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福州片區管委會出口加工區辦事處投資服務中心 俞燕希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市場經濟展現出了新的特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國家從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角度,結合經濟發展情況,對宏觀調控政策進行適時調整,并以工商管理為宏觀調控手段之一,有效實施宏觀調控政策,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工商管理與經濟發展相互影響,工商管理政策需要根據經濟發展情況進行調整,而經濟發展過程需要工商管理政策作為方向指引。工商管理在實施過程中,能夠對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全面的研究與分析,掌握經濟發展的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對經濟發展的目標、調控政策和具體措施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經濟發展需要工商管理,尤其是在當前面臨市場環境更加復雜多變的情況下,需要充分發揮工商管理對經濟發展的監督和引導作用。從宏觀角度出發,加強對市場信息解讀,強化對經濟形勢分析,引導經濟發展方向。
工商管理部門通過科學制定工商管理政策,合理地應用行政管理手段,加強對市場經濟行為的引導和監督,進一步提升各種市場行為的規范性,保障市場主體以及消費者的權益,營造更為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推動市場經濟運行各個環節高效配合,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在國家體制中通過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將市場經濟與宏觀調控進行有機結合,加強對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激發市場活力,從而實現經濟快速、穩定發展。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宏觀調控是提升市場穩定性、促進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國家根據市場經濟情況,制定并實施宏觀調控政策,對市場經濟進行引導及調整,能夠有效防止出現經濟大波動和經濟危機。從國家宏觀調控的方式來看,工商管理是國家宏觀調控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來說,工商管理的作用十分突出。工商管理的有效實施,對于提升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引導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工商管理部門以工商管理為載體,對市場經濟的運行方向以及產業發展進行調控。工商管理在調控過程中,需要制定相應的經濟宏觀調控政策,并以此調控市場經營主體經營活動,從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保證國家監督管理職能得以履行。在宏觀調控政策的引導下,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調整,資源分配得到優化提升,資源利用實現最大化,經濟取得發展。立足新發展階段,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領域是產業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優化產業淘汰機制。以工商管理為宏觀調控手段之一,鼓勵扶持高端產業,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產業給予更多的政策性支持,推動相關產業發展;整頓或淘汰落后行業,對限制或落后產業進行行政干預,嚴格限制落后產業進入市場,防止產能過剩問題的進一步加劇。
公平、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能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工商管理能夠營造更為公平、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在市場經濟下,市場主體以合法的方式參與市場競爭,工商管理強化對市場經濟合法參與者的保護,尤其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重點保護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保護相關企業的創新環境,推動產業升級與變革,從而以行業創新推動行業整體發展。在市場經濟下,商標是市場主體重要的競爭力來源,工商管理注重商標的保護與生產,加大力度懲罰在市場經濟中違反國家商標保護法或侵犯知識產權的主體及個人。在市場經濟下,存在多種經營主體,工商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市場經營主體的監督和審查,做好相應審核、審批和檢查,確保市場經營主體能嚴格遵守市場經營的法律法規,保障市場有序運行,促進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市場經濟主要通過市場自身進行資源配置,實現各個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進而促進經濟發展。但是市場存在較大的自由性,商品以及資本在市場內自由流通,盡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資源配置的效率,但很難保證市場的秩序;無序的市場競爭會導致市場信譽體系崩塌,市場經營主體的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因此,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引導企業健康發展,提高市場經濟的穩定性,并充分激發市場經濟的活力,讓每個市場參與者都能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就需要創建市場信譽環境。另外,當前市場環境存在諸多的競爭性因素,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引導企業建立品牌意識,讓產品獲得消費者的認可,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從而確保市場經濟整體穩定,這就需要創建市場信譽環境?;谝陨险J識,工商管理需要重視信譽制度建設,將創建信譽環境作為工商管理的重點工作。相關法規政策的設計人員需要從創設良好市場環境、促進企業發展、維護消費者權益的角度出發,進行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以政策法規來規范企業的行為,引導企業自覺遵守市場規則,保證市場經濟的安全、公平、誠信,為企業的發展營造更好的信譽環境。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特征和發展方向都呈現新變化。這個階段經濟發展需要更加重視工商管理,加強對市場經濟的監管,有效約束經營主體活動,嚴厲處罰危害市場秩序以及市場安全的經營主體,創設良好的市場環境,同時根據市場經濟的實際情況以及經濟發展的需求,加強對市場經濟引導,提高市場經濟活力。為此,工商管理需要統籌兼顧市場監管和引導工作。一是加強監督管理工作。強化對市場經濟的管理,保證市場經濟監督到位,加強市場監管執法部門的執法力度,維護經營主體的合法經營,維護市場經濟良好環境,保證每一個市場經營主體都能公平地參與市場活動,都能依法、依規開展經營活動。二是加強科學引導工作。結合市場經濟規律、市場經濟變化情況,通過制定合理的法規政策,對市場經濟進行科學引導,幫助市場經營主體掌握市場經濟發展動態,把握市場經濟變化趨勢,增強市場經營主體抵御風險的能力,進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從而提升我國市場經濟的整體競爭力。
工商管理實施情況對經濟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影響,要進一步發揮工商管理對經濟的促進作用,需要持續提升工商管理綜合業務能力。一是重視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工商管理要認真貫徹國家發展戰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對市場進行科學管理和調控。二是加強工商管理服務體系建設,對于工商管理部門來說,不僅需要加強對企業的監督,同時也需要為企業提供相應的服務,向企業提供信息解讀以及咨詢服務等專業性服務,構建工商管理部門與企業之間的“魚水關系”。三是加大經濟信息的發布力度,對于市場經營主體來說,需要能夠隨時掌握市場的變化信息以及政策的調整內容,根據所掌握的信息內容對企業內部的經經營發展活動進行調整,但是從實際的管理情況上看,雖然很多企業往往對市場信息有較大的關注,但是卻忽視了政策的調整信息,因此針對這一情況,工商管理部門需要加強對經濟信息的發布力度,從而讓市場經營主體能夠較為全面地掌握市場動態以及政策信息。四是重視提升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加強業務學習和專業人才引進工作,不斷提高工商管理相關人員的業務素質能力水平,確保工商管理相關人員具有對經濟發展趨勢的準確判斷能力,以及對市場經濟的精準把握能力,從而確保工商管理措施實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促進工商管理效能提升。
要充分發揮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自貿區先行先試、創新發展優勢,以提升管理服務質效為抓手,以突破制度瓶頸與解決體制機制問題為重點,不斷優化政務、政策、市場等環境。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實行行政審批全流程電子證照應用等措施,探索試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實現“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探索工商管理監管新格局,強化對企業經營管理事中以及事后的監督,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加強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健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形成政府部門共同治理格局。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制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促進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激發市場創新活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創新服務機制,搭建企業精準對接服務平臺,即時推送工商管理法規政策,定期舉辦工商管理法規政策發布會、企業座談會,聽取企業的意見和建議,如圖1所示。

圖1 工商企業管控體系
立足新發展階段,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工商管理需要發揮對經濟發展的監督和引導作用,規范市場行為,同時深化工商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根據經濟發展情況對管理策略進行有針對性地調整,從而防止經濟大波動,以及經濟發展方向出現偏差。在工商管理實施過程中,重點加強市場信用體系的建設,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著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為創新型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工商管理通過對市場經營主體采取有效的監督和引導,保障市場經濟穩定運行,推動產業經濟轉型升級,從而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