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龍
摘要:保險業是我國金融業的重要構成部分,保險公司的發展對于全社會的健康運轉具有重要價值,其中財務管理是保險公司管理的關鍵組成,本文通過分析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風險,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相對應的優化策略,對于保險公司綜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助力保險公司能夠切實降低運營風險,確保穩定發展和前行,也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夠為該行業的深入研究產生積極正面影響,引發更多專業性的思考和探討。
關鍵詞:保險公司;財務管理;風險;對策
對于保險公司而言,財務管理的質量直接影響其運行健康程度和發展前景,嚴格把控財務管理風險已經成為保險公司管理的重要問題,本文通過探討保險公司在日常運行過程中的財務管理風險,并提出可落地執行的應對策略,希望能夠有效促進保險行業的進步,同時也為關心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有效的參考借鑒,引發更為廣泛的探討和思考,共同為保險行業前行做出貢獻。
一、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的主要風險分析
首先,風險管控意識不足。在保險公司的日常運作過程中,往往對于風險的把控意識不夠,尤其是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對于業務方面所涉及的成本費用支出管理、費率執行情況、保費管控以及潛在的賠付等缺乏全面的風險把控,進而缺少相對應的解決方案,直接導致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風險增加,影響其日常的健康運作,在面臨重大問題時導致保險公司出現巨大的資金損失,另外,保險公司對于部分長期合作的客戶也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需進行改進;
其次,風險預警體系不夠完善。在保險公司財務管理過程中,由于缺乏全面的風險預警體系,導致各類型風險出現時缺乏有效的應對預案,具體來說,保險公司經常面臨的市場風險問題,也就是相關工作人員對于市場變化情況掌握不夠及時,在工作中可能出現“過度授權”現象,進而導致相關業務風險大幅度增加,并且由于工作人員自身的市場風險把控能力有限,工作精力有限,而保險公司又尚未形成具有技術性和時效性的市場監控平臺,導致其缺乏有效的風險預警;
再者,監督管理機制缺失,從目前部分保險公司的內部管理情況來看,監管機制無法做到面面俱到,體系構建不完善,并沒有真正發揮出監督管理的作用,進而導致不能及時發現問題、發現風險并降低風險,嚴重影響保險公司的長久健康運作,未來還需要在監督管理機制方面進行深耕,利用有效的監管來盡可能降低財務管理風險;
最后,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不足。在保險公司內部,由于部分工作人員自身的專業素養和風險意識不足,進而導致在開展相關工作時缺乏風險把控,對保險工作的健康運作帶來挑戰。具體舉例來說,在開展壽險業務時,工作人員若出現不規范行為、違規營銷、運用錯誤的引導話術等,都可能為保險公司帶來后續的財務管理風險,甚至導致法律層面的風險。
二、保險公司財務管理風險的應對策略
(一)全面增強財務風險把控意識
對于保險公司而言,為了能夠真正增強財務風險把控能力,必須從風險意識角度入手,全面提升公司的風險防范覺悟,才能夠讓風險把控再滲透到日常工作的具體環節中,進而促進保險公司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具體來說,首先,保險公司的高層領導需不斷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不斷滲透相關理念,并且根據市場變化積極引入新理念,做到良好的示范、引導作用;其次,中層管理人員需將財務管理風險防范與日常工作進行有效的結合,通過分析梳理出各項工作的關鍵問題,幫助基層工作人員進行覺悟提升,并且起到重要的承上啟下作用,傳遞領導思想和風險把控理念,并且根據市場變化、基層工作流程的調整來不斷優化風險應對措施,真正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最后,基層工作人員在日常的業務開展過程中,需秉持財務管理風險把控的原則,加強對風險的理解,規范工作行為。具體舉例來說,在開展“信用保證保險”業務時,工作人員需針對債務人的財產情況、負債情況、經營情況、還款意愿、流水情況等進行全面細致了解并進行科學評判,切實降低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風險[1]。
(二)構建完善的風險預警體系
為了能夠切實降低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風險,建議務必構建完善的風險預警體系,針對日常運作過程中的潛在風險進行必要提醒,盡可能在前期階段控制風險、降低風險,減少保險公司的財務損失。具體來說,可以利用現代技術構建風險預警系統,該系統需能夠連接匯總大數據信息、公司內部規范和外部行業動態,幫助相關工作人員針對客戶情況、市場情況形成更加系統有效的判斷,也有利于約束工作人員的操作規范性,避免人為性錯誤等,系統不僅在“準入”方面形成有效門檻,還通過持續監控信息來進行及時更新,對相關的客戶情況、業務情況形成提前預警,進而降低保險公司整體的財務管理風險。需要注意的是,數據、技術僅為客觀資源,預警系統需擁有嚴格的評判標準,但在此基礎之上,也可以設置部分靈活調整空間,便于工作人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業務開展,提升財務管理能力和財務監督水平,避免由于僵化的客戶評判標準而導致部分特殊優質客戶流失,不僅容易為保險公司自身帶來損失,也不利于企業形象的樹立。舉例來說,目前市場較為流行的信用保證保險業務,即可以通過預警系統及時發現客戶可能存在的問題且采取相應措施,幫助保險公司減少突發狀況[2]。
(三)健全監督管理機制
對于保險公司內部而言,還需要健全監督管理機制,通過有效的監管來降低財務管理風險,進而降低保險公司的運營風險,提高運營效率,增強在市場環境中的綜合競爭實力。具體來說,健全監督管理機制,需要公司高層領導牽頭成立專門的監管部門,并且在人員選擇過程中注重“崗位分離”,避免由于節約成本而導致敏感崗位的兼任,進而讓監督管理崗位失去其原本意義和價值,無法在保險公司內部運作過程中真正發揮作用。另外,監督管理機制也需根據具體的業務情況來開展工作,比如根據不同類別的業務設定不同的監管周期,并在此基礎之上進行日常抽檢,一方面保證工作效率,一方面也避免影響業務的常規推進,因此,監督管理機制在設立之初則必須充分了解各崗位的屬性和工作方面的差異,針對不同崗位開展行之有效的監督,且不影響其常規正常運作,保證整體效率。總而言之,監督管理機制對于降低保險公司財務管理風險而言至關重要,需切實重視并落地實施[3]。
(四)注重人才的專業素養培育
保險公司還需注重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培育,根據公司戰略調整、業務調整和市場變化,定期開展專業知識培訓,包括保險業知識、法律法規以及工作行為規范,一方面有利于全面提升保險公司內部的員工素養,提高企業的服務輸出質量,另一方面,員工在全面熟知法規、工作行為規范后,也能夠強化自身的風險識別能力,有利于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更好地規避風險。總而言之,保險公司需要在員工素養培育方面進行必要的投入,提高其專業性和自主風險把控能力,助力降低財務管理風險。
三、總結
本文通過分析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的主要風險,并提出相應的策略,包括全面增強財務風險把控意識、構建完善的風險預警體系、健全監督管理機制并注重人才的專業素養培育,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能夠真正促進該行業研究的持續深入,進而促進業財融合真正發揮實際作用,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并為關心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啟發和思考點。
參考文獻:
[1]余平.保險公司財務管理風險分析及應對策略[J].中國產經,2020,No.234(02):47-48.
[2]尹三杰.財產保險公司財務管理風險分析及對策研究[J].納稅,2020,000(006):P.121-122.
[3]郭暉.保險公司財務管理風險分析及應對策略探析[J].財會學習,2020,No.279(3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