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安冉
退休以后,如何開啟新的人生?
有人給兒女帶娃,陪孫輩成長;有人加入廣場舞大軍,健康養生;還有人把自己的晚年活在了旅游的路上;當然,更有人重拾一門技藝,開創了一番新天地。
人生的際遇有時候就是那么神奇。將來會喜歡什么,從事什么職業,成為什么樣的人,從事什么職業,似乎都是未知,有時候一個小小的機緣就能改變一生。
與葫蘆絲偶遇,開啟晚年新樂章
20多年前,45歲的邢曉燕跟著當時的社會大潮辦理了內退,從藥劑師的崗位上走下來,開啟了“晚年”生活。原本生活也許就這么平平無奇地過去了,巧就巧在有一天晚上到公園散步,邢曉燕聽到一陣悠揚的樂器聲,不覺聽得入了迷,后來才知道這首曲子叫《月光下的鳳尾竹》,是用葫蘆絲吹奏的。葫蘆絲又稱葫蘆簫,是來自云南少數民族的古老樂器,它由一個完整的天然葫蘆、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屬簧片做成。一把小小的葫蘆絲,簡簡單單的七個孔,竟能吹奏出悠揚動聽的樂聲。邢曉燕從此開始拜師學藝,學得很賣力,通過社會藝術考核考進了河北邯鄲“育峰藝術學?!鄙钤?,一學就是三年,每天不僅抽出大量時間來學習吹奏葫蘆絲,反復練習教材內容,搜索相關資料提升水平,還留意學習專業演員的臺風氣質。
老當益壯,不墜青云之志,經過幾年學習,邢曉燕取得了中國藝術學院葫蘆絲等級考試10級評定。學成之后,邢曉燕把教授葫蘆絲吹奏當成了自己的一項事業,而且還是免費地教,河北邯鄲市的幾個大公園里都有她教葫蘆絲的身影,她還參加各種級別的比賽,實力過硬,一登臺,一亮相,氣場強大,帶著明星范兒,拿下了大大小小獎項無數,還獲得過“夢想中國全國藝術精英電視盛典活動”葫蘆絲演奏一等獎等重量級大獎。
名氣漸增,前來學習葫蘆絲的人越來越多,邢曉燕也引來了邯鄲市婦聯的關注,婦聯決定派邢曉燕去葫蘆絲的發源地云南勐養鎮學習。本來邢曉燕帶著“科班”出身的自豪,到了發源地才知道差距所在。勐養山路十八彎,有高大的榕樹,有美麗的孔雀,更有動人的音樂。每天和勐養人一起作息,邢曉燕深深感受到自己花費時間精力去學習的樂器,原來早就融在了勐養人的骨子里,勐養的孩子們跟著葫蘆絲音樂一起長大,隨便一個當地小孩站到橋上,就能吹奏出一首流水感覺的樂曲。個把月的進修,邢曉燕收獲了太多,回去之后,邢曉燕更加堅定了后半生傳播推廣葫蘆絲的決心,并且帶著更深的感情來做這件事,一面推廣葫蘆絲,一面也幫助勐養人扶貧,只要買一把幾百元的勐養葫蘆絲,邢曉燕就包教會。邢曉燕說,年紀大了,更加珍惜時日,想抓住每一分鐘,把握住所有的碎片時間,來做有意義的事,普及民族樂器,弘揚民族文化。
擇蘇城終老,推廣民族樂器
2012年,邢曉燕跟隨女兒來到蘇州,換了個環境,但一如既往地堅持,除了幫助女兒帶孩子,邢曉燕每天的日常就是和葫蘆絲相伴,清晨帶上心愛的葫蘆絲,到金雞湖邊或者公園里吹奏上幾曲,在社區、公園里傳播推廣葫蘆絲藝術,好多人被樂聲牽引前來拜師學藝,幾年下來,足足有上千人追隨著邢曉燕。在蘇州名氣漸漲的邢曉燕,5年前就被園區老年大學邀請去教授葫蘆絲課程,“甭管有沒有樂理基礎,只要會1234567,都可以來免費學”,邢曉燕的葫蘆絲班因此也成了老年大學報名人數超高的一個班。邢曉燕還和周圍一些葫蘆絲愛好者一起成立了“勐養江畔金葫蘆絲隊”,希望能夠更好地推廣葫蘆絲這種民族樂器。就在9月下旬,邢曉燕被任命為央視融媒網蘇州葫蘆絲培訓基地的主任,負責這一基地的人事安排和整體運轉工作。在葫蘆絲培訓推廣這一領域,邢曉燕又開啟了新一段晚年征程。
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只要你敢于啟程。邢曉燕說,自己雖然已經68歲,但心態仿佛一直停留在45歲。那一年與葫蘆絲的偶遇,開啟了自己晚年生活的新樂章,這大約也是擇一事終老的最好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