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人類社會和精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改革開放以來,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隨著教育領域改革的深入,以及我國經濟文化方面也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各種變化都強調教育發展應重視人才培養,因此國家提出了人本化管理理念,這是一條非常有特色的中國式教育道路。基于此,本文就人本化管理在學校教育管理中的應用開展探究與分析。
◆關鍵詞:學校教育;管理工作;人本化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管理體制、理念、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逐漸凸顯,原本的“以學校為中心”的管理理念已不適應教育改革發展需求,這種管理方式忽視了師生的地位,無法為師生提供優質的服務。因此,落實人本化管理理念尤為必要,相關人員應明確人本化管理教學模式所具有的特點,以及具體的實踐意義,進一步推進學校管理體制的改革,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學校教育管理中人本化管理的時代內涵
人本化管理的本質是以人為本,以教師和學生的發展需求為目標,促進服務個體的全面發展。人本化管理的原則是學校管理目標與學生個體發展相結合,實現雙贏局面。人本化管理也有其獨特的優勢,即能夠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幫助。因此,在學校教育管理中,應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強調平等和民主的管理模式,以促進學生和教師積極參與學校教育管理,發揮主體能動性。在人本化管理體制下,更加以“人”為核心,體現學校管理的人性化,使服務更親民,決策更貼心。具體而言,一方面更加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其中,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是要求學校更關心教師的職業發展需求,積極改善工作環境,為教職工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不斷豐富專業知識和技能。而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是要求學校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將學生的全面發展放在首位,尋求更科學的教學模式,努力將學生培養成綜合型人才。
二、學校教育管理中人本化管理的運用策略
(一)人本化學生管理
一些學生處于“半成熟”狀態,身心發展仍然需要引導,尚未形成良好的自制能力,但個性較為明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應用積極運用人本化的學生管理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發展需求等實施個性化管理,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為目標。在關心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改正不良行為習慣,同時為學生創造成長空間,營造良好的管理氛圍和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忽視或偏愛某一類學生。對于優等生而言,不僅要表揚其優秀之處,而且要合理引導其以正常的心態面對勝利或失敗,從而擺正學習態度。對于學困生而言,應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分析其學習興趣低下、成績落后的原因,幫助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和計劃,適時給予肯定和激勵,感受成功的喜悅,提高學困生的學習主動性。因此,在學校教育管理中開展人本化管理,應肩負起教書育人的重任,關心每一個學生,正視學生的不足之處,切實實現以生為本管理目標。
(二)人本化班級管理
在以往的班級管理中,主要采用金字塔管理模式,雖然班級秩序較為穩定,但在管理過程中急功近利行為普遍,盲目地強調規范章程,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在素質教育環境中,班級管理中應用人本化管理模式,主要是以循環型組織的形式,根據學生各自的優勢設置管理崗位,引導學生自主參與班級管理活動,使學生充分發揮主人翁的作用。另外,在班級中設立意見欄,接受廣大師生的監督,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集體榮譽感,同時發展學生的合作意識,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有效緩解學習高壓。
(三)人本化學校管理
教育改革要求學校樹立以人為本管理觀念,營造民主、平等管理氛圍,激發個體的創造力,以促進師生實現發展目標。一方面,學校管理者要樹立管理即服務理念,把人本化管理貫穿于學校事務的各個方面,將教師和學生作為服務對象,使學校管理更加人性化,使學校決策與師生發展相協調,維護教職工和學生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學的“以人為本”管理機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堅持“嚴管厚愛”的原則,又要嚴格按照制度辦事,實現人人平等,體現對人的基本尊重。
(四)人本化教師管理
教師是學校教育管理的實施主體之一,學校應建立人本化的教師管理模式,制定完善的激勵、獎懲、評價等措施,積極發揮教師的教育職能,提高育人水平。一方面,注意教師的情感管理。人本化管理是一種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應注重發揮情感引導的作用,了解教師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職業生涯發展需求,營造舒適的工作環境,提供培訓、進修、晉升等機會,切實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同時,應關注教師的情感變化,積極實施心理疏導,為教師解決問題。另一方面,發揮優秀榜樣的激勵作用。管理者應該意識到榜樣的重要作用,為廣大教職工樹立榜樣,使其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身思想、行為,不斷提高教育水平。因此,學校教育管理在實施人本化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應注意以身作則,嚴格執行學校的規章制度,樹立全心全意為教師和學生服務的理念,逐步完善管理方案,切實發揮人本化管理的有效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人本化管理在學校教育管理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可以提高學校管理效率和質量,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而且能夠落實素質教育,推進教育改革,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學校教育管理應加強人本化管理的應用,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基本原則,合理實施人性化管理措施,充分調動師生積極性,重視人本化學生管理、人本化班級管理、人本化學校管理、人本化教師管理,以促進學校管理水平的提高,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吳佩烈.人本化管理在學校教育管理中的實施思考[J].考試周刊,2019(37):32.
[2]單志華.人本管理觀念在現代學校教育管理中的應用[J].南北橋,2018(8):69.
[3]羅湘源.人本管理觀念在現代學校教育管理中的應用[J].魅力中國,2019(51):271-272.
[4]林青.論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校本”向“人本”之轉型[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5(6):61-63.
[5]蔣春平.人本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運用[J].教師博覽(科研版),2020(6):82-83.
作者簡介
汪穎,武漢大學印刷與包裝系黨政辦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