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夢云 宋亞仙

摘要:目的:探討細節護理干預聯合虛擬現實訓練在顱腦外傷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17年4月~2020年5月60例行顱腦外傷手術患者臨床資料,按照護理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行細節護理干預,觀察組行細節護理聯合虛擬現實訓練。干預2個月后,比較兩組認知功能[蒙特利爾認知功能評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數評定量(BI)]。結果:干預2個月后,兩組MoCA、BI評分相比,觀察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細節護理干預聯合虛擬現實訓練可改善顱腦外傷患者術后認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關鍵詞:顱腦外傷;虛擬現實訓練;細節護理
手術是治療顱腦外傷的常用方式,但大多患者術后均伴有后遺癥,嚴重還可引起永久性功能障礙,因此術后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1]。但僅采用細節護理難以促進患者功能恢復,導致患者術后部分生活能力受限。虛擬現實訓練是一種計算機仿真技術,采用VR技術模擬患者生活環境,使患者與虛擬環境中事物互動,可提高其康復依從性,促進功能恢復,用于多種外科術后具有顯著效果。因此,本研究探討細節護理干預聯合虛擬現實訓練在顱腦外傷術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4月~2020年5月我院60例行顱腦外傷手術患者臨床資料,按照護理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行細節護理干預,觀察組行細節護理聯合虛擬現實訓練。觀察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43.58±4.48)歲。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43.54±4.4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對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行細節護理。(1)組建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針對小組成員在顱腦損傷患者護理期間易忽略的細節進行匯總,制定個體化細節護理措施。(2)生命體征管理:輪班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出現任何不良事件及時聯系主治醫師,及時對癥治療。(3)呼吸道管理:若患者咳嗽及吞咽反射功能較弱,應為患者叩背排痰,清理口腔分泌物。(4)消化道管理:重癥患者可能出現消化道出血,術后置留胃管,早期使用胃黏膜保護劑。(5)皮膚管理:長期臥床極易出現壓瘡,按時幫其翻身,密切觀察患者皮膚情況,評估患者壓瘡風險。干預2個月。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行虛擬現實訓練:采用虛擬現實訓練系統(蝶和科技有限公司,D-BOX),患者取坐位或站位,面對屏幕。治療時,點擊處方界面,根據患者特點選擇訓練模式,選擇患者喜愛的3種游戲,每個游戲進行15 min左右,游戲間隔2 min。游戲結束后,采用游戲訓練變化圖,分析訓練情況。
1.3 觀察指標
(1)認知功能:干預前、干預2個月后,采用蒙特利爾認知功能評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評估患者認知功能。(2)日常生活能力:干預前、干預2個月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BI)評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能力越強。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以%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采用(±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以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以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干預2個月后,兩組MoCA、BI評分相比,觀察組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顱腦外傷是由暴力導致的腦組織損害,手術雖可減輕腦損傷程度,降低死亡率,但大多患者術后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加強術后康復護理對顱腦外傷的功能恢復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MoCA、BI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表明細節護理聯合虛擬現實訓練可促進患者認知功能恢復,進一步改善生活能力。分析原因在于,基于VR技術的虛擬現實訓練采用各種符合患者興趣的游戲項目,提供豐富的虛擬場景,使患者積極參與訓練,有效解決患者積極性、依從性較差等問題。VR技術訓練也屬于導向性訓練,其特點在于為患者設定任務和目標,游戲結束后,無論任務的成敗,大腦可重新整合獲取的游戲信息,不斷改善腦功能,調節神經網絡,改善神經功能。
綜上所述,細節護理干預聯合虛擬現實訓練可改善顱腦外傷患者術后認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參考文獻
[1]童春.細節化護理干預在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12):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