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娟

摘要:目的:分析在順產產婦分娩中實施一對一助產聯合音樂療法的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蘇州明基醫院定期建卡產檢的單胎頭位自然妊娠產婦64例,采用Excel抽樣功能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2例。對照組接受一對一助產,觀察組實施一對一助產聯合音樂療法。對比兩組產程時間。結果:觀察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順產產婦分娩中實施一對一助產聯合音樂療法,可有效縮短產婦產程。
關鍵詞:順產產婦;一對一助產;音樂療法
自然分娩有利于胎兒順利娩出,術后產婦可較快恢復,所以大多數產婦偏向于選擇自然分娩。在整個分娩過程中,產婦需承受巨大的痛苦,而產程是影響順利分娩的關鍵性因素。本研究對順產產婦實施一對一助產聯合音樂療法,顯著縮短產程?,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蘇州明基醫院定期建卡產檢的單胎頭位自然妊娠產婦64例。納入標準:符合自然妊娠條件;單胎、足月妊娠(孕37~42周);具備正常閱讀及理解能力;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孕期存在重大心理應激事件;多胎妊娠;不滿足自然分娩條件;具有嚴重妊娠期并發癥和合并癥等;存在精神障礙、智力發育不健全、表達困難以及溝通障礙等;拒絕參與本研究。采用Excel抽樣功能將64例產婦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2例。對照組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5.14±1.97)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26±1.20)周。觀察組年齡處于21~34歲,平均年齡(25.07±1.23)歲;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8.70±1.02)周。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存在同質性,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一對一助產,當產婦宮口開到2~3 cm時便可進入待產室,一名助產士全程陪伴。當宮口開到5 cm時,助產士耐心指導產婦進行室內活動,并協助產婦進行陰道檢查、超聲檢查等確定胎兒方向,協助產婦取胎兒脊柱同側臥位[1]。宮口全開時協助產婦取膀胱截石位,且稍微抬高產床30°~45°,雙腿盡量外展與屈曲,并告知產婦雙腳蹬在產床兩側腳架上,雙手擺在產床兩側手柄處,科學用力。觀察組實施一對一助產聯合音樂療法。(1)組建實施小組。產科護士長為組長,選取音樂鑒賞水平較高的護士為成員,小組成員均需接受系統、專業培訓。小組成員要基于產婦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護理計劃,實施前可開展演習活動,進一步優化護理計劃。(2)音樂選擇。積極與產婦溝通,獲取信任,并了解產婦個人喜好,找到所偏愛的音樂風格,并進行全面分析。同時,基于產婦孕期、分娩變化等一系列特點確定音樂曲目。曲目盡量選取優美、舒緩的歌曲,不得選取曲風勁爆、節奏快的歌曲,可選擇《梁祝》《月光下的鳳尾竹》《春江花月夜》等,真正滿足產婦的喜好,確保音樂療法的效果。(3)方案實施??煞譃閮蓚€階段:其一,孕周32周開始,為產婦提供各種音樂,產婦可基于個人興趣愛好選擇,每天播放1次,每次時間不得低于半小時,并注意音量的控制,最好是45~55 dB。如果產婦比較感興趣,可鼓勵其對創作背景及背景的故事進行深入了解,進而實現鎮靜、舒緩心情的作用。其二,產婦進入待產室后,播放產婦所熟知的音樂,并指導產婦進行放松訓練,合理調整呼吸,全身心方式。過于緊張的產婦可引導其閉眼靜休,確保產婦處于最佳的放松狀態。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將所有數據錄入到統計學軟件中進行處理,以率和(±s)分別表示計數資料、計量資料,若P<0.05則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隨著現代醫療水平及理念的不斷發展,產科護理悄然發生了改變。以往護理干預則注重采取適宜的護理方法來促使患者早日康復,然而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偏向于“以患者為中心”,并注重患者心理狀態、社會屬性及生理機能,在促使患者早日康復的同時,也能夠使患者早日回歸社會。對于順產產婦而言,心理疏導是關鍵,可縮短產程,確保順利分娩。一對一助產可確保產婦在整個產程中能夠保持良好心理狀態,緩解焦慮,并及時處理異常情況,避免產婦出現孤獨無助的感覺,給產婦充足的安全感。同時,配以音樂療法,根據產婦實際情況及興趣愛好選取最佳音樂曲目,并配以放松療法,使產婦全身心放松,優化身體機能,進而有利于順利分娩。本研究結果也充分證實了一對一助產聯合音樂療法的有效性,值得臨床廣泛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劉平.全程陪伴配合自由體位在順產產婦中的應用[J].臨床研究,2020,28(6):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