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霞

摘要:目的:分析延續護理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方法: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64例高血壓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2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延續護理。對比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結果:觀察組服藥依從性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于高血壓患者采用延續護理有利于提高服藥依從性,優化預后。
關鍵詞:高血壓;延續護理;服藥依從性
高血壓是一種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患病率、病死率持續增長。是導致冠心病、心力衰竭、腦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及生存質量[1]。在治療過程中,飲食、運動、藥物及血壓控制是關鍵點,但是出院后患者因自身對疾病認識的匱乏及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未嚴格按照醫囑規范自身行為與習慣,隨意更改藥物或劑量,導致血壓波動較大,再住院風險較高。本研究分析延續護理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我院2021年1月~6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64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2例。對照組男20例,女12例;年齡40~66歲,平均年齡(56.04±3.11)歲。觀察組男22例,女10例;年齡42~67歲,平均年齡(55.21±4.5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出院前一天接受床邊教育,發放糖尿病宣傳手冊,并著重強調相關注意事項。觀察組給予延續護理。(1)組建延續護理小組。選取專業技能強、臨床經驗豐富、溝通協調能力較強的主治醫生(1名)、主管護師(2名)及護士(2名)組建延續護理小組,并開展科學、系統、專業的培訓活動,重點測評組員延續護理的核心能力。(2)信息延續。入院當天,掌握患者基本信息,并在護理過程中對患者個人情況進行科學評估,同小組成員討論制定個性化干預計劃。同時,出院時要求患者準確填寫自我管理記錄表,采取電話隨訪、定期家訪等方式對出院后患者詳細信息進行了解與掌握。(3)干預計劃。出院后一周,每隔2天進行電話隨訪,并進行一次上門隨訪。出院后2周、第1個月末、第2個月末各開展一次電話隨訪,對患者病情變化情況進行了解,并反復強調遵照醫囑用藥的必要性,不得隨意地更換藥物或劑量,更不得擅自停藥。同時,告知患者服藥前,應對藥物名稱及劑量進行細致合適,確保準確服藥,并觀察服藥后是否出現不良反應,指導有效處理的方法。另外,提醒患者按時復診,基于復查結果對藥物進行合理調整[2]。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和不依從。服藥依從性=完全依從+部分依從。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服藥依從性更高(P<0.05)。見表1。
3討論
據了解,目前我國高血壓控制率不足10%[3]。隨著血壓持續升高,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增加,致殘率、致死率居高不下,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需長時間服藥降壓藥物,服藥依從性則成為了血壓控制的關鍵。對此,如何提高出院患者服藥依從性則成為了臨床關注的重點。
延續護理是一種最新護理方式,將住院護理服務延伸到出院后,對患者日常生活進行科學指導,與患者及家屬形成密切聯系,拉近護患距離,將離院后患者病情和身體情況聯系起來,制定具有較強科學性與合理性的隨訪計劃,將院內護理干預延伸到患者家中,進一步有效鞏固臨床效果。本研究中,出院時制定隨訪檔案,加強健康宣教,并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實施電話隨訪及定期家訪,對患者用藥情況、血壓控制情況進行掌握,及時發現用藥錯誤的情況,加強指導,逐步強化患者服藥依從性,避免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同時,定期隨訪還能夠有效監督患者服藥,提高用藥規范性。隨訪過程中對患者生活、心理進行有效指導,強化其戰勝疾病的信心,進而積極配合科學用藥,有效控制血壓。本研究結果顯示,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服藥依從性更高,值得在出院高血壓患者中廣泛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黃云萍.延續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名醫,2020(18):133-134.
[2]吳立新,徐九云,馬萍,等.基于跨理論模型的延續護理對治療依從性的影響——以中青年高血壓患者為例[J].醫學與哲學,2019,40(18):26-31.
[3]侯文靜.個性化延續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1):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