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鳳儀
養老問題是多年來人們關注的重點,不管你是20歲、30歲還是40歲、50歲、60歲,生活都和養老息息相關。當你20歲、30歲時,面臨的是父母的養老問題,當年紀再大一些時,面臨的就是自己的養老問題。那么以下人們關心的“養老問題”,給你解答。
問題1:該從什么時候開始規劃養老?
中國有句古話叫“未雨綢繆”,意思是在沒有下雨的時候,就考慮到下雨時的需求,以免風雨來時措手不及。對于養老這件事,同樣適用。當我們垂垂老矣再考慮養老的問題,其實,已經全然來不及。
養老規劃這件事,理財師的說法是,不想“老無所依”的話,最晚35歲就要開始執行自己的退休計劃,給自己多些時間去慢慢準備,總好過人到暮年才倉促應對。
問題2:養老要做哪些準備?
定期繳納社保。在初入工作的階段,我們就應該開始著手繳納社保,因為養老保險要繳納夠15年,才能在退休后享受養老津貼。
合理的投資理財規劃。在市場經濟里,沒有人敢確保自己攢下的養老錢能夠跑贏“通脹”。于是,合理的理財投資是讓自己的錢不會在“通脹”下迅速貶值的方式。當然,選擇可靠的理財公司和產品,盡量避免高風險的理財產品,是必要的。
投資自己。現在的企業為了提高效率,通常會優先考慮裁掉高成本的、工作簡單的中年人,引入新鮮的血液。所以無論是普通人還是高知分子,都會面臨中年危機的困擾。只有不斷投資自己的成長,時刻保持精進,才有機會在這個社會上長期立足。
多買入資產,少買負債。儲蓄越多,晚年的質量就越高。但現在很多商家都在鼓吹消費,一些沒有定力的人不慎掉進消費陷阱,導致常常“月光”,甚至負債。所謂的負債,是指一些把錢從你口袋里掏走的東西,比如車子、包包。而資產,則是指能把錢放入你口袋里的東西,比如企業、理財產品、房地產。少買點負債,多買入資產,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非理性消費。
善待自己的身體。中國人現在的平均壽命很長,很多發達城市的平均預期壽命已經超過80歲。所以,等我們60歲從職場退休時,不僅要照料兒女的下一代,甚至是兒女本身,還要照顧我們自己八九十歲的父母。因此善待自己的身體,才好在“老來上崗”時得心應手。
問題3:老年人要過上品質生活需要準備多少錢?
根據近年的《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目前大部分35歲以下的年輕人認為,如果想要體面地養老,他們給出的平均數字是:163萬元人民幣。更有甚者表示20年后,需要攢夠300萬元至500萬元才敢養老……
當一個現在30歲的人,車房無憂,也不用給孩子出學費和生活費,每個月生活費4000元。當他從60歲退休,退休后再活20年。以每年物價上漲4%來算,他需要的20年養老生活費應該是241萬元。
由于年事已高,或多或少會面臨一些疾病,因此醫療方面的支出可能會增加。按每年每人1萬元計算,這20年共計29萬元。
如果想要活得更舒服點,比如吃得更精致一些,穿衣質量更好一點,人情往來,旅旅游,生活質量不比退休前下降。那這些金額加起來也和每月生活費差不多,1年近5萬元。按照30年后物價,20年需要100萬元。
算起來,退休后想過上品質生活,一個人至少需要370萬元。
問題4:如何科學購買商業養老保險?
類型要選擇好。商業養老保險主要有投連型、傳統型、兩全型和萬能型四種,四種類型適合不同的人群,比如投連型風險較高,更適合有冒險意識的年輕人,注重預期收益和養老保障的人群,介紹選擇傳統型或者兩全型的。
交費期限要選擇好。商業養老保險主要分為期交和一次性交兩種,對于收入高的群體,選擇一次性交費可以省去后面的交費流程,而一般收入的群體最好是選擇交費期長的,這樣能減輕交費壓力,避免對經濟生活造成影響。
保額要確定好。在選擇保額時,要結合自己的經濟情況、對養老的需求以及自身的養老保障來考慮,如果你已經有了一份社保養老保險,準備用商業養老保險作為補充,在保額上就不需要選擇太高的。
問題5:你會算自己能領多少養老金嗎?
每個人退休以后可以拿到2份養老金,一份是國家發的,另一份是自己個人賬戶里的,所以職工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很簡單:基礎養老金+個人養老金。
想要知道以后能拿到多少養老金,得先知道養老金的計算公式。
個人養老金是最容易計算,等于個人賬戶余額÷養老金發放的月數。其中50歲退休的計發月數是195個月,55歲退休是170個月,60歲退休是139個月。比如個人養老賬戶的余額是10萬元,60歲退休,每個月能領取的個人養老金數額就是719元。
再來看看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就比較復雜了,和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繳費年限以及繳費工資有關。具體的計算公式是: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x(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x繳費年限x1%。上面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具體是指,(第1年繳費工資÷上年職工平均工資+……本人第N年繳費工資÷第N-1年職工平均工資)÷實際繳費年限。
收入越高,基礎養老金就越多。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都不會太高,因為基數太高,就意味著單位繳納的養老保險也高。
問題6:住養老院要花多少錢?
當父母的年紀越來越大,難免會面臨各種狀況,這個時候不少人都會送去養老院。
按照收費水平來區分的話,國內的養老院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公辦養老機構,每個月只收2000至4000元。環境好,設施也不錯,但是一“床”難求;低端民營養老,每個月收費1600至3500元。但基本上都是好幾個人住一個房間,基本沒啥娛樂設施;中端民營養老,每個月3500至7500元。基礎設施都具備,娛樂區、生活區也都有,選擇的空間也比較大,有錢可以選單人間,預算不足可以選多人間;高端養老社區,每個月8000-30000元不等。環境比較高端,設施齊全,服務周到,娛樂項目豐富。
不同的養老院,還會根據實際情況,再收取一些其他的費用,如生活用品、水電費、就醫陪診、定期體檢等。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入住前需繳納押金,這是一筆一次性繳納的保障金,數額頗多,一般數額在一萬以上,數十萬不等。這筆錢會在老人退住的時候全部返還。
問題7:如果失能了,如何體面養老?
中國特殊的家庭結構,導致養老成為沉重的家庭負擔。再者,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患者比率提升,失能老人數量日益增多。“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老人身體和心理上的痛苦自不必說,由此給子女帶來的養老壓力和經濟負擔,也是家庭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
失能老人屬于“醫養結合”,需要專業性強的護理,而子女的護理難以達到專業。較之于普通老人的養老渴求,失能老人更需要一份有尊嚴的養老保障。
那么,如何解決失能老人的養老需求呢?一項新的保障正由試點逐步推開,它就是——長期護理險。
這項社會養老保障針對的就是失能老人,長期護理險是一種社會互助、資金共籌的養老保險機制,為失能老人提供專業的康復式養老。也就是說,如果民眾參加了這項保險,一旦因病失能,成為了失能老人,即可享受到保險企業提供的長期護理。而參加這項保險的失能老人,生活質量必定會提高,尊嚴養老不再是夢想。
問題8:如何避免掉入養老陷阱?
老年人都渴望有安穩的晚年、享受優質的養老服務,而老人們這些訴求,也成為非法集資者看中的“香餑餑”。近年來,一些機構和企業打著“養老服務”“健康養老”等名義,以“高利息、高回報”為誘餌實施非法集資活動吸收老年人資金,給老年人造成嚴重財產損失和精神傷害。
非法集資養老,不外乎幾種。他們要么打著養老的幌子收取會員費、保證金,承諾以高利息、高提成的方式返回;要么以投資養老公寓或投資其他相關養老項目的方式,引誘老年人“加盟”。他們善于“放長線釣大魚”,時常施以“小恩小惠”,讓老年人逐漸放松警惕。而這些所謂的養老企業多采用講座式“洗腦”和熱情“關愛”的方式行騙,老年人如果仔細甄別的話,不難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