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海勇
◆摘? 要:新課改的推進以及市場人才需求的變化,要求給予高職英語足夠的重視。在此情形下,很多教師開始在職業崗位導向基礎上進行教學改革,制定與實施更適應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一種新型的、完善的、先進的教學模式,給予學生更好的英語學習體育,從而使其能夠在未來競爭中在英語模塊占據較大優勢。文章就基于職業崗位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進行了論述與分析。
◆關鍵詞:基于職業崗位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
高職英語教學除了進一步深化基礎知識學習外,還會涉及一些關于職場英語的內容,但是這些內容一般會涉及到較多的專業詞匯以及特有的表達方式,若是教師依舊沿用傳統形式的教學方式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因職業崗位導向來改革英語教學,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已經勢在必行。
一、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現狀
新課改的推進與教育行業的快速發展雖然促進了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但是由于資源資金、重視程度不足、改革方向不明確等方面的影響,使得很多教師依舊沿用傳統形式的英語教學方式,這雖然能夠適度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但是對于高職學生的未來發展、競爭能力的提升等沒有切實的意義,造成很多學生對英語學習持有可有可無的態度,難以發揮出英語教學應有的效果。
二、基于職業崗位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
1.以社會需求為基礎進行課程內容優化
高職英語教學要發揮出其具體的作用,需保持其與社會發展的一致性,因此教師需根據社會需求來進行課程內容優化,實現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英語教師了解當前階段市場人才選擇標準,以此來明確人才培養方向與策論,并以此為指導完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市場適應能力與應聘能力;其次需教師根據設定好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來設置更加細致、具體的學習模塊與階段性目標。且階段性計劃中,要求從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學習專業、就業形勢出發,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夠與其今后職業關聯,在職業導向下實現英語學習與英語訓練。最后還需教師能夠按照學生的專業來設計部分關于英語文化、作文寫作、英語口語等針對性較強的訓練課程,切實提升大部分學生的職業英語水平。
比如在《Knowledge of Traffic》課堂教學時,英語教師可從當前階段“Urban transportation and rail professionals in the demand”出發,結合城市軌道交通通行人才標準,使得學生在掌握系列專業知識的同時,提升綜合能力,使其在未來工作中能夠利用專業知識更好的服務于客戶;同時結合學生對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的了解與認知,考慮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學習軌道交通控制、運營、維修、管理等相關英語語法、句型、短句、詞匯的技能與知識,使其能夠據此學習未來工作階段可能會涉及到的英語客服口語與專業詞匯,從而更好的適應今后本職工作;在具體的教學時,教師可分配學生閱讀任務讓其自主閱讀,使其能夠自行解決遇到的生字詞、專業詞匯、生僻單詞等,通過查閱專業詞匯字典來嘗試文章翻譯。然后教師可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城市交通交通的短視頻,使得學生能夠結合教材與短視頻來對整體的城市軌道交通進行了解;最后教師可在課后拓展環節普及一些關于坐地鐵與火車的英文版需求,例如:“It is forbidden to carry too long, fragile and bulky to hinder public health and traffic capacity inside the car”。通過這種方式來讓學生更加清晰的把握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的系列內容,這對學生未來職業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2.情景模擬以提升學生課堂體驗
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嘗試搭建具體的情境來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崗位能力的提升。可以教材為基礎來編排一些英語小對話或者模擬其中的真實場景,教師對其英語對話內容進行指導練習;此外教師可與高職院校合作企業進行溝通交流,帶領學生到實際工作場地去體驗其中的真實場景,讓學生能夠最直觀的感受其未來工作環境,在此情境中實現專業英語水平的提升。
比如在進行《At the Railway Station》課堂教學時,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是讓學生能夠清楚的把握地勤服務的具體流程、系列內容對應的句型、詞匯與表達方式等。如此教師在學生完成閱讀并對文章的大致內容有所了解之后,可按照每個小組4-5人的比例將學生分為數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都需進行地勤服務英語小對話的選題、研究、討論、編排與表演,整體表演過程還需涵蓋教材中出現的各種專業詞匯,例如waiting-room、information office等,并需根據教師與其他小組的反饋來實現對話的優化與調整,整體過程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是整體的,還可認知到其本身英語水平的有待完善之處,能夠清楚了解到要適應未來發展,還需進行不斷的學習,這對學生是一個較大的激勵。
三、結語
文章就基于職業崗位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進行了論述與分析,強調了其對于高職學生英語學習與未來發展的重要性,要求教師能夠在改革過程中有意識的結合執業崗位導向,綜合市場選材標準,給予學生更有效、更具針對性的英語教育,以此來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武選民,劉小雄.基于職業崗位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1(1):82-85.
[2]王慧.基于職業崗位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研究[J].輕紡工業與技術,2020,49(1):183-184.
[3]方夏萍.以職業崗位為導向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任務設計[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8,33(1):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