米湯、菜湯、清水等清淡、易消化、脂質含量低且無殘渣的流質飲食,并少食多餐,以避免腸道刺激,同時補充足夠水分。對泛酸明顯患者,進食蘇打餅干,有利于抑制胃酸分泌。本組5例患者均在對癥處理后癥狀好轉。
2.3.3 頭暈、胸悶
本組1例患者在注射普樂沙福2 h后訴感頭暈,伴有胸悶,無氣促,評估患者生命體征正常,心臟聽診心律齊,行床邊心電圖,報告提示竇性心律。急診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28×109/L,考慮與動員后白細胞增高引起的高黏滯狀態有關,指導患者飲水1 200~1 600 ml,并予雙鼻塞2 L/min吸氧后,癥狀緩解。
3小結
普樂沙福和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聯用可使更多患者采集到足夠數量的造血干細胞,常見不良反應有注射部位反應、胃腸道反應、全身乏力、頭暈、胸悶、關節痛、失眠等。在用藥過程中護士應密切觀察,盡可能在第一時間內發現藥物的副作用,及時報告醫生,采取相應措施,以保證治療的順利進行。本組9例患者在對癥處理及護理后均完成了干細胞采集。
參考文獻
[1]YM Hsu,MM Cushing.Autologous Stem Cell Mobilization and Collection[J].Hematol Oncol Clin North Am,2016,30(3):573-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