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麗娟
摘要:匯率波動本是市場的正常現象,匯率的調整時間、方向和幅度難以有效預測,人民幣匯率制度勢必走向浮動的匯率變化,這也是企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鎖定匯率就成為企業控制風險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外幣借款;會計核算;風險控制
根據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公司”)國際化多元發展戰略,配合集團公司境外融資向境內回流,拓展集團公司新的業務領域,實現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2014年集團公司在天津東疆保稅港區設立了太鋼(天津)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
隨著外部融資及經營環境變化,公司業務現狀發生較大變化,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貶值趨勢、人民幣兌歐元匯率大幅波動的形勢,公司面臨較大的境外融資匯率風險。目前,金融市場上提供防范匯率風險的金融產品主要有鎖匯業務(遠期結售匯)、套期保值業務等。鎖匯因為操作簡單,規避匯率波動風險較好,已成為規避匯率風險的主要手段之一。集團公司建議將外幣借款本金擇機進行匯率鎖定,規避匯率波動風險。
根據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企業會計準則第24號-套期保值》、《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相關規定及其指南,對期權、利率掉期、匯率遠期等金融衍生品業務淺析會計核算處理。
衍生金融工具屬于交易性金融資產或交易性金融負債,應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開展遠期結售匯業務時,在現有的會計核算基礎上需設置以下會計科目:
1.“衍生工具”科目,資產負債共同類,核算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及其變動形成的衍生資產或衍生負債。
2.“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損益類,核算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
取得外幣借款,選擇合適時機進行結匯,為了規避匯率波動風險同時與金融機構簽署鎖定匯率合約。金融衍生品交易業務方案,如遇到國家、政策、市場發生重大變化等原因,導致繼續進行該業務風險有顯著增加并引發重大損失時,可延遲尋找適當時機進行外幣匯率鎖定。公司根據發生的遠期結售匯業務狀況進行對應的賬務處理。中國人民銀行每日公布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歐元等中間價,本文所稱中間價均為人行公布中間價。
合約簽署日,無需賬務處理;資產負債表日,根據合約簽署日的遠期匯率(即鎖匯匯率)與月末的遠期匯率的差額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收益(即月末的遠期匯率高于合約簽署日的遠期匯率即鎖匯匯率)則借記衍生工具,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損失則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貸記衍生工具);每月資產負債表日按照月末遠期匯率與上月末遠期匯率差額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及衍生工具;合約到期,根據到期當月1日的中間價與上月末遠期匯率差額確認投資收益及衍生工具;以合約簽署日鎖匯匯率與合約到期日匯率差確認計入衍生工具,即借記銀行存款-外幣(合約到期當月1日的中間價),貸記銀行存款-人民幣(外幣*合約簽署日遠期匯率),差額記衍生工具。
外幣借款每月資產負債表日根據月末匯率與上月末匯率差額記入財務費用-匯兌損益科目。項目結束,財務費用-匯兌損益科目核算償還借款當月1日中間價與收到借款當天中間價的差額;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核算鎖匯價與項目結束當月1日中間價的差額,與財務費用-匯兌損益合計體現該筆鎖匯業務損益情況。
例如,某公司2021年3月1日融入期限為3個月借款美元100萬元,當天結匯價為6.47元,中間價為6.48元,借款到期日為5月31日。公司預計三個月匯率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變動。與銀行溝通簽訂100萬美元鎖匯協議,鎖定匯率6.88。即3月1日增加短期借款648萬元(100*6.48中間價),與結匯價形成1萬元((6.48-6.47)*100萬美元)匯兌損失。若3個月后的匯率變動到6.90,假如全部購匯未鎖定匯率,則三個月后償還100萬美元借款需要690萬元人民幣(100萬美元*6.9),人民幣貶值造成的損失為43萬元((6.90-6.47)*100萬美元)。而通過鎖匯則需支付688萬元(6.88*100萬元)購買100萬美元償還美元借款,顯然鎖匯是規避匯率波動風險的有效手段。
3月末中間價為6.49,遠期價為6.89,匯兌形成的損失計入財務費用1萬元((6.49-6.48)*100萬美元),鎖匯形成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萬元((6.89-6.88)*100萬美元)。
4月末中間價為6.50,遠期價為6.90,匯兌形成的損失計入財務費用1萬元((6.50-6.49)*100萬美元),鎖匯形成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萬元((6.90-6.89)*100萬美元)。
5月月初中間價為6.68,借記銀行存款-外幣(6.68*100萬美元),貸記銀行存款-人民幣(100萬美元*6.88),差額記衍生工具借方20萬元。償還美元借款,借記短期借款650萬元(上月月末中間價*借款數額),貸記銀行存款-外幣668萬元(6.68*100萬美元),差額記入財務費用-匯兌損益18萬元。按照月末中間價與上月末鎖匯價差額記入投資收益及衍生工具22萬元((6.90-6.68)*100萬美元)。
項目結束,財務費用-匯兌損益科目21萬元((5月月初價6.68-結匯價6.47)*外幣),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2萬元((鎖匯價6.88-上月末遠期價6.90)*外幣),投資收益科目22萬元((上月末遠期價6.90-5月月初價6.68)*外幣),合并核算此次鎖匯形成的成本41萬元。與此次外幣借款產生的現金流差額41萬元(鎖匯價6.88-結匯價6.47)相符。
近年來,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美元指數大幅度波動,強化企業風險防范意識顯得越發重要,面對匯率風險采取積極應對措施。我們還可采取全面優化融資結構,在合適時機進行人民幣、歐元、美元等幣種錯配融資,形成“多幣種錯配、嚴控外匯風險”的融資模式,規避單一幣種因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美元對人民幣預計呈升值態勢,歐元在一段時間內將持續低迷,但歐元的波動幅度可能較大,采用歐元與美元搭配融資,可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匯率風險對沖。
參考文獻:
[1]肖勇.A鋼企財務部門匯率風險管控體系建設探討[J].冶金財會,2019年第12期,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