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慧玉
摘要:目的 探討正面接生法的助產士職業暴露特點及防護措施。方法 將2020年1~12月助產士16人,參照自設表格分為兩組,一組8人。分別采取正面無保護接生法和傳統接生法。比較兩組助產方法造成的銳器傷次數、兩組助產方法造成的皮膚黏膜暴露次數。結果? 正面無保護接生組出現銳器傷的概率明顯低于傳統接生組(2=4.63,<0.05);而出現皮膚黏膜暴露的概率超過傳統接生組(2=234.23,<0.05)。結論 正面無保護接生比傳統接生方法將更加有助于減少助產士職業暴露,值得進行臨床推廣,當時還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進一步減少職業暴露。
關鍵詞:接生;助產士;正面無保護;職業暴露;防護措施
正面無保護接生法指的是在產婦分娩中后階段拆除后半部分產床,助產士在會陰位置正面直視下用單手調整胎頭娩出的速度,會陰位置不予以外力保護的一種助產方式。據相關文獻資料報道,正面無保護接生法可以顯著減少新生兒肩難產、窒息以及產婦陰道壁裂傷等的發生。但正面無保護接生法對助產士職業暴露的影響較大,本研究通過分析采用正面無保護接生法的助產士職業暴露資料,了解正面無保護接生法對助產士的職業損傷特點,探討合理的防護措施?,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樂山市人民醫院產科2020年1~12月助產士資料。助產士共16名,均為女性;工作年限3~20年;護士1名,護師10名,主管護師5名;大專學歷2名,本科學歷13名,碩士研究生學歷1名。根據工作年限、職稱和學歷,參照自設表格(工作時間≤5年=1,6~9年=2,≥10年=3;初級=1,中級=2,高級=3;大專=1,本科=2,碩士研究生=3)將16名助產士分為兩組,分別采取正面無保護接生法和傳統接生法。兩組助產士工作年限、職稱和學歷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助產方法
1.2.1 正面無保護接生法
在產婦宮口開全有向下用力跡象時,助產婦指導產婦在宮縮過程中保持雙手抱膝狀態或兩手握住產床兩側把手,雙足蹬在腳腿架上,髖、膝關節屈曲,確保大腿能夠盡量貼近腹部并外展,屏氣后向下用力。接生開始前拆除的后半部分產床作為操作臺面,并放置無菌產包,保留產床下自帶的積血盆。當胎頭拔露2~3 cm時,消毒會陰準備鋪巾接生。助產士嚴格遵循無菌規范穿好手術衣,戴好無菌手套,選擇正對會陰的位置坐下,和產婦進行主動溝通,指導其配合分娩。指導產婦在宮縮期張口快節奏哈氣,單手控制胎頭娩出速度(每次娩出0.5~1.0 cm為宜),指導產婦在宮縮間歇期正確利用腹壓,通常來說不干預胎頭娩出角度與方向,借助哈氣所形成腹肌力量幫助胎兒慢慢娩出。胎兒順利娩出后,采取頭低臀高的姿勢置于產婦腹部,呼吸道與斷臍清理后第一時間把胎兒置于輻射床。隨后把貯血器放在產婦臀下。助產士可適當調整電動產床的高度,確保視線和創口能夠處于相同縱軸線,最后正面坐在手術凳上開始進行產道檢查和縫合會陰。
1.2.2 傳統接生法
傳統助產法需要保持產床前后固定位置不變,接生過程中助產士站在產婦右側,選擇前屈側屈位接生。接生人員右手手肘支在產床上,當抬頭拔露使陰唇后聯合緊張時開始保護會陰。右手拇指和其他4指分開,宮縮時向內上方托壓會陰部,利用大魚際肌支撐會陰。胎頭著冠后進行會陰切開,擴大陰道出口,及時分娩。胎兒娩出后,置于產床上進行呼吸道與斷臍清理,此時助產士依舊保持右側前屈側屈位,對胎盤和產道予以檢查,實施會陰縫合。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助產方法造成的銳器傷次數。銳器傷即助產以及縫合時,因為針頭亦或其他銳器帶來的諸如皮膚破損、出血等意外傷害。(2)比較兩組助產方法造成的皮膚黏膜暴露次數。皮膚黏膜暴露即助產時產婦的血液或者羊水對皮膚、黏膜等產生直接污染,亦或通過衣物等滲透到皮膚、黏膜。
2結果
采取正面無保護接生法進行助產620例,出現銳器傷和皮膚黏膜暴露為13例(2.10%)和223例(35.97%),采取傳統接生法進行助產1325例,出現銳器傷和皮膚黏膜暴露為53例(4.00%)和107例(8.08%)。正面無保護接生組銳器傷率明顯低于傳統接生組(χ2=4.63,P<0.05);皮膚黏膜暴露率超過傳統接生組(χ2=234.23,P<0.05)。
3防護措施
助產士職業身份較為特殊且日常工作量較大,在接生時往往會長時間與產婦的血液、羊水直接接觸,同時產婦分娩前后還需要做好各類護理工作,所以存在非常大的職業暴露威脅[1]。選擇正面無保護接生法屬于近年來較為普遍的方法,這一接生方法改變了傳統接生法的體位和產床位置,讓其職業損傷特征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應用正面無保護接生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胎兒出現肩難產、窒息等概率,降低產婦陰道壁裂傷、會陰側切的概率,同時避免助產士發生銳器傷,近年來得以廣泛推廣應用。然而必須要重視的一個問題是,這一接生技術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提高了皮膚黏膜暴露的職業風險,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要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1)對防護基本流程予以明確,確保助產士能夠嚴格根據相關規范進行操作,制定相應的獎懲機制來鼓勵助產士都能夠按照規范標準開展防護工作。(2)確保防護工具完善,選擇一次性用品能夠降低職業暴露風險,讓助產過程中擁有齊全的防護用具,如防護性口罩、眼鏡、手術衣等,同時配合防側漏的皮圍裙和腳套等;具備良好吸水性能的無菌產包以及鋪巾接生等,從而有效避免皮膚黏膜暴露風險。
參考文獻
[1]李婷婷.正面無保護接生法的助產士職業暴露特點及防護措施[J]. 健康周刊,2018 (1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